APP下载

浅析跨文化交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的作用

2018-06-30陆敏锋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交融跨文化作用

陆敏锋

摘 要:论文以国内某大型港口航道施工企业为例,根据企业船舶管理的特点,指出跨文化融合在海外项目,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文化在经营、属地化建设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交融;“一带一路”建设;作用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不是一个新的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陆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依赖“丝绸之路”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并赋予其新的合作意义。

一、“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克时艰、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深刻的时代背景。

二、“一带一路”对企业的影响和意义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崛起不仅应是经济事件,更应该是文化事件。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即五年的企业靠产品,十年的企业靠技术,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因此,公司十分重视跨文化建设,理解文化差异,管控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发挥。

三、跨文化融合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崛起不仅应是经济事件,更应该是文化事件。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即五年的企业靠产品,十年的企业靠技术,百年的企业靠文化。因此,公司十分重视跨文化建设,理解文化差异,管控文化冲突,促进文化融合,文化融合有助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发挥。

1.市场开拓与经营见证了文化融合

市场开拓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而文化融合却又对市场开拓起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文化势必产生差异,在语言、法律、道德、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以上航局巴西公司为例,在成立之后,明确了其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通过与外国施工企业合作,很多项目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组建联营体,合作单位对当地的法律,政策、法规、文化等方面十分熟悉,因此在开展经营工作中效率十分高,比如巴西某个港口需要开发,在得到招标信息后,联营体就积极准备参与工程的筹划,中标后各项施工、设备等方面工作抓紧落实,巴西桑托斯港联营体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通过联合管理工程,顺利推进工程建设,而且进一步深入认识和了解了中巴之间的文化,在一次次文化的碰撞中产生火花,也让工作在文化中融合,实现了互利共赢的目标。通过对文化差异的解读,进一步确保了赴海外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为海外工程走出第一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項目部和船舶助推文化融合

海外项目部和船舶是一个企业、一个行业、一个国家对外展示的平台和窗口。因此,公司十分注重海外项目和船舶文化建设,加快员工融入到海外的工程建设中去,进一步展示中国疏浚建设者的良好形象。公司乌拉圭项目部通过建“西班牙语之家”,使项目部员工对南美洲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宗教禁忌等方面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对外沟通时就有了更多的切入点,从而提升了语言的沟通能力和现场管理的协调能力;中国船员和外国船员共建“中外船员之家”,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拉近中外船员距离,让更多的外籍船员了解中国的文化、节日、美食等,特别是在春节期间,外国船员与中国船员一起欢度春节,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船舶以真诚对待每一位外籍船员,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地球另一边的文化,进一步实现了船员的本土化管理,本土化率从最初阿根廷施工时的33%提高到乌拉圭施工时的50%。项目和船舶还会邀请当地的媒体、大学生对船舶进行采访、参观,让当地的居民更加全方位、多视角的了解中国的疏浚企业,以及企业对当地经济、航运带来的利好。一系列的文化交融,让不同文化能够得到良好的沟通和渗透,让项目和船舶更好的助力企业在当地的文化融合。

3.属地化建设服务于文化融合

企业文化属地化内涵丰富,途径多样。一个企业的驻外机构想要融入当地经济建设,就必须抓好属地化建设。目前,公司在外承接工程的企业人员属地化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通过最大限度的使用当地的劳动力资源,包括普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在福利待遇、劳动保护和激励措施等方面公平地对待中方员工和当地员工,提高了当地员工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语言、文化、社会关系、技术优势,降低了企业的项目成本和经营成本,提高了当地居民的就业机会,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业务的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如荣获中国交建2013—2015年度优秀外籍员工项浩峰,就是巴西公司聘用的当地管理人员,他精通葡语、英文,也掌握中文,因此他常被作为业务骨干兼随身翻译,随行外出进行商务洽谈。他严格遵守公司纪律,从不单独与业主、合作伙伴接触,绝不泄露商业秘密,竭力维护公司利益,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为外籍员工树立了榜样。注重人才队伍的属地化建设,当地人才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选拔适当比例的优秀海外当地人才进入管理团队,提高了公司在当地的吸引力,加快公司属地化建设。

4、 承担社会责任加速文化融合

公司在海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造福当地社会和民众。公司的海外办事处在委内瑞拉出资并扩建了当地一家医院,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医疗卫生条件,不仅让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得到了升级,同样也赢得了当地政府和居民的一致好评,公司并在后续持续关注医院的营运情况,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让文化的纽带串起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公司海外船舶还积极配合当地的应急救助,在巴西南部圣卡塔琳娜州暴发水灾时,造成下游航道严重淤积,大量货物滞留港口。对此,公司从巴西前总统卢拉手中接过了承接受灾大港紧急疏浚任务书,最后圆满完成了疏浚任务,得到了当地新闻媒体的宣传和好评;公司的海外船舶还多次开展了人道主义救助行动,如航浚5001轮在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施工时,积极营救落水的委内瑞拉三名渔民的事迹,在当在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展现了中国船员在海外的良好形象。在国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树立中国企业负责任、可信赖形象的重要途径,也为公司优良的企业文化点赞。

5.上航局品牌助力文化融合

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形象,也是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在海外工程建设中,公司特别重视品牌建设,通过设立工程项目部,为施工船舶提供岸基支持,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并对施工技术上的指导,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合作双赢,为扩大上航品牌的影响力添砖加瓦。在奥里诺科工程中,航道由于常年得不到疏浚维护,航道内杂物众多,新海龙轮泥泵经常堵闷,耙头和耙齿损伤很大。船员就动脑筋改装耙头,顶着炎炎烈日在50-60℃的甲板上开展自修,12个月“无厂修、无外协”确保了设备的正常化,保证了施工时间利用率100%,船舶施工量从11000方逐步增加到平均12000方以上,并创下了超过12800方全满舱的新纪录。业主发布的公告称:“奥里诺科河平均水深达到12.2米,创造了四十年来国家疏浚公司历史上的最好水深记录。航道船舶装载量由3.5万吨上升到6.6万吨,不仅节约了运输费用,也减少了出口船只的等待时间,具有深远的意义。” 高效的施工、高效的设备,让新海龙轮得到了业主的肯定,也在海外打响了上航局的品牌。上航局的品牌正是通过优质的产品、诚信的经营、周到的服务而塑造出来的,在海外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尊重,赢得了市场,赢得了利润,赢得了人才,赢得了项目部在海外的一席之地。

公司在与西方业主、施工企业的接触和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文化差异和冲突,语言差异、宗教差异、价值观念与道德标准差异、行为习惯与风俗差异都是造成文化冲突矛盾的原因,但差异不妨碍融合,我们应坚持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包容多样、自愿接受的原则,增强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力,用对方易于理解的语言、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使中国文化不仅走出去,而且走进去、融进去。成功的企业一定是东西合璧,文化交融,我们要有文化自信,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我们自信的源泉,我们更要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找到自己的根基,通过文化的交融护航“一带一路”建设。

猜你喜欢

交融跨文化作用
真美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中外艺术精品展览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交融的独特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