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丑中见巧 巧中见技

2018-06-30田博

新西部 2018年5期
关键词:丑角老师

田博

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体验和体现应该是统一的。创造人物形象,就要做好这种统一的工作。演员的创造工作就是从认识理解开始,然后按照角色明确动作设计,在规定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动作,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状态,创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2018年4月24日,著名秦腔小生、戏曲教育家王芷华老师因病逝世,享年80岁。王老师是西安易俗社的老演员,常演剧目有《胭脂》《貂蝉》《三滴血》《双锦衣》《桃花扇》等。近年来,又为易俗社复排了《双锦衣》《三滴血》《胭脂》《走雪》等戏,传承功绩卓著。在送别王芷华老师的这些日子里,我不断想起三年前参与《双锦衣》复排的事情。正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所扮演的丑角许本德才受到了观众的肯定。

《双锦衣》是易俗社成立初期很有影响的一个原创剧目,上演八十年来常演不衰,早已成为易俗社的看家戏,在西安乃至西北地区广为流传。这部戏不仅有鞭挞封建恶势力、崇尚忠贞爱情的正能量主题,而且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盘根错节,尤其是几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更是引人神往。

我1991年进入易俗社工作,第二年就迎来易俗社成立八十年大庆,剧团的两个演出队合在一起排演了《双锦衣》。我当时还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被剧组安排在戏中打武戏穿龙套,对当时的剧情也没留下什么印象。

此后,在改革大潮中,隨着文化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演职人员优化整合,致使剧团人力锐减,仅剩四十余人。而《双锦衣》这出戏场面宏大,主副两线错综复杂,出场人物有名有姓的就有五六十人,还不算校尉、衙役等龙套杂角人物。因此,虽然易俗社多次计划复排此剧,皆因人力因素不得不放弃。从1992年到2015年,《双锦衣》再也没有在易俗社公演过。

2015年初,当易俗社社长惠敏莉提出请健在的艺术家们排练《双锦衣》时,我的心里又是高兴又是担忧。高兴的是如果排演成功,这部戏在我们这代人手里就能传承下来;担忧的是这部戏二十三年没有公演过,剧社当下的这批演员、乐队、舞美团队基本上都没见过和看过此剧,再加上演员不齐,复排困难非常大。但是,惠敏莉社长考虑,这时候再不恢复排练,以后就更没希望了。于是,惠社长做出决定,排除一切困难,一定要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

秦腔舞台上将生旦净末丑所有行当同台荟萃,这在近年来的剧目中极为罕见。而《双锦衣》则包罗万象,将所有行当囊括在一剧之中。经过与易俗社演过此剧的王芷华、张咏华、孙莉群等老师们沟通,老艺术家们也非常愿意在有生之年把这部戏流传下来。经过酝酿和讨论,剧团成立了以王芷华老师为组长的传承小组。接着,剧团以现有演员为基础分配了角色,我分到了剧中的双丑之一的“许本德”。

秦腔作为戏曲的一种,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在角色行当的分配中,丑角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丑角穿插于生、旦、净之间,可以发挥其辅助性的作用,又可以独立完成剧情对人物的表达作用。丑角演员必须具有好的艺术素养以及高超的演出技巧,好的丑角不仅要会学、唱、说,而且还需要能文能武。在把自身角色演好的同时,更需要把“主角”有效地烘托出来,这也称为“合得严”。

《双锦衣》讲述的是南宋时洛阳乡臣姜景范长女姜雪春与王善、次女姜琴秋与学生吴给之间由于爱情纠葛所牵扯出的复杂剧情。同时,又将辅佐南宋康王,抵制金兵侵略这样的时代大潮融入其中,把小家的情感纠纷置于大国的安危之中,传递出“国安家亦安”这一理念。这也是易俗社在创办时所提倡的“移风易俗、辅助社会教育”的重要体现。

我在艺术实践的过程中,认识到戏曲演员要创造角色,一定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建立起对角色所处规定情境的信念,细致深入地挖掘角色的规定情境,一直到自己能够融于角色的程度。这时就会带来一种变化,即逐渐消除演员与角色之间的距离,克服虚假做作的表演,带给观众真实的体验。第二、进入角色的关键是要设身处地。设演员之身,处角色之地。就是我在他的情境之中,按照他的思想逻辑和行为特点去思想和行动。第三、要培养起角色人物的愿望。演员能不能在自己的心底培养起角色的愿望,决定着人物形象是否有生命力。当演员明确了角色的愿望之后,一定要真诚地去追求它。不论正面人物还是反面人物都是有愿望的,只是人物的立场不同,观点不同,达到愿望的手段不同罢了。作为演员,既要表现正面人物愿望的美好,也要揭露反面人物的丑恶。第四、要研究角色的经历、职业、身份、年龄、喜好等等,掌握角色的生活习惯,摸索和寻找角色特有的心理、形体、状态。同时,运用秦腔丑角的程式动作去塑造人物,但要灵活运用,切不可生搬硬套。

许本德这个人物,是一个不学无术、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正是他和蒋成史二人的一个坏主意才拉开了两件锦衣、两对未婚夫妻生离死别、家国情仇的故事。《双锦衣》没有留下什么录像资料,网上只有一些录音资料。老一辈表演艺术家辛桓民老师饰演的许本德诙谐幽默,吐字清晰,阴阳顿挫、高低起伏,处理得非常到位。而1992年版本的许本德则是由毛文德老师饰演,他的表演儒雅风流,幽默风趣。我觉得,在创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中,不应忽视人物的外部形态,这是表达人物内心活动和情感的体现形式。一个艺术品需要的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有个性的独特的形式。

我自己一直是应工武丑,武、打、翻、腾上是我的强项,但在道白及幽默风趣上差得太远。我也努力向前辈学习,向任惠中老师请教。任老师也是不辞辛劳,每天给我们一点一点一句一句说戏,又督促我们几个丑角演员,每天早上练习各种丑角身架以及道袍扇子功。

在排导“相婿”那场戏时,孙利群老师知道我在技巧上的特点,就对我说,想在许本德“相婿”和“打医”场次上给我加一些东西。我和老师已经很熟悉,所以就无所顾忌地告诉老师,尽管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做,我一定让老师满意。于是,在“相婿”一场,就出现许本德趁着夜黑跟在姜琴秋和香玉后面时,运用了丑角的矮子功和旋子加侧卧,又运用了口叼道袍的技巧。在“打医”一折里,我把技巧也运用在剧情里,比如发现眼前这人是姜琴秋后,得意忘形一个转身“腾空180度”一屁股坐在桌子上,手舞足蹈的时候,被香玉一掌推下桌子时,我根据剧情以及坐在桌子上的实际情况“坐转360度变身抢背”从桌子上摔下来,和香玉“手五套”几个动作后,香玉一扫腿,我运用一个“扑虎后滚翻”钻进桌子底下,这一套动作的运用即符合剧情又展示了戏曲技巧,也贴近角色,经过演出的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这些动作使人物的性格外化,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达到“形神兼备”。

在许本德身上加上一些戏曲技巧,遮掩了我的一些语言表演不幽默不风趣的缺点,而且这些技巧被合理运用在剧情之中,使这个人物更加丰满。

后本“认女”一场是全剧的关键环节,前本的一件件事情真相及事情的缘由也在这场戏中大白天下。许本德在向太后和王善叙述他和蒋成史为得到姜家二位千金小姐怎样害人,又怎样煽风点火将两对美满婚姻拆散时的一大段道白,也是这场戏的重点,这段道白把全剧的焦点也表述得清清楚楚,所以我在这块表演时,除了表现出内心的恐惧外,着重要把事情交待清楚,也尽量把事情缘由表述得有声有色,让观众听的明白,也了解了全剧的内容。

内容和形式、内在和外在、体验和体现应该是统一的。创造人物形象,就要做好这种统一的工作。演员的创造工作就是从认识理解开始,然后按照角色明确动作设计,在规定情境中自然而然地完成动作,达到内外和谐统一的状态,创造出一个个活生生的艺术形象。

为了塑造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就要刻苦磨炼自己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感觉,刻苦训练自己的声音、语言、形体和表情,以极大的努力提高内外部技巧,必将给创造各种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带来无穷无尽的好处。

《双锦衣》演出后,虽然社会各界对该剧成功排演给出了肯定的声音,但是我们心里也清楚,其实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这只有在以后的演出中慢慢完善。

这次排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包括王芷华老师在内的各位老艺术家们,他们对艺术认真负责的态度,对这个行业的尊重和痴情,以及对我们这些后辈的言传身教,都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王芷华老师虽然走了,但她老人家的敬业精神将鼓舞我们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养,将秦腔艺术发扬光大,为推动陕西文艺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

田 博 就职于西安秦腔剧院易俗社

猜你喜欢

丑角老师
丑角的“通知”
丑角
对丑角之美的演绎分析
丑角
唐玄宗演戏丑角沾了光
分析“丑角”与民间大秧歌的融合形式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