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叶公益援建震区十年报告

2018-06-30新叶公益

新西部 2018年5期
关键词:汉源新叶中心校

十年间,新叶公益先后在汶川、雅安捐助图书馆,并开免费营养午餐项目先河,用行动向人们展示,一家中小型NGO公益组织,如何凝聚志愿者心血,润物无声地回馈社会。

十年前的汶川地震举国哀痛,灾后不久,南京新叶公益创始人一行即赶赴灾区救灾,是国内较早参与抗震救灾的公益组织之一。千头万绪的重建工作中,新叶公益始终把关爱的目光投向灾后的中小学校园和灾区儿童身上。

新叶公益的志愿者主要由学生、小企业主和一些职业白领组成。机构负责人郑莉是南京大学管理学院的学生,是免费午餐的资深志愿者,也是南京大学仁和慈善学院的执行理事。另一位负责人何培蓉,是一位资深的志愿者。2008年“5·12”汶川地震时,何培蓉就在靠近汶川的陈家坝做义工,为当地小朋友提供夏令营服务。从“5·12”地震时的志愿者,到“4·20”芦山地震时社会组织的负责人,何培蓉没有想到,这两场地震深刻地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援助背景

汉源县是四川省级贫困县。山区县城交通不便,从雅安市出发到汉源,要翻越四川最著名的堵车垭口——泥巴山,若是八小时能抵达,已是万幸。2007年动工,历时五年完成的雅西高速,彻底改写了这里的交通。

除了雅西高速,给这里带来巨大变化的,还有汉源经历的两次地震。

汉源县地处鲜水河、安宁河、龙门山三大断裂带交汇部位,属高地震烈度区,是国家重点监视的地震防御区。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中,远离震中的汉源县老县城遭到了严重震害,是Ⅵ度区内的惟一的Ⅷ度烈度异常区,是十分典型而又罕见的远震高烈度异常区,因此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级重灾县。

地震发生后,全县40个乡镇全部受灾,县城(富林镇)90%的房屋受损,60%的房屋鉴定为危房,灾情涉及全县40个乡镇,251个村,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8亿元。全县32.9万人口,有2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25人,受伤600余人。雅安地区总计出现2名学生死亡、7名学生受伤致残,都在汉源县。全县13.7万间房屋倒塌,15.4万间房屋受损成危房;7.1万人需临时安置,3家医院被迫停止运转,5所学校损毁,全县5000余名学生停课,饮水管网全部破坏,三级疫病防控网络不复存在。当时的汉源,被专家称为“站立着的废墟” 。

“5·12”地震加速了县城最后的搬迁工作,灾后县城整体异地新建工作和水库移民安置工作合并,新县城的修建标准得以大幅提升。当地的对口援建单位湖北武汉援建了6个重点项目:汉源二中、20万平方米居民住宅、爱心福利院、富林镇卫生院、麦地小学、社区服务和体育活动中心项目,在2010年9月前全部顺利交付,顺利完成了中央和省政府提出的“三年援建,两年完成” 目标。

到2010年10月底,整个汉源县灾后恢复重建已完工项目469个,完成投资103.88亿元,分别占项目总数和总投资的87.2%和89.4%。城乡居民住房维修加固64517户、重建24686户全部完工;学校维修加固42所全部完工,重建78所已完工74所;医院维修加固3家全部完工,卫生灾后重建项目32个已完工26个;水利基础设施重建55个项目已完工42个。通过灾后恢复重建,汉源的基础设施至少提前了二十年。

2013年,“5·12”地震五周年前夕,汉源再次迎来考验。4月20日,雅安7级地震,汉源再次成为地震灾区。新修建的县城虽然安然无恙,但高山上偏远的村子受灾严重。

从2008年起,新叶公益开始关注汉源,并在汉源县片马乡彝族聚居区启动走访调研。

片马彝族乡万坪村小学建于上世纪90年代,学校很简陋,160名学生只有一栋六间教室的砖混结构的教学楼。“5·12”地震后,中国民革四川省委向万坪村小学捐助了20万元,当地教育局投资80万元,将教学楼加固维修美化。芦山“4·20”地震后,万坪村小学操场发生沉降、开裂465平方米,围墙开裂66平方米,旧教学楼墙体开裂, 校舍严重受损。

援建过程

和“5·12”汶川地震后大部分地震捐款由政府统一调拨使用不同,“4·20”雅安地震后,更多社会力量介入到灾后重建中来。万坪村小学被壹基金纳入援建计划。壹基金计划投入350万元,重建整个校园,并按照国际惯例,规划学校功能作为紧急避难所。但是,援助并不一帆风顺,国家灾后援建资金修建的教师周转房已经建成,万坪村小学的重建还迟迟未动工。

壹基金在项目前期投入了几十万元用于勘探、地灾评估,并请台湾的设计师设计了新教学楼。但是,设计方案没有得到校方的认可,校方希望保留民革四川省委捐助20万元加固的教学楼,如果教学楼拆除,意味着和捐助单位关系的疏离,这是学校不愿意看到的。

其他民间援助项目进入汉源也是一波三折。

在地震救援阶段,新叶公益的何培蓉加入了邓飞的免费午餐团队,在芦山县城为灾民们分发食物。芦山县城体育馆前的一条街,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团队摆起一条长龙,为灾民提供各种服务。免费午餐在这里开伙烧饭,每天供应早中晚三餐。

而在汉源县片马乡万里村小学,全校一共50多名孩子,只有三个低年级。四年级以后,学生就要去镇上的乌斯河中心校读书。学校在地震后围墙开裂,一栋两层的教学楼在等教育局震后评估。学校什么都缺,体育器材只有一个哨子,日常教学的教具都缺。最让我们震惊的是,教室里竟然没有灯,全校只有办公室有一盏灯。

新叶公益立即帮助学校捐助了一万元的物资,包括崭新的篮球板、体操垫、羽毛球拍、哨子等体育用品,以及图书室设施和书架、书籍、教具,并为教室购置了照明的灯具。

在汉源走访过程中,新叶公益发现,很多汉源学校因为两次受灾,得到社会大量捐赠,几乎都有很好的图书馆和数量不菲的藏书,但是几乎所有的图书馆都没有正常开放给孩子们。因为担心图书损害、丢失,以及没有图书馆管理能力,很多图书馆都大门上锁。于是,新叶公益决定在这里开展图书馆电子化管理项目,为学校捐助电脑和圖书馆管理软件,并免费培训学生和老师,让汉源学校的图书馆真正地使用起来。

项目落地

在当地政府、群众的支持下,图书馆项目顺利启动。

片马乡中心校、皇木镇乌斯河中心校、料林乡中心校、河南乡中心校以及县城的汉源第二小学,总计5所学校成为首批试点学校。

这些学校都有完整的图书室,藏书丰富,但图书上架混乱,没有对书架编码,图书管理都靠手工记录。因为借阅图书花费时间长,没有专职老师管理,所以图书馆基本没有开放。

新叶公益为学校捐赠了电脑、扫描枪等图书管理设备,有的学校补充了书架,然后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给书架编码,并把图书重新上架。在对学生选拔培训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学习贴二维码索书号,并用图书管理软件把书籍录入电脑。

截至2014年,新叶公益援建的灾后图书馆,总计覆盖5所学校,投入资金3万元,受益学生超过2500人。

图书馆的进展非常顺利,免费午餐也取得了巨大进展。因为教育局不同意开餐,2013年9月17日, 免费午餐决定在片马乡的民办幼儿园清纯幼儿园开餐,作为试点。

在多家公益组织的努力下,汉源被定为雅安市国家营养餐计划实施示范点,要在雅安地区率先开餐。汉源县县长、教育局分管科长,以及县政协对接引进免费午餐项目的人员,负责管理国家营养午餐项目。2014年9月,片马中心小学成了第二批吃上免费午餐的学校。

社会效益

2016年,片马乡中学下屬的万坪村小学开始动工,2017年春季正式投入使用。汉源除了和免费午餐全面合作,还引进了大病医保项目,覆盖全县所有学生。

在“4·20”芦山地震后,新叶公益总计在汉源地区为乡村图书馆项目投入5万元。到2018年,新叶公益图书馆项目主要集中在村小学,这部分教育局没有覆盖。万里村小学被撤并,图书馆改成幼儿阅览室;片马万坪的图书馆被壹基金接手升级;在料林的铁厂小学,还保留着新叶捐助的最后一间图书室。从书架到图书馆桌椅,书籍以及管理系统。

新叶公益引进新加坡大华银行,把片马中心校作为企业活动基地,捐助万坪村小学价值10万元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万坪村小学在全县山区小学中,多媒体教室覆盖率最高。同时,新叶公益还在片马中心校设立了每年5000元的“大华银行奖学金”,奖励成绩优异的学生和做出贡献的老师。在奖学金设立的第一年,片马中心校就从全县倒数一跃成为大树片区考试第一名,创下了建校七十年的历史最好成绩。

新叶公益目前在汉源的主要项目是彝族女童助学项目,为片马彝族乡的少数民族贫困儿童提供一对一助学,总计投入金额36000元,受益人数总计15人。并且和汉源县团委合作,在冬季送温暖,为高寒山区的孩子捐助不低于3万元的棉校服和冬鞋,受益人数超过2000人。

总 结

汶川地震十年过去了,新叶公益也在汉源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

“4·20”芦山震后恢复重建,汉源县涉及农房重建和地质灾害治理两大类9个总规项目,估算总投资24.21亿元; 实施专规项目71个,估算总投资5.29亿元。汉源统筹整合中央、省级重建资金8.43亿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0.59亿元、社会捐赠资金2.64亿元。截至2016年4月20日,汉源县实施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专规项目80个全部完工,完成投资29.5亿元。改造提升农房1300余户,建成灾后自然新村落60余个,建成四川省幸福美丽新村4个。

“4·20”地震的重建工作和国家的精准扶贫项目结合,特别是教育方面,国家实施素质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合并实施,给汉源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乡中心校全部建设少年宫,包括图书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并且对图书馆的借阅率进行考察。新叶公益当初设定的图书馆捐助目标基本达成。

作者简介

新叶公益来自南京,因“5·12”汶川地震而生,并在“4·20”芦山地震后正式注册为公益机构(登记证书:民政字第070275号;组织机构代码:08025509-6),挂在雅安灾害应对社会管理服务平台——雅安抗震救灾社会组织和志愿者服务中心。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志愿者以及城市白领,希望改善贫困乡村和城市儿童的受教育环境,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为他们获得个人发展创造机会。

猜你喜欢

汉源新叶中心校
乌斯河汉源
Module6 Unit 1 Can I have some sweets?
叶落
沅江:聚焦课改
乡村振兴的汉源实践
梧桐树
小学低年级数学阅读指导行动研究
第六届阳光汉源赏花旅游文化月开幕
东坪中心校“阳光健身工程”结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