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

2018-06-30付莹莹

卷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信息时代策略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信息交流的频率越来越快,拥有的信息交流工具不断增多。传统图书馆如果一味应用传统经营模式,则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创新图书馆的运行模式,创建数字化图书馆成为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研究了傳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不足,指出了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提出了发展数字图书馆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影响;策略

我国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建设数字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数字图书馆充分利用电子信息,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文献等材料转变为电子信息形式实现集中保存,对这些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保存、传输,实现新的发展,这就是数字图书馆的运行原理。创建数字图书馆离不开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是大力应用信息技术的结果,实现电子化运作以后,图书馆就可以保存海量数据,读者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能随时随地下载自己所需的文献材料,因此,电子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对传统图书馆形成一定的冲击,同时也会传统图书馆的发展创造前所未有的机会。

一、图书馆概念的界定

图书馆建设是为了给社会公众提供知识、信息、休闲等,各种图书类型是对各种信息、知识的收集、加工、处理、保存、传递与开发。在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当前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能借助各种工具实现即时交流,获得各种信息。传统图书馆如果一味遵循传统经营模式,不进行改革与创新,只能逐步陷入没落的境地,渐渐脱离时代的发展,因此,创建数字图书馆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传统图书馆的概念

传统图书馆的文献传播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到目前为止,图书馆文献依然依靠纸张进行信息的传递,这一特点是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最为明显的不同之处。

(二)数字图书馆的概念

数字图书馆是充分借助数字处理技术与存储技术,应用多媒体制作分布式信息系统。将各种复杂的文献信息转变为数字的形式进行存储,可实现跨地区、不同对象间的传输。需要经过信息收集、加工、处理、保存、传输等各个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认为数字图书馆就是网上的图书馆,是基于网络技术建成的可以实现信息共享的知识体系,而且规模不受任何限制,信息易于检索与提取,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数字图书馆是一个分布式的信息环境,在引入相关技术后易于完成信息的传播、处理、存储、应用等各个环节。

二、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优点与不足

(一)传统图书馆的优点

1.馆藏众多。传统图书馆主要收录纸质文献,具有传播人类文明的功能,在图书馆的文献中可以查阅到任何时期的文明发展史。

2.高超的信息管理技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收集、加工、整理等方面拥有高超的技术,能为广大使用者提供优质的图书服务,有着比较固定的工作流程。

(二)传统图书馆的不足

(1)馆藏资源类型较少,数量不多。传统图书馆主要保存纸质文献与材料,其类型较少,传统图书馆中保存的信息数量也较少,当前社会中涌现出无数的信息内容,传统图书馆拥有的信息数量明显不足。

(2)需要较大空间,信息数量不多,不易于检索。图书收藏与排列顺序需要大量的时间,严重阻碍了传统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3)技术手段过于陈旧,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服务对象较少,信息需求者必须亲自前往图书馆才能查阅所需信息,信息共享无法实现,不能达到众多信息需求者的满意。

(三)数字图书馆的优点

1.信息保存方式。其不属于传统建筑物,是一个可以服务于广大用户的、存在分布式数据库的信息仓库。

2.可以提供多种服务。数字图书馆能为广大读者提供多样化服务。进入数字图书馆看到的都是计算机,信息处理全部实现数字化,信息收集、处理、保存等自成体系。用户要想获得所需信息,只需拥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即可,同时,其在检索信息时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影响,有效发挥了信息的传输作用,相同的信息可以同时展现给多个用户使用,从而解决了文献数量过少不能满足大量用户需求的问题。在宽带容量不断上升的情况下,数字图书馆不需考虑场馆扩建所面临的经费不足问题,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人力物力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四)数字图书馆的不足

1.技术方面。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保存、信息分类技术还需进一步研发,主要问题是统一技术标准。

2.法律方面。数字图书馆中的法律问题是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表现得更加明显。

3.人才方面。建设数字图书馆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需要具备既懂电脑操作技术、又掌握丰富文化知识的综合型人才。当前,数字图书馆要想实现健康发展必须要解决人才问题。

三、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

(一)馆藏方面

1.馆藏范围

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要指的是本馆的图书、期刊、文献等,分别保存在图书馆的不同书库中。数字图书馆不需拥有完善的硬件设备,第一,当前电子出版物不断涌现、价格不断降低,为图书馆带来了丰富的馆藏资源,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无法与之相比,涌现出大量的电子出版物与信息资源。第二,与大量数据库与知识库连接在一起,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利用计算机上网可以查阅到世界范围内所有图书馆的信息与文献,并将这些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收归自己所有。这种基于全球图书馆形势的、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馆藏”资源是世界范围内任何一家图书馆达不到的水平。在此可以认为,馆藏资源已经实现了完全的虚拟化。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其信息来源日益多样,包括本身的馆藏资源、网络图书馆的资源、信息部门的资源等。随着“虚拟馆藏”概念的提出,图书馆馆藏资源发展日益多元,由于其不断增加馆藏资源来源范围,其提供的信息服务更多,能力更强。

2.馆藏构成

近几年,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图书馆发展中引入了光盘存储技术,由此涌现了多种信息载体形式,实现了图书馆馆藏模式的不断变化,广大读者不但能收集大量的文字信息,也可以检索到图像、声音等多种形式的媒体资源。图书馆也不仅仅收藏纸质文件,引入了大量多媒体文献资源,将现代化馆藏手段与传统图书馆文献有机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馆藏资源的丰富性。

3.质量评价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考察一个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主要借助书刊采集质量来进行,所以,要求拥有高素质的信息收集人员。而进入信息时代以来,用户在评价一个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时,主要考察其提供信息的选择能力与存取能力,这一点明显区别于考察传统图书锭文献与电子出版物数量的做法。考察馆藏质量时,存取质量占有的比重日益增大。

(二)业务工作方面

1.文献选择标准

数字图书馆的馆藏范围与传统图书馆相比更为宽广,利用网络收集数不胜数的虚拟信息,信息采集部门要及时淘汰传统图书馆的评价文献与选择文献的做法,制订新型工作标准,但各个图书馆选择数据库过程中,选择标准还没有达到一致。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学图书馆主要收集与学校科研与教学有关的各种文献信息,着力服务于广大师生的教研需求。

2.采集渠道

虽然信息检索与网上采集不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第一,要求采集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掌握不同电子出版物的发行与收集形式,研究各种各样电子出版物的成本投入情况、用户需求情况、引入技术情况,还要及时利用电子邮件或电子公告等掌握最新出版信息等。第二,采集工作不易于完成,如图书馆经费较为紧张,合理应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衡量电子出版物的质量,应充分利用当前馆藏与虚拟馆藏等。需要引起有关人员重视的是,“存取概念”的出现,要想实现采集工作的顺利开展,还要拥有数量充足的网络费用。采集经费不但要满足书刊文献的收集,还需为“存取预算”留置一定数量的费用。

3.编目方式

在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中,必将逐步实现联机编目,虚拟网上资源也将进入编目范围,网上信息资源处于无序与复杂的状态,完成这些数据的整理与加工需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

4.目录载体

在过去较长时期内,传统图书馆实行卡片式目錄,人们检索图书依据卡片式目录进行,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出现,这种卡片式目录已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从复杂多样的卡片式目录中检索信息需要大量时间,当前已经转变为更方便快捷的机读目录。

(三)读者方面

1.阅览模式

在引入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以后,图书馆减少了运行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已经实现了网上文献传递。

2.服务项目

在引入新技术以后,创新了图书馆的一些传统服务项目,出现了大量新型服务种类,如信息检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电子邮件服务、电子论坛服务等,为读者提供的服务质量更高、范围更广。

3.要求创新服务模式

在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中,读者检索信息不需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不论身在何处,只要一台联入网络的电脑即可搜集所需信息,还可借助网络完成文献预约、续借等活动,大大增加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积极性,所以要尽快创新传统服务模式。

4.参考咨询

参考咨询是馆员为广大读者提供的信息检查与寻找信息的服务。在过去较长时期内,图书馆工作人员利用回答读者提出的问题、帮助读者寻找文献来提供咨询服务。随着电子出版物与通信技术的不断涌现要求参考咨询必须创新,随着数字图书馆中拥有的电子资源不断增多,读者对馆员提供的咨询服务要求更高。有的读者已经要求图书馆提供个性化服务,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结合用户的特殊需求,为其组织、收集、整理所需信息,完成后上传用户指定的邮箱。

5.读者教育

图书馆拥有的电子馆藏资源不断增多,特别是联入网络后,得到数不胜数的虚拟馆藏,读者将会要求图书馆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不但要求图书馆完成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工作、文献服务、新书导读等各项工作,还要帮助用户提高信息素养。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已经将“书目指南部”中的“书目”二个字去掉,由此可以发现图书馆对工作人员的指导能力与培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图书馆馆员方面

传统图书馆中的管理人员主要承担着“文献管理”“文献服务”的职责,负责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各种文献信息,工作核心任务是为广大读者获得文献而服务,以达到人们阅读与学习文化知识的需求。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文献不再只以纸质形式存在,涌现出大量数字化信息,保存也主要借助电子形式进行,图书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收集与保存形式已不复存在,如果图书馆工作人员只懂得传统操作模式、操作流程、服务范围,则不能胜任新时期的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当前的工作角色已出现了明显变化,其工作内容更为复杂与多样。“文化管理人员”“社会精神财富的管理者”等是当代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真实写照。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承担更多的职责。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传统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掌握更加丰富的技能。出版商、书刊作者能够自己联系上读者,可以简略发行商、图书馆这些中介环节,作者与读者实现面对面交流,所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此发挥的作用日益减少。

四、数字图书馆发展的途径

建立数字图书馆需要一定的时间,从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差异中,可以发现数字图书馆要实现跨越性发展还需解决大量问题。数字图书馆发展虽然拥有大量优势,自我国当前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在将来一定时期内还会同时存在,属于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及时转变认识,积极收集丰富图书资源。努力实现规范化管理。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加强自我学习,提高综合素质。

(一)改变观念

数字图书馆是将数字化信息借助网络传递给广大读者, 因此,图书馆工作人员要掌握较高的网络操作技术。第一,通过网络收集更加丰富的图书资源;第二,建立全面的数据库,不但收集网络资源也可以实现自身资源的上传。不同图书馆在引入网络技术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相互支持相互配合,达到网络资源共享。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转变管理意识,认识到资源共享的重要性,要放眼于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加大投入

建立数字图书馆,还需充分利用传统信息载体,各个图书馆要结合自身现有设施,利用各种途径循序渐进地开展建设。当前我国图书馆还主要存在着“等待、观看、索取”等不良思想。笔者认为各个图书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充分利用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开展联合编目,不同地区不同图书馆间实现有效联合,才能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服务意识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与服务意识。在时间、空间、服务手段方面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尝试开展全天候运行,为不同读者提供不同的服务。充分借助网络技术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国界图书馆的联合,利用计算机技术幫助图书馆转变服务方式,为广大用户提供更方便、更快速的信息服务,实现服务的多样化发展。

(四)提高素质

建设数字图书馆要求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鼓励当前工作人员加强学习、参加进修,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专业知识,及时转变工作模式。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与各种多媒体,可以参与各种软件的开发制作,充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信息分类,图书馆还需采取各种措施,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鼓励其在工作中大胆创造、敢于尝试,才能使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实现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凯, 李晓君, 郭永新. 新媒体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分析[J]. 科技传播, 2012, 4(23):112-113.

[2]陈旻. 数字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在信息时代的延续和发展[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1(6):153-154.

[3]蔡报勤. 基于网络环境的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关系探究[J]. 中国报业, 2011(22):95-96.

[4]李丹.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比较探析[J]. 德州学院学报, 2011(s1):270-271.

[5]蒋生华. 传统图书馆与数字图书馆的区别及转变措施[C]// 福建省社会科学信息工作年会网络时代文献信息的传统与现代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 2003.

[6]王伟. 信息时代下数字图书馆对传统图书馆的影响[J]. 民营科技, 2015(11):112-112.

作者简介

付莹莹(1983-),女,汉,:河南省滑县,图书馆管理员,当前职称:助理馆员,本科,研究方向:数字图书或者电子图书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信息时代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面对信息时代 成长的孩子们
统计工作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挑战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