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研究代表性学者的民族志研究过程的比较
2018-06-29熊芮竺
摘 要:对于彝族的研究由来已久,新中国成立前对彝族的研究尚处于一个萌芽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学者以及外国学者都纷纷开启了彝族研究的大门。但是每个代表性学者的研究过程都是不同的,通过对比他们研究过程的不同,从中得到启发,在以后的研究过程中加以吸收运用。
关键词:彝族;凉山;研究过程;民族志
1 彝族研究代表性中外学者的民族志研究过程
1.1 中国大陆学者林耀华的民族志研究过程
林耀华(1910.3.27——2000.11.27),中国福建省古田县人,中国社会学界、人类学界、民族学界一代宗师。
林耀华先生获得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以后,1943年林先生在中国抗建垦殖社、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哈佛-燕京学社三个机构资助下,深入凉山彝区3个月,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历史人文做了详细的考察,之后写成了《凉山夷家》。《凉山夷家》是一部实地考察报告,根据亲自收集的材料,叙述以家族为中心,讲述了凉山彝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组织和内部关系,特别是彝族亲属制度、政治经济、语言宗教等文化特点,是当时最为详尽的实地考察报告。
由于之前鲜有人到过凉山地区考察,即使有到过的,也很少有人留下一条通往凉山地区的最佳路线,林耀华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着地图和文献记载,通过向汉人询问逐渐得知。但是进入彝区之路不可能如此简单,作者的考察团离开汉区的屏山县,顺着金沙江边行走,忍受着饥渴的同时还要担心有劫匪的出现,一路上时常出现枪声,也会有一些被劫客商的血迹,所谓的保安队士兵也大多一副惊恐模样。在彝汉边界,林先生找到了保头,他深知保头是进入彝族地区的关键所在,但是要与保头交往,必须要杀鸡宰牛歃血为盟。可是林先生并未像之前的考察队那样做,结识保头金曲打吉之后,由于各种原因,进入彝区的时间被一拖再拖。在筹备了衣物钱财礼物等等进彝区所需的东西之后,林先生就开始进入彝区。一路上又加入了哲觉,哲觉粗暴无礼勒索别人财物,还遇到了恩扎娃儿拦路打劫。进入彝区之后,林先生惊讶地发现,彝人实在可亲可信,并不如想象中那般凶恶。彝族人热情好客,保头带领他访问住户,动员住户们测量体质,盛情地款待林先生。林先生考察之前就很熟悉彝族禁忌和习俗,因此很快和彝族同胞取得了信任。在彝族同胞的帮助下,林先生很快收集了所需的信息材料。
1.2 美国学者斯蒂文·郝瑞的民族志研究过程
斯蒂文·郝瑞(1947——),华盛顿大学博克自然历史文化博物馆民族学部亚洲项目主任。2000年斯蒂文·郝瑞发表專著《田野中的族群关系和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
这是一本以彝族为样本探讨族群理论一本专著,根据亲自收集的材料对两类彝族(诺苏、里泼)进行比较研究,对他们的亲属关系、民族性进行分析,阐释了作者对于民族识别与族群认同的看法,此外,对彝族史学史进行了检讨,从彝族手工艺看彝族文化变迁,同时也强调了民族教育问题的重要性。
在中美建交之后,美国学者就开始纷纷来到中国进行期待已久的学术考察活动。原本计划在中国东南地区进行汉人乡村社会调查的郝瑞,在海外学者学术活动教育部的严格审批政策下,机缘巧合地转向了对中国少数民族的研究。几经波折,郝瑞找到了四川大学的童恩正教授的帮忙,他和五名协作者在1988年1月赶赴了四川省攀枝花市,那是他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个田野调查点。令人意外的是,作为一名外国人,他不被允许在村子里过夜,只能在白天走访村落。他原本以为彝族人会带给他不一样的民族体验,谁知道这个地方几个村落的彝族人几乎都已经汉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与彝族学者马尔子、巴莫阿依多次一同走访攀枝花、凉山地区的彝族村落。由于郝瑞的考察目标是“民族关系”,意思是说他将通过多个彝族聚居地进行的短期调查来获取所需材料,政策所限,他在单个调查点的调查时间比较短,但是正因为如此,郝瑞才认识到彝族内部不同群体的认同有所差异。
2 二位研究者研究过程的比较
对比二位研究者对凉山的研究过程,会发现在研究过程中,他们虽然都是以彝族这个群体为研究对象,但仍然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比如在进入彝区的方式上显然是不一样的,还有当时的政策对研究者的影响,郝瑞作为外国学者,显然在与彝人的沟通上是通过间接沟通的方式进行的,这点对于郝瑞的研究也有所局限。另外,每位学者的研究目的和所站角度所抒发的个人情怀也是不同的,需要进一步分析。
2.1 进入凉山的交通方式不同
首先,林耀华先生所处的上个世纪40年代,那个时代别说成昆铁路,没有一个铁路是通向四川地区的。林先生通过坐车和走路两种方式艰难地抵达凉山地区,一路不仅路途艰难,而且还要躲避天灾人祸,由于之前的考察队并没有留下通向凉山地区的最佳路线图,因此林耀华先生进入凉山的艰难程度远非后来学者所能比。成昆铁路于1970年开通,由成都出发,途径眉山、西昌、攀枝花,终点是昆明。到80年代美国学者郝瑞进入彝区时就便利了很多,他与四川大学的一干学者一起,乘坐火车从成都出发,直接达到攀枝花,到达攀枝花地区以后再换其他便利的交通方式进入彝区。
就交通方式而言,显然是林耀华先生的调研之路更为坎坷艰辛,因此在之后到达凉山以后,他作为民族志工作者仍然是带着非常复杂的心情来和凉山地区的彝人进行交流的。这种复杂的心情当然也是别的学者不能亲身体会到的。
2.2 与彝人沟通程度不同
林耀华和郝瑞最初都不是通彝语的,因此在最初考察时,是要通过彝汉翻译来完成的,但郝瑞显然又与林耀华不同,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本土的方言也不了解,他在进行调查的同时面临着彝汉翻译、普通话和四川话互译、中英文互译三种问题,这对于他和彝族人之间的沟通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就沟通程度来说,林耀华显然比郝瑞具有优势,久而久之,他们都会说彝语后,彝人对中国人肯定是比对外国人要更亲近,这一点上郝瑞明显具有弱势。
2.3 研究目的不同
就研究目的来说,师承吴文藻和拉德克里夫布朗的林耀华在学习了深厚的社会学理论后,想通过对彝人的调查在中国建立比较社会学的基础,介绍健全的理论与方法,提供正确的实地报告,促使社会学的中国化。 而郝瑞作为一个外国人,其也很想了解中国,在后现代理论的引导下,结合文化变迁理论,通过身体力行的田野调查和独立思考对彝族展开族群认同、文化、教育等等方面的研究,他想通过对彝族的研究,用自己关于族群认同的理论推动中国人类学与国际对接。
3 结语
二位学者对彝族的追踪调查充分体现了作为民族学家(人类学家)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比二位学者研究过程的,可以看出,中国学者的优势在于对文献的熟悉和与研究对象的亲密接触,而外国学者的优势则在于理论体系的强大,因此外国学者看问题时往往站在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当然,各有所长才能对后来学者加以勉励,他们的研究都是非常具有价值的,也是后来者不断学习、效仿、超越的榜样。在对彝族问题的研究上,我们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林耀华:《凉山夷家》,【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2]林耀华:《凉山彝族的巨变》,【M】,商务印书馆,1995年.
[3][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和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M】,广西民出版社,2000年.
[4]林耀华:《三上凉山(上)——探索凉山彝族现代化中的新课题及其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1986年第4期,311-326页.
[5]李绍明:《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J】,《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31-38页.
作者简介
熊芮竺(1993-)女 汉 四川成都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 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