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学习问题心理探讨

2018-06-29陈会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民工家庭儿童

陈会伦

背景: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完善更多基础性工作。“全国农村留守儿童信息管理系统”10日正式启用,将建立起翔实完备的农村留守儿童信息台账。民政部要求各地民政部门须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农村留守儿童的信息采集录入、审核报送工作。同时,要加强系统使用情况监测督查,以系统上线运行为基础,建立完善动态管理、定期通报机制,实现数据动态更新。(2017年10月10日新华社)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伴生的一种社会现象,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凸显。随着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社会化劳动力大转移带来的人口大迁徙已经成为必然趋势。[1]

一、留守儿童学习问题心理的表现形式及成因

第一,缺少正常的亲情和心理关爱,孤独无助心理严重。留守儿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正常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2]

第二,留守儿童厌学心理较为普遍存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性不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成绩较差。特别是祖辈因文化素质较低,教育孩子由于观念和方法滞后,存在明显娇生惯养,放任自流的隔代教育倾向,严重影响留守学生的受教育状况。

第三,留守儿童严重存在缺乏爱心,自制力不强,道德行为差,法制观念淡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缺乏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受不良分子的诱惑、拉拢。由于从小没有得到父母足够的关爱,缺乏爱的体验,留守儿童往往会通过其他方式把心中的不满释放出来,常常表现出:羡慕嫉妒恨,以莫名“搞笑”、暴力或自闭为性格特征,极个别留守儿童以“搞事”和叛逆的极端行为来迫使家长回归家庭等。

二、留守儿童学习问题心理出现的主要原因

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心理是在其身心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

1.家庭因素

由于留守儿童缺少父母的关心和照顾,隔代抚养、单亲照顾、上代监护和同辈监护,更有极少部分由其它亲属照顾监护。容易造成儿童缺少家庭归属感又缺少安全感,没有家庭约束力,心理障碍无法得到及时地疏导又留有安全隐患不能及时解决消解,重養轻教现象极具普遍性。

2.学校因素

学校以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价学生,非常容易让学生产生问题心理。部分学校以学生成绩的优劣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导致教师对学生的成绩优劣过分重视,容易让落后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会激起教师对落后生的厌弃。一些城市学校硬件条件不足让部分民工子女就近入学难,也有个别优质城市学校对待民工子女入学另眼相待而形成随迁就学难,大量民工集聚的地方也建有民工子女学校而因管理落后和教学质量原因不为民工选择。

3.社会因素

儿童正处于行为发展的模仿期,对一切充满好奇,然而社会阅历不足,对诱惑缺乏抵抗力,很容易受到周边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这个大环境对儿童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社会的不良环境、模仿成人的不良行为,是留守儿童产生问题心理的重大诱因。

三、留守儿童学习问题心理的对策

儿童青少年的发展不仅仅是认知发展,还有自我和人格、情感和社会性的发展,儿童的学业有成与健康心理密切相关。 因此,应全社会协力构建形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引导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1.家庭对留守儿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与家长积极沟通,使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有充分的学习时间,加强生活和学业的 监护。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感受到爱的拥抱。当然,父母的爱更是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

2.学校对留守儿童为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第一,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关注和关心。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多用身边一些传递正能量的例子感染学生,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全面客观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引导学生重建适应行为,乐观面对生活,理解学校、社会、家庭及生活的规则和秩序,学会面对挫折或失落的正常心态等。引导学会人际交往,学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学会处理人际冲突,学会与人交流,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积极与教师、家长沟通交流,培养学生健康的情绪表达,让学生学会调节消极情绪和体验更多的积极情绪。

第二,引导学习,耐心辅导。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突破学习困境,提高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对学习焦虑等,时常讲一些励志故事,让其树立积极、乐观的上进心。

第三,加强管理,施以爱心,正确评价。学校要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了解学生个性心理特征,了解学生个性差异,了解学生家庭状况及部分亲属情况便于引导沟通交流。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不以分数论成败,关注他们的每一个闪光点和每一次小小的进步,及时肯定,积极评价,多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尝试成功,培养健康向上的乐观心理等。

3.社会对留守儿童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

各级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净化社会教育环境。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治理的监督管理力度,尤其是应强力规范网吧、游戏厅、录像厅及娱乐场所从业行为,杜绝不良社会环境对自制力比较差的儿童存在着很大的诱惑,预防误入歧途。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清扫社会毒瘤,整治群体性不良行为习惯,弘扬正能量,共建气正风清大环境。

4.顶层设计为留守儿童学习心理问题解决创设终极方案。政府应统筹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转移,兼顾经济社会发展平衡,创建条件让民工返乡创业或就近务工,民工大迁徙现象才能得到缓解,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留守儿童数量逐步增长的问题,才可能最终解决留守儿童这个社会问题。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教育努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是美好的人间”。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大家要自发自觉地来关爱、帮助和支持留守儿童,共同努力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一片充满希望的蓝天。

参考文献

[1]李培民.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教育及对策[J].新课程学习,2011,(10).

[2]李利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猜你喜欢

民工家庭儿童
家庭“煮”夫
寒冷冬夜 地下通道睡滿待業農民工
恋练有词
留守儿童
谁更老实?
六一儿童
浅析“新闻民工”现象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民工孩子的“知心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