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2018-06-29段利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道德品质道德教育体育教学

段利军

摘 要: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其本质是要求学生知行合一。也就是说当学生处于运动中枢神经亢奋的时候,仍能够保持道德坚守,是我们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说明学生已经将道德品质内化于心。因此,研究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需要结合体育教学特征针对性开展。

关键词:体育教学 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一、道德教育中体育教学的独特性

1.开放性与直观性

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的道德教育模式,主要采用语言灌输的方式。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首先具备了身教大于言教的开放性。本身体育活动空间巨大,体育教师简短的道德教育内,在体育活动中马上可以体现,影响学生道德实践的环境因素(天气、场地、噪音)与个人因素双重作用下,学生道德实践随时随地在进行。因此,开放空间下的道德实践又具有直观性特征。由于疲累的体育活动使得学生情绪、情感发生巨大改变,此时若仍旧能够坚守道德,说明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不但成功而且内化于学生心中。[1]

2.动态性与实践性

高强度的体育教学身体练习,其过程的动态性,随时要求学生能够在情绪管理、道德遵守方面做出应对反应。艰苦的体育训练恰恰能够磨炼学生意志力,无论是运动中的疲劳感、酸痛感还是疼痛感等,都要求学生将道德意志贯穿在突破惧怕或者说恐惧意识的过程中。比如,400米限时跑,要求学生既要运用短跑智慧,采取适当的战略战术,同时要求学生不怕苦、累等,平时生活或外界环境所回避的东西。因此,学生实际行动中的道德观念认知与表现,在体育课堂中经常表现为中枢神经高度兴奋下的自制力,极端疲劳下的道德坚守等。[2]

3.交往性与社会性

体育教学中的沟通经常表现为双向甚至多向。因此,无论是老师与学生之间或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了现实体育课形成的即时社会圈子。这一微型社会中,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随时要表现出鼓励、坚持的美好品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更要表现出团结合作、乐观自信、相互尊重等美好品质。[3]

4.突发性与即时性

体育运动的危险无处不在,突发性的风险阻碍了很多人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因此,无论是成功与失败之后的宣泄还是兴奋状态下情绪释放,无一例外的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突发性和即时性特征的道德坚守与秉承表现机遇。当学生在一般状态下理性压抑情绪释放时,都能够表现的彬彬有礼,但当大脑运动中枢神经兴奋状态时,学生仍旧具有良好的道德操守,说明道德观念已经内化于心。比如一些学生为了所谓的荣誉或生理毁坏规则制度,就是典型的道德失范的现象,所以说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突发事件把握道德教育机遇,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精力。

二、我国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道德教育目标分析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道德教育目标的不同观点

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于身体健康目标和心理健康目标同时给出了:身心协调发展,乐观自信,实现社会适应等目标。对于体育教育的水平表现则给出了:区分勇敢和蛮干的区别,体验集体与个体活动的区别,善于合作、同情弱者、善于担当角色。

上述道德目标在新课改以后,以“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替代了传统的三大目标。我国一些教育专家在实践中提出了,新课改目标下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是否能够替代“思想品德教育”?这一问题。因此,新课改后的体育教育中的教学目标是否改善了传统体育教育中思想品德教育缺失的问题不言而喻。由此我们发现,虽然我们强调要在体育教育中融入道德教育,但实际的课改新目标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做法或说目标本身就不够完善。所以一些专家提出,单设体育教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也有一些观点认为:身心健康、社会适应、道德教育分属于不同体系,其目标和实施内容差异巨大,应该单独设立。以本文综合上述观点来看,当前信息社会的复杂性已经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复合型人才的特征。也就是说,体育教师必须具备道德教育的能力和手段,这是对当前体育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要求。所以,体育教育要承载道德教育,既要将课改前和课改后的不同道德教育目标独立实施,也要在加强教师素质的基础上,将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合而唯一,形成整体性的综合教育方法。

2.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与道德教育目标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相辅相成。当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对环境能够进行良好的适应,在开发自身潜能与心理健康水平适应性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兩者相结合与道德教育目标的关系形成了:心理健康包含智力因素与人格因素,因此思想品德包含在心理健康的范畴内。但体育教育的局限性阻碍了道德说理教育的发展,因此,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与道德教育目标形成了更加注重实践表现的关系。由此可见,社会适应正好和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特征吻合,因此,表现为将道德教育内化于心的学生在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其观点、态度、习惯、行为等是适应社会条件和要求的过程性表现。

三、当前我国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缺失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新课改三令五申,要求各个学下必须加强学生体育教育,并形成了具体的执行标准。但实际情况是:当体育锻炼挤占文化课学习时间时,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必须为文化让路。因此,学校的应试教育压力转嫁到教师身上就表现为通过各种手段变相缩短体育教育时间转而改为文化课教育。体育课不存在或者非常粗疏的情况下,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无从谈起,因此,现实压力下学校、家长、老师以及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对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更加不重视。

2.目标较为泛华

如前文所述,新课改目标下的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仅仅从概念中就很难权衡到底应该注重那种形式的道德教育目标。因此,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施伴随着教师的个人职业素养因人而异。为了实现道德教育目标,很多时候道德教育沦落成高调教育,从表面看囊括了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等,其实本质上只是名称教育、形式教育等,实际的情怀教育并不存在。泛华目标下的教育使得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出现了典型的虚无主义教育形式,既没有道德的指导性效果,也没有抽象目标具象化的教育展示,有等于无。

3.内容相对空洞

小学阶段已经开始为学生讲解共产主义,中学阶段开始讲解社会主义,至于真正的如何做人的道理,学生们进入大学才开始接触。从理想、情怀、道德素质等角度来看,这种教育方法属于本末倒置。因为内容上将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界限的模糊,使得意识形态教育在学生正确三观逐步养成的阶段替代了道德教育。虽然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目标的细化和分解出现问题时,教学目标的实现只能以考察学生记住了多少名词为目标,和真正教育的育人目标背道而驰。

4.方法比较简单

传统道德教育过程经常是单向式灌输教育,发展到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时,更多的表现为“教”,而非教育中的“育”。人本的育人目标转变为“唯理主义”,使得一般课堂的道德演化为灌输式教育时,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完成成为形式主义。由此演变的育人方法自然成为简单粗暴的灌输式、教条是教育模式。

四、体育教学中实施道德教育的策略

1.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

设立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目标原则是解决,怎样确定教育目标的问题和怎样表述道德教育目标的问题。衡量教学目标是否合理,关键要看预期道德教育结果与实际教育结果的差距,预期教育目标和教师调节者的适应性等。因此,当目标一经设定,教师在充分理解目标的基础上融入道德教育的核心与精髓,是对教师个人职业素养能力极大的考验。具体目标必须包含:竞争精神培养、规则意识培养、团队精神培养、责任感培养以及意志品质培养。道德性的培养目标必须具有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2.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体现方式

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体现方式必须能够有量化、细化的参考标准。比如爱国主义表现,可以在具体的竞技体育训练中展示,拥有对组织系统的信心才能促使个人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国家作为一个大的组织系统,团体竞技体育以小见大见证爱国主义是教育关键。再比如竞争意识培养。前人研究已经指出,适当的竞争是团队合作的润滑剂,过分的竞争则远没有合作带来的效益突出。因此,一定强度内的竞争要求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既有评价竞争参与,也有相互勉励合作的鼓励教育。

3.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实现方法

实现道德教育必须紧密结合体育运动的特征。比如跑步运动与训练,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过程中,就是要求和鼓励学生不断突破身体极限,突破个人最好成绩,从而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局面。在各类跑步运动中如何运用战略战术,依据体能状况进行个人最佳成绩的发挥,则是培养学生勇敢、冷静、果断与自信的关键。

4.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评价

道德教育目标的作用是通过观察和测量学生在体育运动运动中枢神经亢奋时所表现出的道德坚守现象,因此,设定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目标并不以量化指标为唯一衡量标准。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自评以及教师评价要综合运用,最后给出非道德标杆式的建议,以求获得学生更多认同。并以此为基础产生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万增奎.课堂道德教育的使命[J].新德育,2006.7.

[2]顧建亚.论道德教育在存在的问题[J].教育探索,2002.7.

[3]曹树真.关于学校道德教育重建的思考[J].教育研究与实践,2006.

猜你喜欢

道德品质道德教育体育教学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幼儿道德品质教育策略探究
在解决“道德冲突”中升华小学生道德品质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如何对幼儿开展道德教育
交往是青少年道德品质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简评杨鲜兰、彭菊花新著《交往与青少年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