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计算错误分析及应对措施

2018-06-29何万君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计算错误小学数学

何万君

摘 要:小学数学的学习中,计算是贯穿始终的,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但计算错误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时常发生。本文围绕小学生的计算错误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希望对学生的计算能力的提高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 小学 计算错误 分析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及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近两年,我一直带五年级,总听家长说自己孩子的计算问题怎么老出错?怎么才能改掉慌张的毛病?如何纠正在计算中出错呢?对此,我以我们班级孩子为例,对他们的出错进行了分析,出错原因如下:

一、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事物缺乏整体性,注意力集中时

间短

由于小学生年龄的特点,他们在观察试题中抽象的数字及运算符号时,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不能看出他们之间的联系。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因此,常发生抄错数字,写错符号以及漏写数字等所谓的粗心错误。例如,有的学生在列竖式计算及结果是正确的,可写到横式上时却抄错了;还有的同学纯粹在列竖式时就抄错了数字。

二、方法错误

方法错误是指在计算过程中因方法不对而产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

1.算理不清

法则是学生思维的基本形式,又是学生进行计算的重要依据。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计算法则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例如:72-28=54。原因分析:学生对退位减法算理不清,不明白个位不够减应从十位退一当十再加上个位上的数,然后再减,所以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直接用减数来减被减数。

2.对添括号和去括号算理不明确

例如:93.52-(33.52-14.35=93.52-33.52-14.35=45.65。原因分析:学生在去小括号时没有减变加,不理解已知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差,等于用这个数先减去第一个数,再加上第二个数的算理。

3.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错误

例如:(0.8+0.4)×1.25=0.8×1.25+0.4。原因分析: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不透彻,运用有误,没有掌握好计算方法。

三、感知不明确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是比较笼统和模糊的,往往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感知的印象缺乏整体特征,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出现感知错误。如,有的学生把23看作32,把“+”看成“÷”。

四、不良的学习习惯,态度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保证计算正确的重要条件。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认真的书写习惯,审题习惯,检查习惯,检验习惯。正是由于学生的这些习惯没有完全养成,所以容易造成计算出错。

那么,针对学生计算容易出错,该如何做呢?

1.要重视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平时,教师就要要求学生在计算时,从审题、计算到书写,一气呵成,中途不东张西望,左顾右盼。加强一直的锻炼,教育学生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速度与准确率兼行。根据学生的“好胜”心强这一特点,还可以选择作业典型,提出口头表扬或书面表扬,让学生仿效,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

2.要加强概念及法则的理解与识记

概念的不理解,法则的不熟练直接导致计算存在很大问题。这是掌握好计算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打好基础,计算能力才有质的飞跃。首先加强对计算法则的深刻理解,在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教学法则的时候,为了使学生记忆深刻,可以将某些法则变成顺口溜,儿歌等形式。这样有助于学生加强记忆,运用起来也更方便。如,小数乘法顺口溜:小数乘法不算难,先按整数来计算;接着数数小数位,最后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顺口溜:小数除法不算难,先“一看”再“二移”;再按整数来计算,最后计算要细心!

3.注重首次新知识的感知

首次感知新知识时,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深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清除。因此,数学试题计算时,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让学生动手、动脑、动眼、动口,促进多种感官的协同参与和认知。其中,对教学中学生容易忽略的环节,应作出必要的突出,如在板书中显示,语言强调,或采用反例,可以专项训练,或对比辨析,以保证在开始时就形成鲜明的印象,尽量减少失误。

4.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自觉检查、随时验算的好习惯。可以从一下几方面入手帮助:1、仔细审题的习惯。教育我们的学生拿到题目后认真审题,看清题目的要求,想明白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然后再动笔计算。2、细心检查的习惯。要求学生从题目入手,一步一步的检查,先检查运算符号,再检查数字是否抄错、搬错,再进行认真的验算,看结果是否一致,達到检查的目的。也可以不看自己的计算过程,重新把题再做一遍,来查找问题。3、认真书写的习惯。教师要教育学生凡是作业即使是打草稿,都要写得干净整洁,这样,既能使作业本美观,也能使自己在做题时看清题目,避免错误的发生。

5.重视错例分析,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教师在平时批改作业中,将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分类记载下来。从中发现共性错误并找出典型错例,便于教学中“对症下药”,特别是找出算理不清、法则模糊、方法不对的典型错例,组织学生剖析根源,找出“病因”,然后再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定数量的练习,有目的地进行“治疗”。教师准备一本记录本,每次批作业后,把学生出现的各种典型错误记录下来,并从教师、学生两个方面分析原因,不仅要分析错误原因和种类,还要分析各种错误现象所占的比例,提出解决办法。每次记录抓住要点,既可以解决问题,也可以为以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学生也准备一本错题本,要求学生进行“错误整理”,把自己作业本、练习册、试卷里的错误及时记录在错题本里,用简单的话写出错误的原因,并及时订正、归类整理,这样长期坚持学生的计算准确性会大大提高。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比较漫长、耐心细致的过程,也是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只要我们坚持以课堂为主阵地开展计算教学活动,在教学中从细处入手,正确引导,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个学生的数学之光。

猜你喜欢

计算错误小学数学
量子计算错误识别能力提升十倍
规避计算错误 提升数学素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
“循规蹈矩”,自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