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018-06-29王金凤
王金凤
摘 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扫清阅读时的字、词障碍,查找资料对所学课文时代背景有全面了解,通过阅读批示理清文章条理,找出疑难问题。二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探索语言文字的内涵,通过反复阅读,揣摩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悟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关键词:语文课堂 阅读教学 主导作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阅读应当是学生自主获得知识感悟,接受实践阅读的过程,教师给予的是指导,在阅读中接受情感的教育,思想的升华,获得真实性的阅读感悟,才是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如何去充分发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兴趣导入,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前,加强课前导入,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课堂,加深对课堂学习主题的了解。尤其是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时,可以启发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同时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迅速进入课堂角色,积极投身学习情境。巧妙地加以引导(图片、问题、影音片断),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在教学《草原》一文时,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多媒体,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在学生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利用课件展示辽阔无边的草原景象,让学生在歌声与图片的熏陶中,感受草原之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让学生在观看完课件之后,有感而发。在感受了草原之美以后,教师巧妙导入,抓住学生的兴趣,进行提问,谁看过草原,你脑海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作家老舍先生又是怎么描绘我们美丽的大草原呢?通过开篇设疑的教学方式,能够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好奇心,在学生带着好奇心去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阅读之后,进行提问,你们读到了什么,这样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阅读中获得知识。
二、指导质疑,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提问式教学活动是依托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来实现的,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提问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主体为教学设计主线,让学生在实际课堂中,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動之中,让学生将思维中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的问题,进行提问。因为具有疑惑的部分,学生才会产生想要探索的冲动,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疑问探究中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引导要讲究艺术性。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还可以设置任务,让学生自主组织教学互动,参与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前让学生先进行预习,熟悉课文内容,制定计划,让学生亲身体会课文中的角色的特点,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五名同学分别扮演课文中的重要任务,其余的同学充当旁观者,五名同学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表演,整整一堂课下来,效果非常好,关键人物的性格特点显而易见,并且五个人物扮演者对课文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且拓展了不少的课外知识,给其余同学带来了知识的累积,这样不仅调动了全班同学的积极性,而且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地环境下就将课文熟练掌握,并且了解了情节脉络,故事背景。像这种有故事内容的课文,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开发,想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所以,教师依据教材课文内容的不同,可以设定多种情景,让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学会自主探究,因此,自主学习从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始。
三、开展讨论活动,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将自我思想和想法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修正,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培育学生疑问能力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不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巧妙地借助问题,例如“人类如果失去了联想,将会变得怎样?”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开始讨论,展开充分的联想,思维得到进一步发散。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他们边读边想,边读边悟,这时他们就产生一种独特的感受,并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表达出来。这时,让学生以各种形式参与讨论,或分小组,或同学互议,或自由组合,他们会各抒己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进行充分的表达。但是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讨论的过程中时,要及时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充分认识学生所想,悟学生所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讨论在展开联想的同时不偏离主题,在自由讨论的过程中获得真实性的体验,从而得到语文知识教育,获取知识能力,进一步提升语文素养。
四、启发想象,增强思维的创新能力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就要给予学生空间和时间,能够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学生的思维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创新,获取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1.应用优美语言,诱发小学生的想象
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加强引导,在阅读到某些优美以及作者思想感情丰富的地方,教师可以让学生由课文内容展开充分的想象,作者是在什么情景下,描绘出的这样一幅景色,以及作者通过这段景色的描写,想要表达什么内容。在学生阅读时,教导学生对课文加强了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通过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学生能够获取语言知识积累,在语文写作中可以加以运用。例如《草原》中写道:“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让学生学会这种写作手法,对于这种优美的语句,可以让学生进行积累,摘抄,甚至记忆,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展开联想,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
2.生动朗读课文,唤起学生的想象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想象的过程中,一定要善于应用一些生动、形象的语言,让学生能够将想象力展现出来,同时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能够快速地融入其中,在教师描绘画面时,能够身临其境。教师的语言如果不够生动、形象,就难以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学生就不能感同身受。如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可以通过听录音,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而去体会文中所抒发的中朝两国人民同生死共患难,亲如一家人的主题思想。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还调动了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不断涌现。
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学生才能更好地挖掘课文深厚的内涵,使学生乐于学,学生的自主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