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东南亚国家语言禁忌调查研究
2018-06-29乐韵金桂桃
乐韵 金桂桃
内容摘要:本文主要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称“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的语言禁忌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法和文献法等方法总结了截止到2017年加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国家的语言禁忌。本文以将语言禁忌划分为姓名与称谓、生理与两性、宗教历史、詈语、个人隐私、数字、社会礼俗这七个方面,并总结出了部分地区性规律。本研究将重点放在探讨东南亚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禁忌,旨在增进中国同这个国家群体的了解,减少交流误区,提高中外交流效率。
关键词:语言禁忌 一带一路 东南亚
语言禁忌是一个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中提到:“塔布(taboo)即意指某种含有被限制或禁止而不可触摸等性质的东西的存在。”我们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的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禁忌问题进行考察和分析。本文讨论的语言禁忌即是指,语言方面具有被限制或者被禁止而不可触及性质的存在。因其本身的负面性,一旦触及,会大大影响交际效率与交际效果。
我们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就交往中常出现的语言禁忌话题设计了调查问卷,在湖北四所高校(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内,开展问卷调查或者直接访谈调研。结合陈好(2016)、吴婉仪(2014)的分类方法和现实调查结果,将语言禁忌划分为以下八个方面。下面是调研结果与分析。
一.姓名与称谓语言禁忌
东南亚国家在姓名与称谓方面存在共同特征。东南亚人忌讳对父亲直呼其名或者仅用姓氏称呼。对于其他年龄稍长但较父辈年轻的人,东南亚地区忌讳直呼其名,大多以哥哥、姐姐等亲缘关系相称。在越南,称呼和自己年龄相仿的人,忌讳使用大哥、大姐、先生、小姐等称谓,而应当使用二姐、二哥来称呼对方。在印尼,忌讳对第一次见面的长辈直呼其名;且忌讳称呼已婚女性为某某的夫人(某某是其丈夫的名字),因为这种称呼方式将女性置于丈夫的附属地位,欠妥当。在缅甸则不能对同事直呼其名。在马来西亚,凡是教师、医生、律师等受人尊敬的职业,都不能对其直呼其名。
东南亚对长辈的称谓规则和中国的情况相类似。但是在中國,对于同龄人称呼的禁忌较少,称呼方法也更多样,不会局限于用兄弟姊妹相称。
二.生理与两性语言禁忌
泰国人在排泄、疾病(特别是癌症、艾滋病等无法治愈的疾病)等方面存在避讳,一般不会公开讨论,如果必须提及,会使用委婉或者幽默的方式。如将癌症称为“治不好的病”。在越南也忌讳直接提及“老病死”,需要用委婉的方式代称。马来西亚人和印度尼西亚人忌讳直接说“他死了”,而用“他去世了”或“他牺牲了”之类的表达。印尼和老挝对于女性例假没有语言禁忌,特别是年轻人往往直接说出有关月经的话题。在本次调查中,除越南受访者外,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东南亚,直接提及女性例假并非语言禁忌。
泰国、柬埔寨、缅甸和印尼人认为,性话题属于个人隐私,忌讳与关系不够密切者提起。另外,在印尼,忌讳直接谈及女性破处。在越南人的习俗中,男人忌直接邀请女性一同过夜;也忌讳对普通朋友说“我爱你”。大部分受访者表示,在自己的国家,女性破处的话题是语言禁忌。
当谈及与自己亲近的人的死亡时,东南亚地区忌讳直接说“他死了”、“他老死了”,因为人们总希望亲近的人更加长寿。这一点和中国传统观念类似。而在女性月经话题上,中国比东南亚国家更加保守,年轻女性一般用含混或者幽默的词汇,将月经称为“那个”或者“大姨妈”,并尽可能避免公开谈及此事。东南亚地区大部分人对于性持保守态度,不仅忌讳和不熟悉的人谈起性话题,也会在必要提到性行为时委婉地称为“做爱”(Make love)。但是中国,特别是年轻群体,认为“做爱”本身已经相当直白,他们更倾向于将性行为更加委婉或者戏谑地称为“打炮”。而不论中外,对于破处的话题,都是语言禁忌之一,一般不会谈起。
三.社会礼俗的语言禁忌
在重要的节日中,东南亚地区普遍忌讳谈论死亡和霉运。在越南,春节忌说不吉利的话,孩子们收到红包时不能抱怨钱不够多,去别人家拜年忌谈“死”、“疾病”等话题,也不能对孩子说衣服太旧。缅甸在其重要节日中忌讳谈论霉运和鬼怪。
在较为隆重的场合比如婚礼上,根据越南的习俗,应该避免说“离开”、“分别”一类的词汇,忌说新娘丑陋,或新娘结婚前不贞洁。忌讳在他人生日时说今年运气不好,也不能说生日蛋糕不好。
用餐时,忌讳在越南人的餐桌上谈论厕所等听上去不洁净的事物,或者抱怨饭菜不够丰盛可口。在越南还忌讳直接指出别人错了,因为这样使人难堪。与越南男性交往时,不能询问对方是否吸毒,或询问他的性取向,也忌讳说对方像女性,没有男子气概。忌讳对越南的家庭教师说学费太贵。而教师忌讳指责学生太笨或者没教养。如果教师经常说“不知道”就会被认为无能,因此教师忌讳常说“不知道”。大夫不能直接说出病人的病无法治好。
越南和在缅甸,人们忌讳和不熟悉的人谈论政治,泰国的国王及皇室、婚姻、政治的话题属于敏感话题,一般不会被公开讨论。
这些都和中国的语言禁忌有类似之处。
四.宗教与历史语言禁忌
东南亚各国在宗教领域都存在语言禁忌。在泰国,普通人忌讳对僧人说“给”、“请僧人”而需要用特殊的敬语,例如“敬献”、“延请僧人”。且泰国人相信人死后会变成“鬼”,可以带来福气或是祸患,因此在交谈中一般避免提起已经故去的人。在泰国文化中,人们相信说什么样的话就会带来什么样的运气,因此忌讳说他人坏话,或不吉利的话。除此之外,东南亚国家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不会提到本宗教的神。泰国的历史决定了王室在国内有很高的地位,普通人不能使用一般的词汇形容王室,而应该用特殊的“王语”,例如,“教训”一词在王语中称为“圣训”或者“王训”。当涉及到本国历史上不光彩的事件时,印度尼西亚人忌讳直接说,而会用“不好的”一词来指代这一事件。
相比东南亚地区,中国的宗教观念更加淡薄,受访者日常口语中很少提及神。但是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不论中外都不可以说对于神不敬的话。在对于历史上不光彩事件的描述中,中国和东南亚各国都会用不确切或者用缩略语带过的方式避讳。
五.詈语语言禁忌
詈语方面,在越南,不能骂小孩子是小鬼或者骂孩子时说“天要打你”。在泰国,忌讳骂别人愚蠢、人品卑劣,也不能说人像动物一样,或者攻击别人外貌有缺陷。在詈语中如果出现了咒骂先祖的词汇也是莫大的冒犯。印度尼西亚忌讳在骂人时使用带有生殖器的词汇、宗教相关的词汇(尤其是对于伊斯兰教的信徒)。
在与东南亚的的人的访谈中发现,由于伊斯兰教教义禁止信徒骂人,几乎所有信仰伊斯兰教的受访者都强调,忌讳一切詈语。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群来说,带有和宗教有关的詈语是一大忌讳。在中国,最常见的詈语一般和侮辱对方的亲人有关,特别是母亲。此外,称对方为狗、猪等等家畜,辱骂关于性行为的词汇也经常出现在汉语的詈语中。
六.个人隐私语言禁忌
个人隐私方面,与越南女性交往不能询问体重、属相、年龄、小名(因为小名大多数都故意起得很难听)、打胎和男朋友的情况,也忌讳对其外貌负面评价。如果是与不熟悉的人聊天,年龄和收入也不应该被提起。如果与老师交谈,忌讳问老师学历。不可问出家人出家的理由或者出家人的家庭状况。在越南忌讳刺探商业秘密,且开业时不能提及破产等方面和开业相违背的不吉利的话。在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年龄也是较为敏感的话题,忌讳和不熟悉的人提起和年龄有关的话题,这种情况在女性中尤为普遍。在缅甸和孟加拉国,女性一般很忌讳提起年龄、收入、体重、妊娠等话题。不论是在中国还是东南亚国家,个人隐私都越来越受到重视。多数中国的受访者表示,凡是可能引起人不适的问题,都可能被视为个人隐私。
七.数字与日期语言禁忌
在数字方面,来自东南亚的受访者并未表现出特别的好恶,但在东南亚的华人聚居的区域,排斥数字“四”(谐音“死”)。而喜爱数字“六”和“八”(包含着“顺”和“发”的意味)。而在泰语中,“0”的发音类似于“失去了”,而成为忌讳。月份上,部分东南亚人忌讳七月,原因是七月被认为是鬼月,因而遭到忌讳。
中国人对于数字的忌讳集中在与“四”有关的数字上(同样因为谐音“死”),514谐音“我要死”而不受欢迎。另外数字“七”也遭到一定的忌讳,部分受访者表示因为七与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家乡良辰吉日不挑七、十七等数字,在中国民间也存在七月是“鬼月”的说法。
八.结语
语言禁忌是交流中绕不开的话题,其内容分散、牵涉甚广,一旦触及就很容易导致交际失败。以上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禁忌研究”中东南亚国家的语言禁忌列举与分析,供跨文化交际参考。由于可供研究的样本有限,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歡迎指正。
参考文献
[1] 弗洛伊德.图腾与禁忌[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2] 卢氏琼然(THI HUYNH NHIEN,LU),李柏令.汉越语言禁忌的异同及其根源初探[J].现代语文.2014,(01)
[3] 卢氏琼然.汉越语言禁忌对比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4
[4] 陈好.中泰禁忌语对比研究[D],2016.
[5] 吴婉仪.跨文化交际视野中汉泰语言禁忌研究[D],2014.
[6] 李红华,王凤娇.泰汉语言禁忌对比研究[J].大众文艺.2012,(03)
基金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语言禁忌研究”(项目号:20171049719002)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金桂桃教授的细致指导,在此谨表谢意。
(作者介绍:乐韵,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学生;金桂桃,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