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年轻图书馆人的传承与创新

2018-06-29刘勇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继承创新

刘勇

内容摘要: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老一辈图书馆人的积累、奉献,他们留下了许多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需要新一代的图书馆人传承。新一代图书馆人必须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同时,敢于创新,用探索、研究、发现新的方式,来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传统 图书馆精神 图书馆人 继承 创新

什么是传承,传就是传递、传授的意思。承就是托着、接着,也就是继承的意思。传承,泛指对某某学问、技艺、教义等,在师徒间的传授和继承的过程。图书馆是几千年历史发展的一种文化产物,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图书馆的构成离不开图书馆建筑,离不开图书馆文化,离不开图书馆资源,离不开图书馆系统,更离不开图书馆人,离不开图书馆精神。在这上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有许多珍贵的东西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来,才有了今天图书馆的辉煌。每个图书馆发展到今天的现代化图书馆都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得来的。所以,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宝贵的财富,这些财富不仅有物质上的财富,也有精神上的财富,这些财富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图书馆人传承下去,特别是现代的年輕一代的图书馆人传承下去。

我们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是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老图书馆,也是有着湖北省图书馆排名第三的优秀图书馆,从传统到现代,从重藏到重用,从小楼到大厦,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努力,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图书馆人的心血。笔者在图书馆工作了三十多年,见证了图书馆的发展,体会到了图书馆的进步,当然最忘不了的是图书馆的人,特别是老一辈的图书馆人。这里面有各式各样的人,专业的人、平凡的人、有趣的人,下面讲三个人的故事。

一.专业之人

孙公望是四十年前的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的馆长,那是一个纯真的年代,学校的教工纯真,学生也纯真。当时孙公望馆长亲自给新进校的学生上入馆教育课,他从一本图书馆的特藏书讲起,讲书的历史、书的价值、书的作者、书的独特,让当时的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学生在孙馆长的脸上读出了书香,看到了古人,品到了知识的魔力,于是激发了好奇,充满了渴望,对知识的渴望,当时图书馆每天开门时,都是学生排着长队入馆,入馆的学生全部都是在认真的看书,每张阅览桌上都是认真看书做笔记的人,每个书架边也是全神贯注在读书学生。他们说起当年读书,说:那时我们是一排一排地读,一架一架地读,到馆的新书、新刊、新报,只要跟自己专业有关的,几乎全部阅览过了。这些学生如今已是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但他们说起华中师范大学,说起图书馆都会谈起当年把他们带入书香的孙馆长。孙馆长后来在文献学、目录学等专业上也做出了许多的成就,1988年第四期的《情报学刊》上就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孙馆长编的一本工具书,《唐宋名诗索引》,介绍说这本书是一本多途径检索、方便简单、极具文学参考价值、索引设计富有新意的工具书。这在当时没有电脑,不能上网的年代,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所以,孙馆长是那个年代的图书情报专家。

二.平凡之人

李光楠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图书馆人,但其实他不是一个普通人,用现在的时髦的话说他就是一个官二代。他的叔叔是我们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李立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之一,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秘书长、宣传部长,全国人民防空委员会秘书长,全国总工会副主席。李光楠的爸爸是原黄埔军校的教务长,后来当了湖北省的副省长。李光楠老师的家在水果湖里的独栋别墅里。就这样一个官二代,在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工作了一辈子,而且是一位普普通通图书馆员,别说他没有当过馆长,就是部门主任,业务小组长也没有当过,但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馆员,却给同事、读者留下了不平凡的印象。我跟他同事时,他是样本书库的工作人员,还兼管着特藏书库,李老师身上挂着特藏书库的近半斤重的一大串钥匙,每天拿着读者填写的索书单,快步地在样本书库里进进出出,经常走得额头冒汗,那时是没有记步器,要是有,他每天都会超过一万步,那时书库都是闭架的,书都是靠工作人员进去找出来的,当然书库里总是有错架找不到书的时候,这个时候其他的工作人员只要交给李光楠老师,他都能找出来,有的读者不知道书名,只要说出内容他也能找出需要的书,问古籍、特藏的资源,没有他不知道的,我们都称他是图书馆的活字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图书馆的书库里工作到退休,而且一直来都是从省委骑自行车来上班,风雨无阻,在1998年的大洪水的那个夏天,李光楠老师是推着自行车从齐腰的水里淌着水来上班的。老来时他就像一个普通的小老头在图书馆的书库里跑出跑进,为读者找书。但,现在的一些老教授、老职工,只要说起李光楠老师,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

三.有趣之人

甘新民,也是一位图书馆的退休员工,在平淡的图书馆工作中一直干到退休,但他给读者留下了不平淡、有趣的印象。现在已在华中师范大学当了博导的一批人,当时在华师读书时,就对甘老师印象特别深,说当时过刊书库里,甘老师又高又瘦的个子穿着深蓝色的大褂,在书库里一下子飘进去又飘出来,这个书库存放着过去几十年的期刊或者报纸的合订本,他能一下子就为你找到,前台本来有好几个工作人员,但读者就是喜欢让甘老师去找,因为他太快太准了,不浪费时间,而且他操一口标准的北京话,很让读者喜欢。后来甘老师在古籍书库工作,平时跟读者的关系也特别好,因为这个书库基本上都是一些固定的老师和研究生,来的时间也相对固定,甘老师除了帮他们找到所需要的文献,一有空就在工作台上写字画画,许多的读者还专门来跟他讨论书法艺术,大多时间人们都能看到,一个高个子图书馆员,弯着腰,拿着一只大毛笔,蘸着清水在水磨石的地上写毛笔字的形象,他的毛笔字行云流水般,后面写前面干,一遍又一遍地,来来回回,在书库里就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多少年过去了,读者都会说起甘老师这个有趣的图书馆人。

如今的图书馆完全是一个智能化的图书馆,外观上漂亮高大,里面也是舒适现代,借书还书全部由机器来完成,大开间全开放,再不需要图书馆员手拿索书单一个个书库,一排排书架地去找书了,所需要的文献信息在检索机上一搜,就能知道在哪里,然后自己可以进到书库里慢慢查慢慢看。现在的图书馆冬暖夏凉,中央空调,图书馆员可以穿得漂亮整洁的衣服来上班,再不用过去那样灰头土脸了,条件不一样了,环境不一样了,服务方式也不一样了,但为读者服务的宗旨没变。要变的只是工作方式和方法。现代的年轻图书馆员都是高学历高文凭的一代人,他们在知识结构和现代技术掌握上远远超过老一代的图书馆员,但在图书馆工作中仅有这些还是不够的,在图书馆工作,他们应该利用自己的优势,把图书馆工作做得更好更新。这就需要新一代的图书馆员在传承老一代图书馆员的精神上有所创新。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现代新时期的智能化的图书馆需要新一代的图书馆人,需要他们的探索、研究、改进图书馆的工作,也就是创新,创新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有好奇心,好奇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如果一个图书馆员仅仅会排架、上书,在电脑上借书、还书,上班就按部就班地来来去去,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作为现代的图书馆员应在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对图书馆每个工作环节充满好奇心理,对每个层次的读者密切关注,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从读者阅读量上来分析读者阅读兴趣,从学校学科发展来研究文献资源建设,从读者咨询上来讨论服务方式等,这样的一些好奇就能促进工作的创新。

第二要充满兴趣,兴趣是创新思维的营养。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图书馆员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对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思考、探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员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在图书馆工作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也才能在图书馆工作中出新的成果。

第三要敢于质疑,只有質疑了才会产生创新行为的举措。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新一代的图书馆所面临的是现代化的图书馆,不仅有科学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还有固定的服务模式,如果在这样的环境里,上班下班,完成领导所布置的工作,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要有所进步有所创新,就要不断质疑现有的规则和方法,只有质疑了,你才会产生新的观念和新的模式,这样才能在图书馆服务中有创新成果。

第四要深入探索,只有探索了才会创新学习的方法。创新就是要打破常规,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来进行,那么就要深入探索不断学习。年轻的图书馆员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新知识,不搞烦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握知识的整个体系,从而激发自己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从而产生出创新思考获取新方法。

总之新时代的图书馆工作,必须把传承和创新置于重要地位,老一辈图书馆人的积累的优秀的理念和方法要继承,新时代需要新理念新方式新模式,也需要新一代的图书馆人创新,需要向现实贴近,向思想创新发展,既要充分地、学术地掌握前人的思想理论,也要在批判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立新知,以推动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满足现代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需要。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图书馆)

猜你喜欢

继承创新
浅谈杜审言、杜甫的祖孙关系:推崇、继承、发展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论电影《暮光之城》的哥特文化
评析张学英诉蒋伦芳遗产继承案
气象科技史研究领域又一重要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