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课堂高效教学方法探讨
2018-06-29许磊
摘要:中学阶段的生物学科可对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生命意识进行培养,故对于教师而言,需尽可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在此,教师可尝试将多种教学模式应用其中,以此使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深入、全面的了解。基于此,文章对中学生物课堂高效教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生物学科;高效课堂;新课程改革;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技术
一、 前言
构建出高效中学生物教学课堂,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新课程改革标准下每个教师所追寻的首要目标。因此,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需结合课程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探索热情,从而不断提升其生物综合素养。
二、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在当前的中学生物教学课堂中,常以教师口述为主,学生的学习过程十分被动,很少能够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长时间的死记硬背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逐渐消失殆尽。课上,常无法主动、积极的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如此直接导致了学生学习效果差的问题。
其次,目前,很多中学生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科问题,如过分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忽视了对生物、化学等副科的学习。院校的课程设置也存在较大缺陷,如常将生物课、化学课等挪用给主科。在此情况下,学生对生物学科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课堂学习中常敷衍了事,且教师的重视程度也比较低。
最后,教学评价模式单一也是当前的中学生物教学中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不管是课堂评价还是期末评价,教师均以学生的实际成绩为主,很少或者基本不会关注其日常表現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综合能力。如此缺乏全面性和客观性的评价模式,常使学生遭受严重打击,进而失去了对该学科知识的探索热情。
三、 中学生物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模式
1. 借助多媒体技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
在当前的信息化社会中,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可将该技术引入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以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师的引导性,从而真正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反馈机制。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实践中。
例如,在学习“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细胞分裂的整个过程。另外,教师还可借助板画,为学生展示细胞分裂各个阶段的图像,若现实条件允许,教师还可让学生参与到绘画过程中。由于这一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和复杂,故若仅凭教师的讲解,则不仅会使学生感到鼓噪、乏味,同时还会增加其了解和记忆难度。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使整个教学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尊重了其课堂主体地位,更加有助于有效性课堂的形成。
2. 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
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设,不仅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更加有助于培养其实践能力,发挥其无限的想象力。很多情况下,课上教学均难以满足学生实际的学习需求,且还会限制其创造力的有效发挥。故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定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真正的走出课堂,走入真正的大自然,以此弥补课堂教学的缺陷和不足。
中学生自控能力较差,且不喜欢受到约束和管制,长时间的课堂学习,早已使其失去兴趣,甚至还会感到疲劳和力不从心。因此,在学习废水排放、统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组织学生开展一次“城市废水调查”的实践活动,并要求学生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上交一份完整的调查报告。通过该教学模式的实施,很多学生均表现出异常的兴奋和激动,不仅可对其写作和语言组织能力进行培养,同时也锻炼了其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并可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懂得节约用水。另外,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可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进行,如可成立“兴趣小组”,专门研究某一生物原理,并允许其进行走访。实践证明,这种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实际需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3.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需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引导其进行自主探究。只有在公开、公正、民主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这里所说的“自主”并非放任自流,而是要在特定的范围内实现开放化,如此也对教师的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其要逐渐从以往的知识传授者变身引导者和组织者。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对学生提出的新奇想法加以鼓励和赞扬,以此拉近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不应过多的指责和批评,而是要通过委婉的方式去告知,以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也可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信任感,更加有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为学生生物综合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中学生物教学中仍存在较多问题。为扭转该现状,要求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引入全新的教学观念,并要善于应用各种新技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此为高效教学课堂的营造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崔岩.新课程下提高中学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35(7):68-69.
[2]尹明华.CBL教学模式及其在中学生物教学论中的应用研究[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4,31(3):89-93.
作者简介:许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侯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