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学为例:谈高三政治备考教学的策略
2018-06-29李兢
摘要:提高复习实效性,是高三教学的中心环节,遵循认识规律,以“大处着眼”为前提,以“小处着手”为关键,宏观上把握教材的有序性和完整性,微观上搞活和突破考点,用最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考任务,从而提高备考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宏观包围,微观搞活”
任何事物都带有同类事物的普遍性和自身的特殊性。各中学的高考备考策略亦是如此。“各施各法,关键得法”是很有道理的。本人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备考策略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一、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基于几点考虑
(一) 知识的完整性和有序性。教材编写是一门科学,教材知识体系是非常严密和完整的,离开知识的完整性和有序性,很难真正把握教材。
(二) 记得一位老师在谈复习策略时说过“用一根绳子将零散的考点串起来,用一个箩筐将考点装起来。”我校的校长也说过“顺藤摸瓜”“提纲挈领”的政治学习法。两人的经验之谈是我提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理论来源。
(三) 实践出真知,复习策略是否有效,关键是实践的检验。教师与学生的不同之处是:学生复习备考只有一次,很难形成科学的策略,但教师备考有很多次,应该可以形成真理性的认识。过去,我们的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把握知识内部联系的思维;复习没有完整的计划,“猪八戒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如果没有“大处着眼”,恐怕高考前也没能将知识完整地复习一遍。
(四) 符合我校学生“起点低,困难大,投入不足”的特点。“起点低”,即生源起点低,属于连城县二类生源组学校;“困难大,投入不足”是指本届文科生,不仅基础薄弱,而且能用在政治复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文科班学生把大量时间投入到学习英语和数学,我基本不指望同学在课后能看政治,练习、作业往往在堂上完成。
二、 “大处着眼”是前提
我们都得承认,教材是完整的知识体系,必须遵循“从整体到局部,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深入”的认识规律来指导我们的教学。
“大处着眼”,是指将教材的完整性放在首位,胸中有教材,脑中有考纲,切忌“身在教材中,云深不知处”。
以哲学为例:
第一层,从整体上明确哲学的主要构成。列表如下: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心主义认识论
唯物主义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历史观
唯心主义历史观
第二层,掌握每个板块的构成。列表如下:
唯物主义
物质观、意识观
唯物主义认识论
实践观、真理观
唯物主义辩证法
联系观、发展观、矛盾观、辩证否定观
唯物主义历史观
社会观、人生价值观
第三层,掌握每个板块的考点。如下表:
板块
考点
物质观
世界是物質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知的
发展观
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的趋势、发展的状态
遵循“先整体,后部分;先抽象,后具体,先简单后深入,化繁就简”的原则,从第一层开始,层层推进。课前让学生构建知识结构,课堂让学生修正知识结构,课后让学生默写结构。这个做法我们叫作“默默无闻”。“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坚持下去,将基本功扎实了,成绩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 “小处着手”是关键
“小处着手”强调搞活、搞透关键考点。
何谓“搞透考点”呢?我的看法是:在认识上,掌握该考点的特殊性,即知识的区分。比如:联系的客观性与普遍性的区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区分等。在运用上,能够举出恰当的例子。如:在理解“矛盾的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前提”时,学生能举出诸如“不打不相识”的例子。在书写表达上,忠于教材,忠于原话,注重完整性和规范性。我一向强调“世界观+方法论+材料”的格式。如:“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材料中……体现这一点”。
如何搞透考点?一般认为靠“背”靠“默”,又称“背多分”,这些方法对我校学生也很有效的,问题在于如何背,是有逻辑的背还是混乱的背。我的策略是“大处着眼,宏观包围;小处着手,微观搞活”。
例以上两题,如果学生搞活了“发展观”这一考点,从“发展的普遍性、发展的实质、发展状态、发展趋势”四个角度包围,可以拿满分。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是辩证统一的。“大处着眼”是前提和基础,“小处着手”是深化和发展;“大处着眼”强调知识的广度,“小处着手”,强调知识的深度。没有“大处着眼”,考点就会混乱、出现知识盲点;没有“小处着手”,解答主观题时就会丢分,甚至无话可说。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强调“大处着眼,宏观包围”,拿基础分;对于尖子生,则要求“小处着手,微观搞活”,主观题拿高分。
四、 两点体会
(一) 教师对自己的复习方法要有信心。现在是信息社会,各校的策略相互交流,学生也面对着不同的策略选择。这种情况下,老师一旦认定自己的复习理念,就要坚持。“信其道,听其言”,学生的动力往往源于老师对自己复习策略的自信。
(二) 要形成一套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理念相配套的做法。
1. 预习。复习课的前提是学生对教材有一定的熟悉,学生自己预习,理清结构,化繁就简。
2. 做作业。评价标准是又简单又全面又深刻,做得好的案例实物投影出来让大家借鉴。
3. 课后小测。用填空题的形式考查结构,如果不过关则课后补默。
4. 考前热身。考前让学生默写一遍,尖子生口述一遍。
5. 在讲评试卷的时间,我们要求学生标明每一道题考查了哪个知识板块的哪一个考点。
参考文献:
[1]广州市2009年“一模”政治试题.2009.
[2]广东省2010年高考文综合试题.
[3]高中思想政治教材.
作者简介:李兢,福建省龙岩市,连城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