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儿培养箱技术专利情报分析

2018-06-29高伟邵思蜜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8年19期
关键词:专利分析

高伟 邵思蜜

摘 要:婴儿培养箱是一种儿科常用的护理设备和治疗设备,也是一种使用风险极高的医疗设备。利用万象云专利检索平台以及Derwent Data Analyzer (DDA)专利分析工具,从区域分布、发展态势、申请人分布、技术领域、核心专利、法律状态以及中国的专利等角度对婴儿培养箱相关技术专利情报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领域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主要申请人是德国的德尔格医疗公司、美国的通用电气医疗公司和日本的阿童木医疗公司,大多数核心专利集中在少数申请人手中。我国近十年在该领域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已经成为年申请量最多的国家,国内主要的专利申请人是宁波戴维公司和深圳科曼公司。

关键词:婴儿培养箱;专利分析;Derwent Data Analyzer;万象云;情报分析

中图分类号:G3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19-0024-04

Abstract: Infant incubator is a common nursing equipment and treatment equipment used in pediatrics, and it is also a kind of medical equipment with high risk. Using the Vientiane Cloud patent retrieval platform and the Derwent Data Analyzer (DDA) patent analysis too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formation of the infant incubator related technology patent from the regional distributi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the applicant distribution, the technical field, the core patent, the legal status and the Chinese pat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tents in the field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China, Japan and Germany. The main applicants are Dr?ger Medical Systems, Inc. of Germany, General Electric Medical System Co., Ltd.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Astro Boy Medical Co. of Japan. Most core patents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hands of a small number of applicants. In the past ten years, the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in this field has been greatly increased in China, which has become the country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annual applications. The main patent applicants in China are Ningbo David Company and Shenzhen Comen Company.

Keywords: infant incubator; patent analyzer; Derwent Data Analyzer; Vientiane Cloud; information analysis

引言

婴儿培养箱(Infant Incubator),也称婴儿暖箱、密闭培养箱,是依据婴儿的生理特点和成长环境设计出来的医疗设备,能为婴儿提供一个空气洁净,温度、湿度适宜的生活环境[1],临床多应用于神经系统没有发育成熟、还缺乏自我体温调节能力的早产儿或低体重儿[2]。它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婴儿的交叉感染及热平衡问题,同时便于医护人员进行观察、护理以及治疗,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死亡率。该设备具有两个特点:一,目标患者群(即婴儿)具有无知性;二,使用时间的不间断性。基于这些特点,婴儿培养箱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均关系着目标患者群的生命安全,属于风险最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3]。

专利信息包含技术、经济、法律等多个方面,既是保护发明创造的途径,也是开展竞争情报的重要信息源[4]。通过对专利信息的研究,可以了解该项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变化。在婴儿培养箱技术方面,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近年来的申请量突飞猛进,目前还未见我国对婴儿培养箱技术相關专利进行分析的文献。本文利用万象云专利检索平台以及Derwent Data Analyzer (DDA)专利分析工具,从区域分布、发展态势、申请人分布、技术领域、核心专利、法律状态以及中国专利等角度对婴儿培养箱相关技术专利情报进行了分析,以了解该项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为关注该技术领域的机构和企业提供情报参考,从而帮助其进行合理的专利布局、提高其竞争力。

1 数据来源与处理

专利数据来源于万象云专利检索系统,其收录范围包括10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文献。通过多次实践,确定检索式如下:(icm=(A61G11*)) OR (TSC=(neonat* OR newborn* OR infant* OR prematur* OR preterm* infant* OR baby OR babies OR pediatr* OR child* OR “new W born*”) AND IC=(A61G11*)) OR (TSC=(婴儿 OR 新生儿 OR 早产儿 OR 儿科) AND IC=(A61G11*)) OR (TSC=(婴儿 OR 新生儿 OR 早产儿 OR 儿科 OR 黄疸) AND TSC=(培养箱 OR 保温箱 OR 暖箱 OR 康复箱 OR 保育箱 OR 治疗箱 OR 照光箱))。检索时间为2017年11月23日,检索结果排除外观设计,只保留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共计检得专利数据2735条。将检索到的结果导入DDA专利分析工具,进行数据清洗并分析。

2 结果

2.1 区域分布与发展态势

婴儿培养箱相关技术专利申请量最高的四个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美中日德四国占据了该技术领域总申请量的73%,是婴儿培养箱技术领域的主要专利申请国。

纵观婴儿培养箱技术专利申请的历史,从检索到的结果来看,最早的专利是美国1922年所申请的(US1474887A),其内容为一种电热装置。其后美国与德国于1924年、1927年分别申请了专利(US1688200A、DE422784C、US1760301A、DE512743C),可以看出美国与德国是最早进入到此技术领域的国家。虽然婴儿培养箱技术专利申请的日期很早,但是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全球的申请量是依然是非常低的。

图1展示了1990-2016年婴儿培养箱领域全球专利的申请趋势变化。可以看出,全球申请量在2000年和2014年分别出现了两个高峰,其中2000年的申请高峰主要由美国申请造成,2014年的申请高峰主要由中国申请造成。在2000年之后,美国的申请量一直维持在年均二三十件的水平,而中国自2008年以来申请量增长非常迅猛,在2014、2015、2016年申请均超过了100件,已经成为专利年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2.2 主要申请人分析

对婴儿培养箱相关专利的申请人进行分析,申请专利数量Top10的申请人见图2。排名首位的是德国的德尔格医疗公司(Draeger),排名第二位和第四位的分别是美国的通用电气医疗公司(GE Medical)和美国屹龙公司(Hill-Rom),排名第三的是日本的阿童木医疗公司(Atom)。中国有两家企业进入前十名,分别排在第六位和第九位。根据各个主要专利申请人的申请量,可以发现,在婴儿培养箱技术领域,德国、美国、日本的几大企业占据了申请量的大部分,显示着主要技术被掌握在这些企业手中。

2.3 技术领域分布

在国际专利分类表体系(IPC)中,婴儿培养箱领域专利有一个特定的分类号:A61G11/00,表示婴儿保育箱;保温箱。因此所检索到的专利中,基本上都包含此IPC分类号,其中很多作为专利的主分类号。在此对非A61G的IPC小类下申请专利数量进行统计(图3),发现,IPC小类前十个分类中排名前四位的仍是A61大类下的分类号,其中属于小类A61B(诊断;外科;鉴定)的专利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分类下的专利数量。A部以外的专利中,G05D小类(非电变量的控制或调节系统)和F24F(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空气流作为屏蔽的应用)的专利数量最多,可见对于温度和湿度等的调节功能以及通风功能对于婴儿培养箱来说至关重要,故在此方面进行研发的专利也很多。

图4展示了申请专利数量Top4申请人在非A61G的分类下的技术领域。可以看出,通用电气医疗公司在A61N(电疗;磁療;放射疗;超声波疗法)和H05B(电热;其他类目不包含的电照明)技术领域上优势明显;德尔格医疗公司在A61F(可植入血管内的滤器;假体;对人体管状结构提供开口或防止塌陷的装置;热敷;眼或耳的治疗或保护;绷带、敷料或吸收垫;急救箱)领域较为领先;而美国屹龙公司在A61M(将介质输入人体内或输到人体上的器械;为转移人体介质或从人体内取出介质的器械)、F24F(空气调节;空气增湿;通风;空气流作为屏蔽的应用)和G05D(非电变量的控制或调节系统)领域的专利最多。

2.4 核心专利分析

核心专利一般是指某一领域具有首创性的并以此为后续科技及产业化集聚的必不可少的专利[5],通常是竞争对手很难通过一些规避手段进行回避的专利。核心专利的识别方法有很多种,一般通过被引证次数、同族专利数量、涉诉情况、专家审读等方式来判断,在此本文通过专利Innography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中内设的专利强度(patent strength)指标来选取部分核心专利进行分析。

专利强度是Innography检索及分析平台开发的核心功能之一,参考了权利要求数量、引用与被引用次数、是否涉诉、专利申请时长、同族专利数量等因素,其强度的高低可综合反映出该专利的价值大小。婴儿培养箱领域专利强度在90%以上的专利共有20件,如表1所示,其中德尔格集团拥有10件专利,占了总量的一半;通用电气共拥有4件专利,排名第二。

2.5 法律状态分析

1922年第一个婴儿培养箱专利于美国申请,此类产品作为一种传统医疗器械,其技术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且新研发技术密集度很低,因此其早期失效专利较多。如图5所示,婴儿培养箱领域已经有48%的专利失效,处于有效状态的专利仅有700余件,占28%,加上很多专利并未在中国申请保护,故此领域公知公用专利很多,有2000多条。而且通过分析发现,在未来三年即将失效的专利有189个,其中通用电气医疗公司的专利就有62个,日本阿童木公司也有21个专利即将失效。另外,在被引用超过20次的105个专利中,已失效专利占大多数,达到了82个之多,有效专利只有16个,说明此领域大部分的重要专利也已经失效。虽然在传统产品领域进行新技术研发对企业来说是难点,但在这种有大量已失效或即将失效专利的情况下,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机遇。如果需要在此领域进行发展,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关注相关已失效或即将失效专利,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的同时,铸造企业自身的专利武器和盾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2.6 外国申请人在华申请专利分析

中国是新兴的市场国家,近年来的发展举世瞩目,中国市场成为国际巨头的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大多数跨国公司也十分重视在中国市场的专利布局。在中国申请专利的外国申请人Top10见图6,可以看出,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最重视在华专利布局,其95%的专利都在我国申请了保护,专利数量达到84件;日本阿童木公司和德尔格医疗公司在中国专利数量也较多,分别有70件和62件;通用电气医疗公司虽然自身专利数量很多,但在中国所申请专利所占比例仅为11%。

2.7 中国申请人分析

在婴儿培养箱领域的中国专利申请人中,专利申请数量Top10见图7。排名前两位的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也是进入该领域世界专利申请量前十位的两家中国企业。

宁波戴维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2年,是一家集自主研制、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生产婴儿培养箱、运输用培养箱、婴儿辐射保暖台、新生儿黄疸治疗系列设备等医疗器械。宁波戴维公司在该领域共申请了48件专利,于1993年申请了第一件专利(CN2155849Y),然后在2000年及其后的多年间一直在此领域有新的专利申请,有效专利占比超过一半。宁波戴维于2017年初收购荷兰一家设计制作婴儿保温箱的公司Babybloom,彰显出强烈的发展雄心。

排名第二位的是深圳市科曼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其产品涵盖了电生理监护、心电诊断、超声母婴监护、呼吸麻醉、婴儿保育以及手术室设备等六大领域。该公司进入该领域专利时间较晚,最早的专利申请是在2013年,但這几年每年都有数件专利申请,且有效专利数量多,2016年的两件专利做了PCT申请,也十分值得关注。

3 结束语

婴儿培养箱是一种儿科常用的护理设备和治疗设备,也是一种使用风险极高的医疗设备。婴儿培养箱在国外已有近一个世纪的研究使用史,通过在世界范围的推广使用,挽救了成千上万名新生儿的生命,但在其发展中也出现过大规模感染和高氧环境使婴儿致盲等案例[7]。通过对婴儿培养箱技术专利的情报分析,发现该领域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中国、日本和德国;主要申请人是德国的德尔格医疗公司、美国的通用电气医疗公司和日本的阿童木医疗公司;大多数核心专利集中在少数申请人手中;已失效或即将失效的专利所占比例较大;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最注重在中国的专利保护;宁波戴维和深圳科曼是拥有专利数量最多的中国专利申请人。

我国在婴儿培养箱领域研究较晚,但近十年发展非常迅速,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目前是专利年申请量最多的国家。通过对婴儿培养箱领域的专利情报分析可以看出该技术领域目前的发展趋势、竞争格局、技术分布、核心专利情况以及专利法律状态等信息,我国关注该技术领域的机构和企业可以重点关注这些专利内容,提升自身创新能力,合理进行专利布局,避免重复研究,也可以从中寻求合适的合作伙伴。

参考文献:

[1]刘文,李咏雪.婴儿培养箱质量控制检测技术[M].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2]张海霞,杨蕾,刘亚平.婴儿培养箱使用风险分析与控制[J].中国医疗设备,2013,28(8):98-99.

[3]李伟,李延敏,李立焯,等.在用婴儿培养箱现场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13):24-26.

[4]许玲玲.运用专利分析进行竞争对手跟踪[J].情报科学,2005,23(8):1271-1276.

[5]肖沪卫,顾震宇.专利地图方法与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6]张晓东.专利检索与信息分析实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7]王佳棣.婴儿培养箱[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7,31(2):150-151.

猜你喜欢

专利分析
在Patentics数据库中分析我国充电桩专利技术的发展
基于专利计量的广东高水平大学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
国际云制造关键技术专利分析及启示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综述
专利分析在产业创新中的利用
生物育种专利现状分析
稀土发光材料专利分析综述
我国平板式汽车氧传感器专利技术综述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专利竞争态势分析
国内云信息处理技术的专利概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