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策略研究
2018-06-29刘成荣
刘成荣
摘 要:物理学科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但部分学生在实际做题时,无法有效掌握知识要领。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谈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提升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策略
初中物理是物理课程的基础,与高中物理相比,虽然难度不高,但依然具有极强的逻辑性与系统性,使得部分学生认为物理学科知识生涩难懂,不利于他们今后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所以,如何增强学生在物理计算题方面的解题能力,促进逻辑思维以及抽象思维的发展是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解题兴趣,使其主动解题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于计算题的解题能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解题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物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其一,在解题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激励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题干进行全面分析,进而理清问题的本质。因此在实际解题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口头表达的方式来对题干进行分析,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在读与说的过程中了解题干当中所包含的数量信息;其二,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主要指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练习任务,并以此对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例如,笔者在教学“杠杆”这一课时,事先准备了两块石头和一根木棍,石头要选择一轻一重,一大一小,要求学生将重量较小的石头举起来,由于较轻学生能够轻易地举起来,而当学生在举重量较重的石头时就会显得较为吃力,需要用较大的力气才能够举起来。此时,笔者将较轻的石头作为支点,把较重的石头放在木棍的一端,在另一端轻轻用力石头就轻易地被抬起来了,这样学生就能够较为直观地体会到杠杆原理的概念。随后,笔者又提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如筷子、手推车以及老虎钳等工具,均是利用了杠杆原理”,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不是高不可攀和陌生的,进而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采取一题多解,提高学生的多项思维能力
对物理计算题进行有效解答,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系统性思维能力。在实际解题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读题后却无从下手的情况,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思维能力不足。一题多解主要指的是通过多种解题方式来解答同一个问题。通过一题多解的训练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例如,笔者在向学生讲解与密度相关的应用练习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的酒精,选择容积为4.5L的容器是否可以?”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解答问题,大部分学生都通过计算4kg酒精体积的方式来判断容器是否够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笔者通过一题多解的解题方式,引导学生探讨4.5L的容器可以装多少kg的酒精,以及某液体重量为4kg其体积为4.5L,该液体的密度为多少,启发学生思考,这样学生就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迁移,进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2.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主要指的是通过物理定理间存在的逻辑规律与因果关系,結合物理问题的具体内容的一种解题思路。其能够用来解答不同形式与内容的物理计算题,对提升物理教学效果有着积极作用。
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阻值为10Ω的电阻R1与未知电阻R2予以串联后接在8V的电源上,R1的两边电压为2V,求R2电阻为多少Ω?”若采取正向思维解答该题的话,需要利用R1的电阻与电压来计算出电路的电流,再通过电流与电源电压计算出总电阻,最后减去R1的阻值就能够得到R2的阻值;若利用逆向思维的解题思路,则需要通过R2的电阻等于U2除以I,然后通过结果去对已知条件予以推理,并在题目当中去寻找U2和I,然后通过电源电压与U1得出U2,再由R1与U1得出I,最后得出电阻R2。
三、引导学生形成多种思维模式
物理计算题具有形式不固定以及可以进行多层次转变的特点。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要对题目予以科学设置,并向学生传授多种解答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和思维能力。其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使学生能够结合题目中的物理现象来挖掘题目隐藏的条件,进而更加高效、准确地得到正确答案;其二,在学生解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在课堂中学习的物理规律、公式等有效应用;其三,当学生解完题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结果予以验证,以此来确保答题的正确率。
综上所述,增强初中生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需要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出发点,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法,确保在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基础上,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成功.新课程下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的提升策略[J].读写算:教师版, 2017(32):170.
[2]巢翠霞.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能力提升策略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6(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