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分析
2018-06-29付会波
付会波
摘 要:中学不仅承担着传授学生知识的基本任务,还肩负着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使命。因此,中学德育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德育教育方法、途径,以期通过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和实施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由此不难看出,对学生加强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的重要工作,探索、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是每一位一线教师必须肩负起的历史使命。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途径
德育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灵魂,是任何教育都脱离不开的。近年来,由于受到网络、多媒体等的不断影响,部分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导致学生出现言行不规范、思想受到侵蚀的情况。因此,德育教育在中学阶段的有效实施刻不容缓。如何有效实施德育教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认为中学实施德育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师德修养,树立“德育首位”理念
有效实施德育教育,首先要从教师队伍着手,要加强每一位教师的师德修养,打造出一支良好的德育教师团队。教师要积极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在巩固和提高自身德育能力和道德知识素养的同时,意识到“德育首位”的重要理念,并将这种理念带到实际教育工作当中。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德育教育空间和氛围,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另外,中学管理层要注重为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将各学科教师的德育教学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树立起全面育人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善的中学德育机制。同时,发挥好中学管理部门的导向、督促作用,积极促进中学德育工作健康、快速、稳定地开展和有效实施,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二、紧抓学科优势,调动各学科渗透能力
德育教育的实施不是简单的几次班会和思想政治课就能完成的,它需要将德育教育融入中学教育的各个学科中,简而言之,就是“学科渗透”。学科渗透就是各学科教师根据所教授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德育教育,充分调动起各学科的德育渗透能力。这样一来,能够让学生感觉到德育不是单纯的说教,而是有着自身的独特魅力,从而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另外,各学科教师要通过紧抓学科优势,将德育教育很轻松地贯穿于日常教学活动中,有效拓展德育教育领域。例如,初中语文中就有不少关于德育教育的内容,有写祖国山川的,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有写历史人物的,可以让学生学习主人公的优良道德品质等。又如,初中物理中讲述某位物理学家的生平轶事,可以让学生学习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由此可知,教师只要有一颗善于发现、设计教学的心,德育教育处处可以开展。
三、改进教学方法,实行教学激励
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关爱式的沟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性格特征和学习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结合各学科教材内容展开德育教育工作。然而,德育教育的有效展开需要教师对教学方法予以改进和优化,要求教师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将教学方法变得灵活多样。如对于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可以适时采用任务教学法;对于时事热点话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贴合学生实际感受的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熏陶、德育培养。
另外,由于中学生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在德育教学中要多采用激励的教学方式,通过不断地肯定、鼓励乃至期许,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德育内容的热情,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快速、全面发展。
四、家、校、社會合作,三者融合教育
要想让德育教育有效,还需要与家庭、社会进行合作,通过三者的融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德育教育。教师要与学生家长加强联系、积极沟通,对学生德育教育进行多方位的监管、督促。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要身体力行,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作用,积极为学生释放正能量,减少负能量。另外,教师或家长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社会德育教育中。比如,带学生去养老院看望老年人、帮助小区空巢老人、参观历史博物馆等,切实让学生将所学到的德育理论付诸生活实践,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德育所带来的正能量,从而使学生有效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
中学德育教育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的有效实施需要教师加强师德修养,树立德育首位理念;需要教师紧抓学科优势,强化学科渗透能力;还需要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实行教学激励;同时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互相合作,以期将学生培养成健康、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沈宇红.中学任课教师参与班级德育管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2]郭晓青.学校主体性德育模式的探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2(3).
[3]钟银燕.探究初中班级有效实施德育教育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