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的探究与实践分析
2018-06-29王海玲
王海玲
摘 要: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对提高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的基本情况,就如何开展趣味性教学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措施
对部分初中学生来说,物理是他们感觉比较困难的学科。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感到物理知识枯燥无味,甚至存在畏难情绪,难以提高学习效率。为转变这种情况,任课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趣味性教学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促进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的提升。
一、初中物理概念的趣味性教学
1.创设生活情境,联系实际生活
为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相关概念,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常识与生活经验,合理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并掌握相关概念,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学习“电功率”这一节时,笔者提供了电动轿车的一些数据以及满电时的最大续航里程,让学生做关于电动机的相关计算;关于电动机线圈材料,笔者提出问题“假如常温下有了超导体,该选择什么材料做电动机的线圈呢?”学生真切体会到物理就在身边,就在生活里,学好物理,用好物理非常有价值。
2.注重学以致用,提高知识的应用技能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物理概念的乐趣,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注重概念的有效应用,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学习“惯性”这一概念后,有学生提问:均匀行驶的动车上,旅客竖直向上抛一硬币,下落后会落到原点吗?在这一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纷纷发表意见,主动参与讨论。这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应用水平。
二、初中物理规律的趣味性教学
1.合理引入教学情境,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要想有效把握物理规律,确保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有必要适当引入教学情境。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下,帮助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物理规律有感性和全面认识,对提高教学效果、确保课堂教学乐趣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适当引入生活现象,让学生观察和思考,深化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例如,学习“汽化和液化”时,讲个小故事:老和尚让小和尚烧大锅里面漂着的小锅里面的水,烧开就可以去玩……让学生带着“小和尚的水到底有没有烧开?多长时间烧开的?”带着这种疑问去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欲望。
2.重视规律应用,妥善解决难题
学习初中物理知识的目的是应用,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规律的应用,让学生体会学习知识的乐趣,并解答遇到的难题。例如,利用控制变量的方式,深入探究物理规律,对规律有客观、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如学习欧姆定律时,通过控制电压、电阻中的一个变量,亲自探究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有利于对物理规律有感性认识,同时还能在学习中体会乐趣,收获知识。
三、初中物理实验的趣味性教学
1.设置趣味情境,注重实验探究
实验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增强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的重要环节。教学中不仅要设置探究实验,还要演示实验内容,观察现象,记录数据,从而得出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学生要从观察到的现象剖析本质问题,有效把握物理规律,深化对初中物理实验的认识。例如,采用“奶瓶吞鸡蛋”“手提小桌(用吸盘)”等新奇实验,让整个实验过程充满乐趣,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2.密切联系生活,提高知识应用技能
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探究热情,教师应该将物理实验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深化理解,提升学习效率。例如,在讲解汽化和液化时,展示图片:放学回家眼镜上蒙上了一層白雾,这是什么原因?先让学生分析原因,小组讨论,联系生活中冬天车里的雾气,教室窗户上的水珠和冰花等,将知识延伸、拓展,在潜移默化中传授知识。
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不仅能激发课堂教学的活力,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融入课堂学习中。因此,教师要重视趣味性教学的应用,联系生活,积极探索,结合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灵活采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工作,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并掌握知识,实现提升初中物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曲彦桥.浅谈初中物理趣味性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学周刊,2017(6):187-188.
[2]陆雪芳.初中物理教学中趣味性缺失原因分析及改进探讨[J].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7(3):151.
[3]贾佼伟.浅谈初中物理课堂的趣味性教学[J].学周刊,2016(30):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