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数字资源优势 提高德育教育实效
2018-06-29郭多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资源的形成和推广应用也在迅速发展。本文主要对数字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及其实践应用思路进行了综合分析,以期为德育工作效果的提升提供有益参考,促进我国德育教育取得积极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字资源;德育教育;实践应用
一、数字资源在德育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目前我们学校的学生已经是“90后”和“00后”了。随着时代发展,他们的成长环境已经和以前大不一样了,他们是随着数字资源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一代。将数字资源应用于学校德育教育中,更容易贴近学生,方便与学生对话,使他们更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德育教育。和传统的纸质资源相比较,数字资源在传播的及时性、广度、深度以及和各种教育平台的对接上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二、数字资源在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
1.善用数字资源优势,提高德育教育的渗透性
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包括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时政教育、校纪校规教育以及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公民道德法规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利用数字资源的优势,更有利于整合以上各项教育内容,及时、有效地在校园中传播,使得人人都是教育工作者,都参与到德育建设中来。目前我们学校也是这样做的,如每幢教学大楼外面都安装有大屏幕,每个楼面走廊都安装有电视机。每天滚动播出各类教育专题专栏,以及由学生参与拍摄的校园微电影、校园生活集锦,在潜移默化之间将德育教育以数字化的形式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团委、各个部门也建立了微信公众号,由学生记录制作每期的推送内容,第一时间将德育教育信息推送到每位学生的手机上,使得学生既是德育教育的受众者也是参与者,达到以往传统说教教育不能比拟的效果。
2.发挥校园网络优势,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现阶段的学生从小生活在网络氛围中,已经习惯了网上对话。在实践中,学校创立了各个部门的微信公众号,鼓励学生参与制作推送内容,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提高了其他学生观看的积极性,比教师的单纯说教更易于接受。再如,某些班级决策需要大家表决的话,以往通常的方法是要求大家当众举手或者投票。有时候基于从众心理或者不好意思等原因,很多学生也就随大流投了票,并没有真实地反映个人的意愿,挫伤了大家参与班级建设管理的积极性。这个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微信班级管理公众号的投票功能,进行不记名投票或者发表评论,就显得比较客观和公正了,保证每个学生和教师都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
3.创设互联网交流平台,建立健全家校联合机制
教育是由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部分组成的。其中,家庭教育起著举足轻重的作用。毕竟学生除了文化教育以外的其他思想品德教育、各种行为规范教育以及性格的培养都是在家庭教育中养成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我校招收的大部分是郊县的学生,家庭住址和学校相隔较远,家长也都是在职职工,基于各种原因来学校和教师沟通和交流并不是很容易,这样不利于及时发现学生状况并进行及时教育。因此,笔者在接班之初就建立了两个微信群:一个家长群,一个学生群,方便及时沟通和汇报学校的教育目标和要求。在家长群中,班主任及时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各项教育精神,并且及时反馈学生的各种表现和动向。比如,某些学生玩手机上瘾,日日夜夜抱着手机。由于住校,家长并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班主任通过微信私聊向家长传送了学生在不该玩手机的时候玩手机的视频,希望家长可以配合教育。通过家长的配合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克服玩手机上瘾的毛病,真正体现了家校教育的联合。而学生群是学生和班主任自由交流的平台,既可以在群中发布各类信息,讨论班级事务、学校新闻,也可以通过开小窗私聊,让班主任和学生自由交流互动,及时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好地开展德育教育。例如,有一次,班级中一个家在外地双休日住宿的女生,很晚都没有回学校。当时她在外面和结识的社会上的朋友在一起,由于没有钱花了,向同学借钱。同学立刻察觉到要出事情,班主任立刻通过微信建立了一个微信小群,其中包括班主任、那个女生以及她的家长,还有几个知道事情经过的同学。在群里向那位女生进行反复教育和劝说,当晚终于把她劝回了学校,避免了一次事故。
学校的德育教育必须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更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当前多媒体信息潮流的推动下,学校德育教育也不能一成不变地走老路,教师要积极利用数字资源的广泛性和高效性,探索和发展出一条顺应新时代发展的、更契合现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更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吴国熙.大数据与德育教育[J].教育, 2017(3).
[2]张丽丽.如何做好学生德育教育工作[J].读写算:教师版,16(40).
[3]韦志新.浅析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J].教育,2016(12).
[4]黄富成.浅谈如何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J].社会科学(引文版),2017(3).
作者简介:郭多(1973— ),上海人,本科学历,讲师,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