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古诗对大班幼儿节奏感的塑造

2018-06-29邢秋妍

戏剧之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拍子节奏感诗文

邢秋妍

(郑州大学 西亚斯国际学院,河南 新郑 451150)

一、启程——从节奏出发

大班幼儿一般是指5-6岁的儿童,此阶段的儿童初步对音乐节奏有自然跟随的状态。他们正处于一个从幼儿园到小学的重要过渡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能够更好地接受并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大班幼儿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将所感受到的动作化为表象,并能建立对应的符号功能,进一步凭借表象进行思维和模拟。儿童对音乐的感知、音乐所表达情感的充盈度在此阶段有了初步的懵懂认识,因而此阶段也是幼儿习得各种能力的关键期,受到众多教学者以及教育研究人员的关注。大班幼儿已经在幼儿园完成了两年的音乐学习,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对音乐中的音高、节拍、节奏、部分乐器的音色以及音乐力度强弱的变化等都有了一定的感知。

我们都知道,节奏是音乐的骨架。有许多没有旋律没有音高但却没有脱离节奏的音乐,如鼓乐演奏等。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处处充满节奏。日出日落、潮涨潮落,甚至我们自身的行走、心跳、呼吸等等都是广义的节奏。节奏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电话铃声、歌声,包括走路都是节奏的变相呈现。正因为节奏充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对幼儿节奏感的塑造才显得尤为重要。

二、旅途——结合古诗

古诗之美,在于其内在幽深的意境;古诗之美,在于其自身的韵律感。古典诗文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绚丽的一部分,它的形式多样,情感表述充盈、内容丰富。许多古诗文被千古传诵。那么通过古诗文的韵律结合音乐节奏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加深儿童对文学艺术的记忆以及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改变以往枯燥乏味的单一背诵诗文、单一学习音乐的方式,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良好的文化底蕴。

诗文呈现在纸面上是静态的文字,然而通过念、诵、吟、唱,便成了流动的声音。这种流动的声音跟音乐时间、空间中流动音响的本质不谋而合。诗文的念读通常根据意群进行划分,这种自然的划分,就形成了语言韵律的节奏。我们正是通过语言韵律的节奏切入,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稳定节拍感并提高对音乐律动节奏的感知力。例如,七言诗通常可以用来培养幼儿对四拍子的感知;五言诗则可以使幼儿感知三拍子;古诗体,则根据意群的划分,可以让幼儿感知不同的节奏型等(这里会比较困难,建议可以给小学生及以上使用)。下面我们就来探讨如何结合古诗来塑造大班幼儿的稳定节拍感以及节奏感。

三、归宿——节奏感的塑造

(一)对节奏的感知,必然建立在稳定节拍感知之上。大班幼儿有了之前的节拍基础,便可以进一步加强其对稳定节拍的感知。教师在这里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感知程度进行古诗的选择。下面以李白的七言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举例:

这里教师可以拍手或敲击手鼓、棒棒糖鼓等打击乐器,以稳定节拍为幼儿伴奏。幼儿念读该古诗,一个字占一个稳定拍。一开始很多幼儿并不能按照教师的节拍稳定念读,会读得渐快或渐慢。这时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自己的肢体进行稳定节拍的感知。如:带领幼儿随着教师左右脚做稳定的踏步,在幼儿可以保持稳定踏步的基础上由教师念读该古诗。注意,此时会有一部分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念读。鼓励已经跟上教师节拍念读节奏的幼儿,并提示、引导其余幼儿跟随同伴一同念读该古诗。在幼儿能够在踏步中稳定念读后,可以脱离踏步,教师仅用手势指挥,请幼儿念读古诗,以训练幼儿的内心节拍感。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该诗每一句后的四分休止符。四分休止符对于掌握不好稳定节拍的幼儿来说,很容易休止过多或过少,以至于节奏不稳定。在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踏步念诗的过程中,因空拍位置由踏步所填充,故幼儿较容易稳定自己的节拍。但当幼儿原地念读古诗时,空拍的位置则需要教师提示幼儿用其他方式替代踏步,如:用右手食指敲击左手或单手向下拍击想象自己把皮球扔在地上等。随着幼儿对稳定节拍的掌握,空拍位置的动作可逐渐做得不明显,以致不做动作而让幼儿在内心感知这一拍。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加强幼儿对古诗断句节奏的掌握,在今后遇到同一类型的古诗时,幼儿会习惯性地念出曾经掌握的节奏,这是一种身体记忆的方式,与普通的单一教学模式有质的不同。

(二)节奏感的塑造

在幼儿掌握四拍子的稳定节拍后,可以通过结合古诗进一步塑造其节奏感。我们继续通过刚才的唐诗来进行举例: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带领幼儿通过一字一拍的形式培养其稳定的节拍感。现在教师可以通过该古诗训练幼儿对二八节奏型的感知。如例二,教师可以让幼儿敲击稳定节拍,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简单的乐器,或者拍手、跺脚类的肢体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动作要统一,通过节拍来强化幼儿对节奏的记忆力,由教师引导,按照图上的节奏念读古诗,并请幼儿思考此次跟之前的读法有什么不同。幼儿会感觉到曾经的一拍中容纳了两个字,这里可以先不告诉幼儿乐理上的抽象概念,而是侧重对二八节奏型的感知。这时可以将幼儿分成两组,一组敲击稳定节拍,等所有学生节奏一致并稳定的时候,另一组幼儿跟老师一同念读古诗,之后交换练习。在幼儿能用该节奏稳定地念读该古诗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用相同的节奏念另一首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等,但是要注意此时不宜让幼儿接触新的节奏型,而要加深对一种节奏型的掌握。待幼儿能够稳定念读该节奏后,还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节奏卡农的练习。如例三所示:

①为第一声部,②为第二声部,两声部相隔一个乐句。如果幼儿的节奏感很强,两声部之间也可以只相隔两个小节或一个小节。刚开始练习时最好还是一个乐句掌握后再进行两个乐句的练习,不要一群幼儿一起练习,而是挑两个节奏感强的孩子做示范,带动其余幼儿,此方法可以在练习节奏的同时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带领感,增强学习的动力以及掌握能力。

之前的练习我们通过四分音符以及二八节奏型来训练幼儿对四拍子的感知。这里我们同样可以让幼儿通过古诗结合二八节奏型、四分音符来感知三拍子。如例四:白居易的五言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学习该古诗的念读,可以将三个孩子分为一组,每一组念一句,乐句接龙,比如:三个孩子手拉手站成一个圈,第一个幼儿说“离离”的时候把一只手放在下一个说“原上”的幼儿手上,第二个幼儿在接到第一个幼儿传过来的手时,同时把手放在下一个说“草”的孩童身上,当做完一个圈时,三个人一起松手表示空拍,这样是完整的一组,可以重复做,直到儿童能够三人一组完成时,再加入第二组,这样有助于儿童对三拍子的感知,并引导幼儿对比三拍子与四拍子的不同之处。

四、结语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如何将古典诗文同音乐中的节拍与节奏相结合,又如何将文学融入到音乐之中,使年龄较小的儿童能够轻松快乐地掌握古典诗文的同时也实现对音乐节奏的掌握。

[1]杨立梅.幼儿音乐能力培养的策略与方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静,王萍.古诗吟诵的韵律分析——以叶嘉莹吟诵为范本[J].文学与文化,2013(4):41-56.

[3]马雯.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听觉训练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拍子节奏感诗文
妈妈的竹拍子
诗文里的元旦韵味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三拍子与三连音的联系与区别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天下诗文第一楼 绵州越王楼
景徐周麟诗文中的他乡与故乡
对羽毛球爱好者球拍选择及拉线磅数的建议
曹操诗文中的饮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