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弱水
2018-06-28江弱水
江弱水
•年龄:55
•现职: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中西诗学比较
•主要著作:《从王熙凤到波托西》《文本的肉身》《湖上吹水录》《诗的八堂课》等
遵嘱为大学生开一个暑假阅读的书目,三五本即可。这让我不禁从记忆中搜索,自己在多少个暑假里读过的那些书。我的本行是文学,这里就只列文学经典。我从前在江南的酷热中借以消夏的文学书很多,现举五本如下。
《哈姆雷特》
这本书的地位不用我饶舌,当然必读。有一回英国某位英文系讲师,跟人透露他其实没有读过这本王子复仇记,结果竟被学校开除了。学校做得对,没读过《哈姆雷特》,“无以言”。但朱生豪的散文译本不要读,要读就读卞之琳1956年出版的诗体译本,收在《莎士比亚悲剧四种》(海燕出版社,2017)里。这个译本,被研究者评为最佳的莎剧中译(周兆祥《汉译〈哈姆雷特〉研究》),王佐良认为可置于世界各大语种最杰出的莎剧译本之列。莎剧都是用五音步无韵的“素体诗”(blank verse)写成的,卞之琳本身是了不起的诗人,他以诗译诗,将莎士比亚的“素体诗”转换为五音顿一行的汉语,风格上如影随形,是庄严就庄严,是滑稽就滑稽,连庄严的滑稽都能给复制出来。俗话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本书各有各的读法。喜欢对人类命运作深沉思考的,可以像哈姆雷特一样阴郁地读。喜欢阴谋与爱情的故事的,可以像奥菲利亚一样凄美地读。但首先应该像剧中那位波乐纽斯一样,从语言的艺术的角度狂欢地读,看莎士比亚粲若莲花的舌头怎样吐出一串串匪夷所思的妙语,让你感受到人类的语言在巅峰状态的样子。
《卡拉马佐夫兄弟》
中译本很多,有耿济之的,荣如德的,我当年读的是徐振亚和冯增义合译的(上海三联,2015)。这是最伟大的小说,大概只有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可以比肩,但我个人更喜欢它。记得林毓生教授说自己彻夜读《卡拉马佐夫兄弟》不能释卷,凌晨忽觉后背湿透。三十年前的夏天,我也是读得失魂落魄。现在回想,具体的内容虽不复清晰,但仍然感觉到卡拉马佐夫兄弟们,德米特里、伊凡、阿廖沙,还有老头子卡拉马佐夫,在房间里走动,滔滔不绝地对话,大怒,大笑,惊厥。他们狂热地思想,剧烈地行动,好像一个个满血的巨人,同时在捉对厮杀。跟《哈姆雷特》不一样,这本小说的主角不是语言,而是思想。这是思想小说,在将近一千页的篇幅里,人人都在谈论上帝存在不存在,人要不要有道德,可不可以得到拯救,以及俄罗斯应该往何处去,这些看起来抽象、迂阔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实在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人生在世,我们总该有一段时间,去探测这些重大的问题,去窥测一下人类灵魂的深度。一千页的小说,看上去好长,却并没有长到一个暑假的长度。我相信,如果你打开了第一页,三天内你就想读到最后一页,因为你根本不想刹车,作者也不让你刹车。
《唐宋传奇选》
今年是唐王朝建立1400年。关于唐朝,斯滕特(G. S. Stent)在《进步的悖论》中有一个评价,有点绕,但极好:“这时候的中国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安全程度最高、经济不安全程度最低的时候。”因此,我们可以读一读唐人传奇来纪念一下这个伟大的王朝。张友鹤选注《唐宋传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是权威的选本,成书于1963年,但注释与校勘之精,至今都无可替代。此书虽然名为唐宋传奇,其实宋传奇占四分之一都不到,主体部分还是《李娃传》《任氏传》《莺莺传》《虬髯客传》等,这些故事都具体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的活法,那最具有安全感的活法。我们今天艳称的唐朝社会的一切,物质的丰富,精神的张扬,文化的多彩,思想的多元,在这些短篇小说中都有立体的展示。
《唐诗选》
比唐人传奇更经典的,当然是唐诗。问题是唐诗的选本太多了,选哪一本读最好呢?《唐诗三百首》规模不够大,暑天的长日里,应该读一本视野更广、名篇更多的现代人的选本。我推荐马茂元选注的《唐诗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选了五百多首唐诗,相当于唐诗总数的十分之一,自然更有代表性,看唐诗的面貌也看得清楚多了。比如李贺的诗,蘅塘退士一首都不选,而这本《唐诗选》不仅思想上包容性强,但艺术上也严于抉择。其注释文字最见功夫,不作繁琐考证,总是要言不烦,深入浅出,在关节点与疑难处,以三言两语加以提点(如温庭筠四首之评点,即可为证)。这本《唐诗选》当年我读的是1960年版,这次新版,是马茂元先生的弟子,不久前去世的赵昌平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协助修订的,修订版赵不署名,风节可感。修订版比原版篇目上调换了三分之一,选诗的眼光更现代,诗人小传的修订也吸收了当今最新的学术成果。因此,说它是当今最好的唐诗选本,并不夸张。
《苏辛词说》
四本都是作品,有诗与小说与戏剧,最后我想推荐一本批评赏析之作,顾随的《稼轩词说》和《东坡词说》,两小册常收在一本书里,如“大家小书”系列的《苏辛词说》(北京出版社,2015)。这是我常读常新的床头书。顾随先生是叶嘉莹先生的老师,常年在京津的学府里讲诗词曲,又精通禅宗,文体受语录的影响,又对鲁迅别有会心,能够把白话和文言灵活地糅合在一起,有意造成半生半熟的效果。他讲苏辛词,真是不简单。一般人只讲得出一个热闹,但是顾随会跟你讲门道。他把作品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把诗人的好处讲到,不好处也讲到,为你一一指出文本中间的瑕疵,背后的缝隙。所以他评诗论词,就好像一场棋局结束后帮你复盘,对每一子的下落,好处坏处都讲得头头是道。周汝昌评价他,“只是指头一月,颊上三毛,将那最要害、最吃紧的关节脉络,予以提撕,加之勾勒,使作者与解者的精神意度、识解胸襟,都一一呈现于目前,跃然于纸上。”总之,这样的赏析文字,妙处横生,令人解颐,更令人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