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读写结合提高作文能力
2018-06-28邵明惠
摘要:“读写结合”,就是阅读与写作的结合。它是以文章为载体,从文章的内容出发,设计与之相关“写”的训练,使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三者融为一体,通过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读写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读写结合是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一种教学理念,是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手段。
关键词:读写结合;捕捉精彩片段;寻觅对话
如何有效做到读写结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 捕捉精彩片段,进行仿写训练
面对生活阅历比较浅薄的小学生,如何让他们的作文语言生动、妙笔生花呢?我认为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就是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生仿写。课文既是阅读、理解和欣赏的蓝本,也是写作的范本。以课文为依托进行仿写训练,可以有效地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及写作能力。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课文的精彩片段,设计仿写训练。如《火烧云》一文,作者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方法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主要运用“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写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先是变成了马,接着写马的样子、变化;再写变成狗、狮子……这些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教完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后,教师可设计拓展练笔:①借助想象并结合生活实际,想想火烧云还有什么颜色或其他形状,模仿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②选一处自己知道的奇特景物,观察之后写一描写片段。(如:海浪的起伏变化、焰火的变化过程)。通过这样仿写训练,渗透引导学生质疑、对比,积累、品析好词佳句,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同时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锻炼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除了模仿课文精彩片段的写作方法,还可以模仿作者的构段方式。小学阶段构段方式较典型的有总分总结构,分总结构,总分结构。我们语文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进行仿写训练。通过这样有步骤地从阅读到仿写的训练,有效地形成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结构,使学生写作文“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 寻觅对话处,增加写的训练
人物的语言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它犹如一扇读者探索人物内心世界的窗口。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寻找这个“窗口”,增加写的训练。我在上《唯一的听众》一课,讲到“那时,我总是不由得想起那位‘耳聋的老人,那清晨里我唯一的听众……”时,我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假如“我”和老人再次见面,“我”会怎样对老人说呢?老人又会对“我”说什么?同学们打开想象的翅膀,有的说:“作者会很激动地对老人说,谢谢您的赏识和鼓励,您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我永远感激您!”有的说:“作者会惭愧地对老人说,当初我还以为您的耳朵真的聋了,原来您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谢谢您一直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同学们的回答各有千秋。通过此项练习让学生深刻明白了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的鼓励要心存感恩之情,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訓练了语言表达能力。
三、 抓住空白处,拓展写的训练
“空白”指的是作品中已书写描绘的部分为读者所揭示或暗示的东西,也就是作品给读者留下的联想和再创造的空间。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利用这些“空白”,让学生通过发散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利用标点补空白
在文学作品中,标点符号是不可缺少的语言工具。它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还能延伸文本的未尽之意。特别是省略号,往往能产生“千言万语尽在不言中”的感觉。教师要利用省略号留下的空白,让学生去联想,去补白。如《卢沟桥的狮子》第二自然段中用了一个省略号,表示狮子的形状很多。我抓住这一思维发散处,让学生说一说:除了书中介绍的以外,再说出几种“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狮子。这时,我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描述狮子的形态。这样,延伸了教材,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也培养了发散思维的能力。
(二) 抓住结尾补空白
某些课文结尾言尽而意未尽,让人浮想联翩。我们可以抓住这个结尾让学生通过想象去填补空白,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如学习《穷人》一课后,学生们被渔夫和桑娜善良有同情心的精神感动了。我抓住这个契机说:“渔夫他们夫妻俩如何抚养七个幼小的孩子以及七个孩子长大后如何相处,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学生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以《报恩》为题,写了西蒙的两个孩子长大成人后如何报答渔夫和桑娜的养育之恩;有的以《胜似亲兄弟》为题,写了七个孩子怎样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故事……
又如学完《凡卡》,我让学生想想:凡卡的信,他爷爷能收到吗?他的信如果落到鞋店老板手里后,其命运又会怎样?凡卡如果逃了出来,是流浪还是去找爷爷?写一段《凡卡的信寄出以后》,这样既有助于对课文深入理解,又能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四、 关注语言特点,进行写的训练
文章中,有些优美的语言值得反复诵读、摘抄甚至运用。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把积累语言与品评词句结合起来,为写好作文积累素材。
如朱自清的《匆匆》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为了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作者并没有刻意雕琢,而只是“随随便便写来,老老实实写来”,用鲜明生动的口语,相同的句式,将一缕情思牵动活跃而又恬静的画面迅速展开,使我们仿佛看到时间的流。这就是文本的语言特色。切合文本的语言特色,进行了如下的仿写练习:写字的时候,日子从笔尖划过;跑步的时候,日子从脚下溜过;刷牙的时候,日子从齿缝钻过……在练习中,学生不但掌握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积累了语言,而且练笔和学习课文相得益彰,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都是古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也说明了读和写的辩证关系。读写结合是语文的一条基本的也是最根本的原则之一。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读写结合,挖掘读写结合点,设计多种形式的小练笔,从读中学写,写中促读,把读写训练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作者简介:邵明惠,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市同安区柑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