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冀南温室大棚西红柿灰霉病防治技术

2018-06-28牛学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霉层染病灰霉病

牛学

灰霉病是冀南地区温室大棚西红柿上危害较重、且较为常见的病害,遭遇低温、连续阴雨雪、雾霾天气多的年份危害更为严重。灰霉病菌主要侵害西红柿叶片、花和果实,已经上升为冀南地区蔬菜、瓜类作物主要病害之一,对瓜菜产量影响较大。

1 危害症状

灰霉病菌侵害西红柿果实时,一般幼果、青果发病重,开始果实面呈水浸状的小点,继续发展成圆形,或者不规则的浅褐色病斑,湿度大时病斑表面产生灰色霉层,果实变软腐烂;果实染病同时,残留在果实上的柱头或花瓣很容易被侵染,之后病菌向果实或果柄扩展,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继而在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并生有厚厚的灰色霉层,呈水腐状,易脱落,这种现象菜农称为“掉蛋”,未脱落的染病果实,往往失水僵化。

西红柿叶片染病,多从叶尖部开始,沿叶片支脉间呈倒“V”字形向上向内扩展,起初叶片呈水浸状展开,以后渐变为黄褐色病斑,其边缘呈不规则、深浅相间的轮纹状病斑,病叶病、健组织分界比较明显,病斑表面着生少量灰白色霉层,发病严重的西红柿植株,叶片最后枯死。

西红柿茎秆染病,侵染初期与叶片染病相似,在茎秆上出现水侵状斑点,以后渐变为灰褐色病斑,继续发展,可至病部以上茎叶枯死,发病茎秆易折断、易产生霉层,甚至整株萎蔫。

2 发病规律

西红柿灰霉病病原为半知菌亚门的灰葡萄孢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及分孢梗随遗落菜田的西红柿、茄子、辣椒、黄瓜、大葱、洋葱、西葫芦等多种蔬菜作物病残体在土中越夏或越冬,一旦外界温度、湿度条件其发育生长时,萌发菌丝,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雨水和灌溉、整枝打杈等农事生产活动进行传播。在连续阴雨雪或较长时间雾霾等寡照的条件下,温室大棚内空气湿度上升到90%以上、气温在4℃~31℃范围内即可发病。灰霉病病菌发育对低温度要求不严,发育适宜温度为20℃~24℃,最高32℃,最低4℃;灰霉病病菌发育对湿度要求较为严格,当温室大棚内的空气相对湿度达90%时开始发病,高湿维持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植株生长衰弱容易感病。

因此,长期的阴雨雪和雾霾寡照天气、20℃~24℃的适温、90%相对湿度是有利于发病的三大要素,也是西红灰霉病有效预防的关键之所在。

冀南地区温室大棚西红柿灰霉病发病周期为4~5个月,即始发期、盛发期和后期3个阶段。早春一般在2月底、3月初是西红柿灰霉病的始发期,病情比较平稳、发展缓慢;3月中旬至4月下旬是西红柿灰霉病的上升性发展,病害扩展迅速,称为盛发期,4月下旬至5月初达到发病高峰。从5月份开始,发病情况逐步回落,至5月底、6月初逐渐消失,这期阶段称为发病后期。

3 防治方法

3.1 生态防治

合理调控棚室温湿度;即在晴天上午要早揭棉被、草苫等保溫覆盖物,晚开放风口,使棚内温度迅速升高到25℃以上,尽可能使棚内气度越过病菌发育适温的时间短些,当棚内温度上升到33℃以上时开始放风,并保持31℃以上的高温,减缓灰霉病菌的萌发速度,降低产孢数量。下午棚温要保持在25℃~22℃,待棚温降至22℃以下时,关闭封口保温,夜间保持棚温在15℃~17℃。遇阴雨天气,要在中午前后打开风口,降低棚内湿度。

3.2 农艺措施

要推广高垄栽培、地膜覆盖、膜下浇水、微喷滴灌、秸秆反应堆等技术措施,降低温棚空气湿度,有效控制灰霉病,提高田间通风透光性。合理密植,越冬一大茬定植密度一般在2500~3000株/亩之间,冬春茬和秋延迟栽培不超过3500株/亩;改变重施氮肥的不良习惯,加大有机肥和钾肥的使用量,实施氮磷钾配方施肥;及时整枝打杈,摘取下部干黄老叶,改善温棚透光条件,防止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经常擦洗棚膜,保持棚膜无尘土,提高透光率;温室大棚浇水要选择晴天上午进行,忌大水漫灌,并要保证在浇水后的3~5天无降雨雪天气过程;此外,垄沟里要覆盖地膜或者铺一层稻糠、干麦秸等覆盖物,降低土壤和空气湿度。

生产中发现病叶、病果以及没有脱落的花瓣要及时摘除;生产期结束后,清除残枝败叶;并要带出田外进行集中焚毁或深埋处理。

3.3 药剂防控

一是定植前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苗床喷雾,定植无病健壮苗。

二是蘸花或抹花药液中加入50%速克灵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

三是保护性预防。在浇膨果水之前,用赛德福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

四是在发病初期喷药防治。用凯泽?50%啶酰菌500~1500倍液,或62%赛德福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加收米水剂500倍液,或施佳乐(40%嘧霉胺)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提倡二种以上农药混合使用。在灰霉病发病较重的情况下,要适当加大用药量。

(作者单位:057550 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农牧局)

猜你喜欢

霉层染病灰霉病
番茄灰霉病巧防治
番茄灰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爱 情
万寿菊制种田中的病害鉴定
如何防治棚室番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的防治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
温室草莓灰霉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