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探究

2018-06-28赵婧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维管束瓢虫块茎

赵婧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产值大幅度提高,马铃薯病虫害在我国许多地区呈逐年加重之势,因此,加强马铃薯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马铃薯几种主要病虫害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有效的防治措施,以为马铃薯种植者提供参考。

马铃薯病害主要分为真菌病害、细菌病害和病毒病。其中由真菌引起的马铃薯晚 疫病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马铃薯病害,几乎能在所有的马铃薯种植区发生。此外还有马铃薯早疫病、环腐并、黒胫病、病毒病等。害虫分地上害虫和地下害虫,比较主要的有马铃薯瓢虫、蚜虫、地老虎等。不抗病的品种在晚疫病流行时,产量可损失20%~50%,窖藏损失轻者5%~10%,重者30%以上。

1 马铃薯病害主要表现、危害症状及发生部位

1.1 主要表现。坏死与腐烂,萎蔫与畸形。坏死、腐烂与畸形,都是细菌侵害薄细胞壁细胞组织所致。在其网状叶脉的叶片上,病斑呈多角斑,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环。在肥厚组织或果实上的病斑,多为圆形。在柔嫩肉、多汁的组织上,组织死亡易生腐烂。有的部位被害后发生促进性病变,形成肿瘤,这种现象多发生在根或茎上。维管束细胞被破坏后,水分、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输送,会造成植株萎蔫死亡。细菌性病害没有菌丝、孢子,病斑表面没有霉状物,但有菌脓(除根癌病菌)溢出,病斑表面光滑。

1.2 危害症状及发生部位。(1)斑点:主要发生在叶片、果实和嫩枝上。坏死性斑点或叶枯,有的产生穿孔,叶斑呈多角形并有黄色晕环,潮湿时有溢脓。(2)腐烂:植株幼嫩、多汁的组织被侵染后通常表现为腐烂,并有臭味的脓液产生。(3)枯萎:细菌侵入植物的维管束后,在导管内扩展破坏了输导组织,可引起植株的枯萎。(4)畸形:细菌侵入后在枝条或根部引起局部组织的过度增生形成肿瘤、或是新枝新根丛生、或枝条带化。

2 马铃薯病害的主要种类

2.1 青枯病。青枯病是温暖地区马铃薯最严重的细菌性病害,对产量有较大的影响。初期萎蔫表现在植株的一部分,首先影响叶片的一边或一个分枝,另一半生长正常。轻微变黄随之枯萎。如果将茎横切面放入静止的装有净水的玻璃杯中,有乳白色的液体溢出。当土壤黏性大时,细菌黏液可以渗透至芽眼。切开块茎会有灰白色的液体从维管束分泌出来。

2.2 环腐病。环腐病又称黄眼圈,属棒状杆菌,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不长,是一种危害输导组织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是通过种薯带菌传播,严重感病的薯块不能发芽,轻病株出苗后,植株瘦小,长势缓慢,叶片产生淡黄色斑纹,变褐,叶缘卷曲枯焦,叶柄下垂,植株由下向上逐渐萎蔫枯死,枯死后叶片不脱落;茎和块茎横切出现棕色维管束环,用手压有乳黄色菌脓流出,重病薯表面稍有龟裂,后期维管束变黑褐色,生成环状空洞,与青枯病区别是芽眼周围不出现脓状渗出物。

2.3 黑胫病。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危害严重。湿度大时,可在植株任何生长发育阶段发病。从发软的、腐烂的母薯沿茎秆向上扩 展,形成黑色黏性病斑,叶片变黄、卷曲,植株矮小,下部葉片萎蔫,茎基部变黑腐烂,甚至枯萎死亡。

3 防治措施

3.1 合理轮作,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无病、抗病品种。防止病烂薯混入肥料,增施磷、钾肥,花期结合防病亩喷施磷酸二氢钾80~100克,增强植株抗病性。清除田间杂草,锄草中耕培土尽量不伤及根部,减少根系伤口感病,如发现中心病株及时拔除,带出田间销毁,病穴用生石灰消毒。

3.2 药剂防治。(1)青枯病:用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4%络氨铜水剂400倍液灌根,每隔7~10天灌一次,连续灌2~3次,每株灌药液0.25千克效果较好。(2)环腐病: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或0.5%漂白粉溶液或75%酒精溶液进行切刀消毒。(3)黑胫病: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分钟,或用敌克松500克或病克净400倍液拌种,或叶面喷施0.1%硫酸铜溶液,都能有效减轻黑胫病的发生。

4 马铃薯虫害防治

4.1 瓢虫:主要是28星瓢虫. 防治方法:(1)消灭越夏虫源,清除田边地角、沟边杂草及被害马铃薯干枯残叶以及植株,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夏虫源。(2)人工捕捉成虫,利用马铃薯瓢虫成虫的假死性,敲打植株,收集成虫,集中消灭。(3)在马铃薯瓢虫幼虫孵出前,摘除叶片上的卵块,集中处理,减少田间虫口密度。(4)幼虫分散为害前,进行化学药剂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16%的蚧休乳剂1000~1500倍液。

4.2 蛴螬:(1)生活习性和为害症状:蛴螬为金龟子的幼虫。金龟子种类较多,各地均有发生。幼虫在地下为害马铃薯的根和块茎。可把马铃薯的根部咬食成乱麻状,把幼嫩块茎吃掉大半,在老块茎上咬食成孔洞,严重时造成田间死苗和毁灭性的灾害。(2)防治方法:施用农家肥时,要经高温发酵,使肥料充分腐熟,以杀死幼虫和虫卵。药剂拌种,用种衣剂拌。施用辛拌磷或3911拌毒谷等。

4.3 地老虎:(1) 生活习惯和为害症状:地老虎有许多种,为害马铃薯的主要是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和大地老虎。地老虎是杂食性害虫,各地均以第一代幼虫为害春抪作物的幼苗,严重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重播,1~2龄幼虫为害幼苗嫩叶,3龄后转入地下为害根、茎,5~6龄为害最重,可将幼苗茎从地面咬断,造成缺苗断垄,影响产量。

(2)防治方法:清除田间、地边杂草,使成虫产卵远离本田,减少幼虫为害,并在作物幼苗期结合松土清除出内外杂草,沤肥或烧毁,可消灭大量卵和幼虫。用黑光灯、糖、醋、酒、诱蛾液诱杀成虫。用毒饵诱杀。以8%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500克加水溶化后和炒熟的菜籽饼或秕谷20千克拌匀作毒饵进行诱杀。用毒土防治。用75%辛硫磷1斤,加水少量,喷拌细土250~350斤或辛拌磷1斤拌细土20斤顺垄底撒施在苗根附近,形成2寸宽药带,每亩撒毒土40斤即可。

(作者单位:151500黑龙江省兰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猜你喜欢

维管束瓢虫块茎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不同杂种优势群玉米茎秆维管束性状比较分析
花期摘叶和摘萼片对库尔勒香梨维管束发育影响及与萼筒脱落的关系
氮肥对超级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结构的影响
飞呀,小瓢虫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瓢虫
巧切西瓜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