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沿淮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因素及防治策略

2018-06-28张培军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0期
关键词:扬花麦穗赤霉病

张培军

小麦赤霉病还称为红头瘴、烂麦头,是一种典型的气候性病害,会发生在全国的各个麦区,但是在靠近淮河的地方,他的主要作物是一麦一稻,小麦抽穗扬花一般在四月中上旬,雨水偏多,最容易出现小麦赤霉病,发生小麦赤霉病之后不仅会使小麦严重减产,还会让小麦籽粒腐败变质,变质之后小麦会分泌一些毒素,这些毒素能够使人畜中毒,因为小麦在抽穗后如果遇到连阴雨或者长时间的高湿天气就会发生小麦赤霉病,所以在靠近淮河的地方小麦受病率最高。

1 小麦赤霉病的症状

在小麦的成长期间的每个阶段都容易受到病害,引起小麦的苗枯、根茎、麦秆和麦穗的腐烂,我们最为常见的就是麦穗的腐烂,苗腐不会常见,穗腐一般会发生在小麦的乳熟期,其特征是小穗基部出现水渍状的斑点,颜色为淡褐色,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快速扩张至整个小穗甚至多个小穗。得了此病的小穗颜色枯黄,在天气潮湿的时候会出现一些粘胶状的霉层,其颜色为粉红色,这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座,如果小麦的穗轴和穗颈受到污染的话小麦就会变成白穗。

如果在小麦受病的后期还遭遇到潮湿的天气,在粉色霉层会长出来菌子囊壳,呈黑色小颗粒状。小麦的种子在萌芽期如果感染病菌,会引发根部、根鞘,引起褐色腐烂,这种侵害可能会让种子不发芽或者即使发芽也会在出土之后死亡,这种情况就是苗枯。茎基部感染病菌以后会变成褐色,晚期会引起茎基腐烂,可能会引起整株死亡的后果,而这种情况就是茎基腐。茎基腐烂之后即使想要把它拔出来也不能连根拔出,如果在小麦受病前期及时采取措施,麦穗受害比较轻,可能就不会有症状表现出来,即使有也只是极少数的一部分。

2 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因素

2.1 天气和品种

小麦赤霉病归属于偶发性的气候型病害,其发生的因素与当地的气候条件、农作物的品种抗病毒能力、细菌量、生育期间等都有关,这些因素配合的多少程度决定病害的流行范围,小麦抽穗和扬花期间的天气状况决定此病毒的流行范围和轻重。如果在连续阴雨天的情况之下碰巧小麦抽穗扬花,且气温较低,土层表面的温度较高子囊壳生产快,细菌量就会变多;如小麦抽穗扬花前,小麦穗体内子囊壳发生率上升三分之一以上可能会发生赤霉病的大爆发。

有数据表明病菌发育最适宜的温度为24℃~28℃,最低为8℃,最高为32℃。湿度相对来说潮湿或较为潮湿发育最好。子囊孢子和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0℃~25℃为分生孢子产生速度最快的温度。

2.2 病菌侵入

病菌的侵入基本上是以花药为媒介,小麦感病率比较高的时期是小麦齐穗后,特别是在开花期,小麦的感病率最高,而且开花时间的早晚也会影响他的感病程度。小麦扬花期间的气候情况、播种的时间都决定了品种的感病性。一般情况下较早播种的麦田,因为花期早,所以会经常躲过病菌感染流行的阶段,会相对的减轻了他的发病程度,反之花期会晚,在抽穗的阶段会赶上病害爆发,会加重病害程度。在此之外周围环境也会影响其病菌的发生,例如土地湿粘、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都会使赤霉病爆发。此时氮肥过重,肥料效果发挥迟缓,都会使抽穗成熟期推迟致使发病加重。特别春季阴雨天较多,小麦花期不一,会给赤霉病菌的侵染提供更多的机会,农民的防病害知识不多积极性不高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3 对人与牲畜的危害

赤霉病不仅仅会造成小麦的严重减产,更会恶化小麦种子的品质,被危害之后的小麦会产生很多毒素,人使用以后会有很多不适,例如恶心呕吐,发烧,眩晕,腹泻等等,最为严重的是会影响人体本身的免疫力和生育能力,直接对人、畜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对此有着严格的检疫标准尽最大能力减少损失确保人畜安全。

4 防治策略

4.1 农业防治

对于小麦赤霉素的发病来源之一菌源,减少侵害的有效途径是深耕灭茬。在种植小麦之前,可以对土壤深翻,这样就可以把表面的菌源翻到土壤深处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地表菌源的密度和小麦感染赤霉病的几率。在对小麦进行施肥时,要以基肥为主,平衡的进行施肥,在施底肥时一定要施够,即使要追肥也要尽早进行,不要太晚,因为施肥过晚会让小麦贪青晚熟,这样就延长了小麦被感染赤霉病的时间,增加了小麦感染赤霉病的几率。尽管现在小麦的品种已经经过了几代的更新,但是能够完全抗病的品种还没有被研发出来,而且每一个小麦品种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所以在选择小麦品种时,不光要考虑小麦的抗性,还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小麦的株高,花药的残留时间等。

4.2 药剂防治

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如果气候不同,那么他抽穗扬花的时间和快慢都是不同的,所以在对小麦进行施药时,要注意施药的日期和次数都是根据气候的变化和小麦的生长发育情况决定的,一定要灵活控制。在小麦抽穗时,如果天气比较好,最好的施药时间是始花期,但是如果抽穗时遇到连雨天,这时候小麦发生赤霉病的几率比较大,最好的施药时间是齐穗期,喷药时也要对应的使用迷雾和高浓度喷雾,因为赤霉病在这个时期是多发性,那么迷雾和高浓度的喷雾就能防止雨水对小麦对药剂的稀释造成的二次伤害。

在靠近淮河的地方,主要作物是一麦一稻,而小麦抽穗扬花一般在四月中上旬,这时雨水偏多,容易出现小麦赤霉病。除了在病发严重时期辅助药物,其他时候可以不必喷洒药物来避免环境和粮食的污染。小麦赤霉病的爆发会对小麦产量有着特别严重的影响,因此每年最好都要有一到两次的药物防治。

(作者單位:236223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关屯乡农业综合服务站)

猜你喜欢

扬花麦穗赤霉病
五月麦穗金灿灿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芮城县:科学预防小麦赤霉病
彩虹色的雨
桃花雪
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杀菌剂应用情况分析
麦穗穗
拣麦穗
经过
谁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