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之我见

2018-06-28张文亮

神州·上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事半功倍科学性创新性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科学、巧妙的提问,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其知识的火花,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创新性、激励性提问;激趣性、激发性提问;科学性、合理性提问;激疑性、启发性提问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课堂提问;激趣性;创新性;科学性;事半功倍

课堂提问,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学生来回答,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对学生尚存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反馈教学效果的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合理、巧妙的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前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新授内容的预习情况,从而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点燃其知识的火花。反之,如果不注意提问的方法,为提问而提问,往往会事倍功半,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人从事教学工作已三十多年,对于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做过许多尝试,愿与广大同仁共交流。

一、创新性、激励性提问

单调、固定的提问模式,时间长了对学生就失去了兴趣,创新性地课堂提问既能体现出教师良好的个业务水平,又能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发扬前人长处的同时,开发研究新的方法。提问的语言还应恰如其分,能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兴趣,能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开拓思路,使其爱学、好学、乐学,真正把学习作为人的第一需要。

二、激趣性、激发性提问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1]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的思维处在高昂的轻松的愉快的状态时,他接受知识最灵敏,智力发展就处在最佳状态。[2]可見,兴趣是成功的阶梯;也是学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成份。因此,每次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把知识融于情趣之中;提出的问题还应力求拓展学生的思路和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为前提,促使学生思考问题时尽量做到从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出发。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一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的现象。这时,教师要瞅准时机,巧妙地采用适当的问题,向学生提出问题,及时调整他们的注意力;同时用鼓励性、表扬性的语言,激发他们作出正确的回答,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这样学生会慢慢的对该学科产生浓厚地兴趣。千万不要发火。对他们训斥、挖苦甚至讽刺辱骂。否则,学生会因此伤害自尊心,以后而对该教师所讲的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放弃对该学科的学习。

三、科学性、合理性提问

课堂提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思路。要力求做到思路清晰、紧紧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还要尽可能地做到灵活、多样、风趣幽默而且不要庸俗丧失科学性,以免把课堂提问带入误区。同时,课堂提问要掌握时机,力求做到该问的一定要问,不该问的一定不要乱问,要问的恰到好处。提出的简单地问题尽量找学习较差的学生来回答,难度较大的问题找学习好的同学来回答,让学生只要积极地动脑筋去想,问题就能够圆满地解决。

四、激疑性、启发性提问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3]由此可见,设疑是人生追求真理,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创新发明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若能在学生似懂非懂、似通非通的关键时刻有意识的设置疑问,然后与学生共同探讨,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中老师千万不能代替学生思考,不能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路上走“平坦大道”,而要启发他们进行左右对比,前后联系,深入细则地思考问题。

教师在提问时,要仔细观察,如发现学生对提出的问题确有潜力能够作出回答,教师切不可性急,即刻终止学生回答,以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沉住气,由浅入深,不断的予以启发,直至学生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样非常有助于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形成,使学生逐渐养成爱动脑、善思考的好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总之,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提问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为什么有的教师煞费苦心地提问,而学生就是启而不发,其原因正如歌德所说:“想要得到聪明的回答,就要提出聪明的问题。”只有科学合理地提问,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董耀会,中华教育文选,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12

[2]刘京穗,当代教育文献,中国标准出版社。2002.12

[3]董耀会,中华教育文选,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12

作者简介:张文亮,男,1965年6月出生。山东省枣庄技师学院,高级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本科,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现从事机电专业的教学工作。先后在《职业技术教育》、《技工教育》、《技工培训之友》等刊物中发表过十多篇论文。

猜你喜欢

事半功倍科学性创新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说话写句要注意科学性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成公绥赋作的模式化与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