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概述

2018-06-28夏丽芳蔡雪萍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1期
关键词:叶面乳油整地

夏丽芳 蔡雪萍

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技术吸收了垄作和平作的优点,在“垄三”栽培技术的基础上,缩小垄距,二垄变三垄,将行距由65-70cm缩小至45cm,选用矮杆、半矮杆抗倒伏的品种,增加种植密度,采用双条密植的栽培方法。各地区试验种植证明了该技术充分发挥了大豆的群体作用,能使大豆产量大幅增加,平均增产幅度21.8%,最高达35%以上,是传统方法产量的数倍。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由于垄距窄,在一定程度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抗旱能力,同时,该栽培模式比大垄栽培的大豆提前7~10d封垄,较早产生的田间郁闭的环境,有效地抑制了杂草生长,保证了大豆后期生长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由以上可以看出,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比大垄窄行密植管理方便,可以机播机管,便于推广,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技术要点

1.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

1.1品种选择。由于大豆45 双条密植栽培密度增大,行距縮小,结合我地区自然条件和栽培水平以及市场需求,要求选用矮杆或半矮杆,抗倒伏、抗病虫、耐密性较好,增产潜力大的中熟品种。目前比较适宜的品种有垦丰16、合丰56和绥农22号等。选好品种后用6mm和8mm两次精选,剔除虫食粒、病斑粒及杂质。

1.2种子处理。播种前对大豆进行包衣处理,以减少早期病虫对大豆的危害。 种衣剂用35%的多福克、2.5%适乐时,阴干后待播。种衣剂用以防治大豆根腐病、二条叶甲和根潜蝇。未包衣处理的种子也可用微肥锌肥、或硼钼微复肥或铜酸铵等进行拌种。

2选地与整地

2.1选地。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岗地和平川地是首选,即使遇到多雨天气这样的地块也不容易造成倒伏、减产。前茬最好是玉米、杂粮,无合适地块也可适当选迎茬或重茬一年的大豆地块。

2.2整地。精细整地是大豆增产的根本措施之一,也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看整地时间和质量,整地不宜春季进行,要求在秋季严格按照农机田间作业技术标准,进行一系列深松、旋耕、灭茬、深翻、耙地。要达到耕层深厚,地表平整,土壤细碎无大坷垃,无漏耕和拖堆。 耕翻深度为18-20cm,耕茬深度为12-15cm,深松深度25cm以上,达到播种状态,整地及时搞好镇压,保住墒情。没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要进行伏、秋翻或深松整地。

3适期播种

地表面5cm处的土壤地温稳定通过7-8℃时播种,可确保大豆苗全、苗匀、苗壮,采用机械平播或垄上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大行垄距45cm,双行间小行距10-12cm。 我区适宜在5月5日至5月l5日之间进行播种,既躲过5月中旬土壤水分干旱阶段,又可充分利用4月份返浆期的土壤水分,确保大豆在5月25日前出齐苗。

4合理密植

45cm双条密植栽培技术播种密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低,过低起不到密植的作用,达不到群体增产的效果,应根据不同地力、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水平确定每公顷保苗数,象垦丰16等耐密品种,根据大数据得出公顷保苗株数应在35―45万株/hm2为宜。

5合理施肥

5.1有机肥。应重施有机肥,有机肥全部做基肥施用,每公顷施15t以上,按尿素5-8kg/667m2、磷酸二铵10-15kg/667m2、氯化钾5kg/667m2,结合整地做底肥一次施入。

5.2化肥。化肥做种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平衡施肥,达到氮磷钾和微量元素合理搭配,实现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高产,为确保大豆壮秆抗倒伏,应高度重视钾肥施用标准。按纯氮60kg/ hm2、纯磷100kg/ hm2、纯钾75kg/ hm2, 施于种下5-10cm处。适当增施钾肥,效果更好。

5.3叶面追肥。大豆前期长势较弱, 从初花期开始到大豆田封垄为止叶面追肥2~3次, 用尿素15kg/ hm2、磷酸二氢钾2.5kg/ hm2溶于150kg水中喷施,同时加入需要的微量元素肥料,可起到抗倒伏、保花保荚、促早熟的作用。

5.4大豆植株生长旺盛,应控制大豆徒长,防止后期倒伏,在初花期选用多效唑、三碘苯甲酸等化控剂进行调控。

6田间管理

6.1中耕。当大豆拱土时,及时趟蒙头土,机械中耕进行铲前深松或趟一犁,要浅趟深松。分枝期、苗高10-15cm时进行中耕培土,以不压苗为原则。铲趟可起到除草和抗旱防涝的作用。大豆植株后期如长势旺盛,进行叶面追肥,分别在分枝、始花期、鼓粒期叶面喷施,防止倒伏和病害。

6.2灭草。大豆45cm垄上双条密植栽培技术,生大豆育期间田间作业困难,灭草作为此项技术的关键措施,应以土壤处理为主,苗后茎叶处理为辅。

6.2.1土壤封闭处理:大豆播后出苗前,用72%都尔乳油1500-2700ml/ hm2,或用 50%乙草胺乳油2500~3000ml/ hm2+70%赛克津可湿性粉剂300~600g,对水450 kg土壤喷雾。

6.2.2秋季施药:用50%的速收120~180g+用90%的禾耐斯2200-2500 ml/ hm2喷后耙茬起垄。

6.2.3 茎叶处理:在大豆出苗1-3片复叶、杂草2-4叶期时防除禾本科杂草,用15%精杀得乳油750-1000ml/ hm2,或用5%精禾草克乳油900-1500 ml/ hm2,或用10.8%的高效盖草能乳油450ml/ hm2 对水450kg喷雾。

7防治病虫害

灰斑病:大豆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kg/ hm2 对水500kg叶面喷雾防治。

蚜虫:20%的田间大豆有蚜虫时,公顷用10%的灭百可乳油或2.5%的敌杀死乳油,等药剂500ml,对水500kg进行喷洒防治。

8收获

大豆叶片全部落净、豆粒归圆即可收获。用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收获时不留底荚。

(作者单位:164035黑龙江省建设农场)

猜你喜欢

叶面乳油整地
喷施叶面阻隔剂对抑制小麦吸收镉的效果初报
“60%敌畏马乳油”农药对家蚕残毒性调查
叶面施钙对冬枣品质的影响
鱼藤酮乳油中鱼藤酮含量的反相HPLC-DAD法测定
岭石叶面铁肥 缺铁黄化
浅谈造林穴状整地
我省深松整地将实施精准补助
湖南省棉花有害生物防控科学用药推荐名录
大白菜叶面喷施氮肥效果试验
10%稻笑乳油对苗床稗草的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