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四总六具”教学向导
2018-06-28马春梅
马春梅
美术教育是国家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经过多年课堂教学实践,笔者总结出小学美术课堂“四总六具”教学模式作为教学向导。
一、四总
小学美术新课程总体划分出四个学习模块为“四总”。
1.欣赏与评述
欣赏与评述即通过对美术作品、美术常识的欣赏,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用视觉调动思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艺术作品,如从形象造型、思想情感、线条描述、色彩应用、背景添加等方面欣赏和评述作品,拓宽学生对美术领域的认识,丰富知识储备。
2.设计与应用
设计与应用即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有关的原理、表现方法和制作步骤。通过练习,使学生了解美术工具、材料的特点及使用方法。利用已学的美术知识表现和创造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能力,形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3.造型与表现
造型与表现是在教师讲完新教材后,为巩固知识、技能所安排的临摹、写生、创作、交流的训练,以强化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作业练习表现事物的形态、结构、色彩、情感等来获得对事物美的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4.综合与探索
综合与探索,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教师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问题的途径,并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二、六具
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应从自我开始,教师要总结经验,认真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以上总体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模块的指导下,笔者将一堂美术课又具体、细化为“六具”教学环节。经过我校美术教师多年实践,认为是比较合适、优化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之一。
1.欣赏激趣导入
利用多媒体平台引导学生进入视觉和听觉情境。教师出示名家作品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作品构图的方法、绘画的技巧,教师用幽默的艺术语言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體会美术作品的情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绘画意识。
2.探索新知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探索学习新知,掌握适合自己的创造美的方法。具体形式为小组讨论交流,其中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师参与交流与引导,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3.示范点拨
小学美术教师的板书示范是非常必需的。教师根据学生观察的情况,示范和讲解同时进行。例如,在讲授小学美术“蜻蜓飞飞”一课中蜻蜓的示范讲解时,笔者从构图开始,分步从头、眼、身体、颜色等逐步示范讲解,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技法。这一环节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临摹表现蜻蜓的形象,与此同时,请几个有代表性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构思和建议。
4.练习实践
让学生体会美的意义,进行创造美的实践,提高每个学生的绘画能力。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已经跃跃欲试,想要用自己的画笔和方法去实践。这时,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在上课时学生的作业练习分两大形式交替进行,避免作业练习的单调,具体分为个体作业独立练习和合作作业小组集体创作(两人、四人小组在纸上合作绘画或者手工创作)。在学生课堂练习的同时,教师进行巡回辅导,重点帮助有造型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习,使其树立学习信心;其次,帮助优秀的学生进行完美的造型练习。
5.体验创作乐趣
具体实施为展示表演形式,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创作学习热情。紧贴课本作业设计中的“说一说、比一比、乐一乐”等环节,让学生体验创作的乐趣。
6.评价、小结与拓展
在本课结束前展评学生的作业,并给予学生作业一定的评价,教师不要吝啬自己手中的分数,要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然后简单小结本课内容,鼓励学生在创造美的活动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鼓励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这个过程虽短,但不能省略,课堂的完整性不可丢,并根据每节课内容进行拓展练习和知识的延伸。比如,在手工课以纸工为主时,课后拓展可以让学生用其他材料做一做该课内容。最后布置下节课需要准备的美术学习用品。
总之,新思维、新观念与时俱进,故此创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经成为小学美术学科教改研究的新攻略。美术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探索创新中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徐建融,钱初熹,胡知凡.美术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注:本文系“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传承与创新研究”课题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编号:ww[2016]GH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