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治疗混合痔的效果评价
2018-06-28周志德
周志德
(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河北 南皮 061500)
混合痔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此病的发病率较高,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一说。混合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但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此病因发病部位特殊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对于病情较轻的混合痔患者,可使用化痔栓、痔疮膏对其进行治疗。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混合痔患者,则需要对其进行手术治疗。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但效果不够理想。在本次研究中,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采用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对7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对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民医院于200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14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2006年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结直肠肛门外科学组发布的《痔临床诊治指南》中关于混合痔的诊断标准[1]。这些患者的年龄为20~55岁,平均年龄(31.5±6.4)岁;其病程为3个月~8年,平均病程(1.5±0.4)年。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等临床资料相比,P>0.05。
1.2 治疗方法
为治疗组患者采用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在术前,对患者进行2次清洁灌肠。对其进行乙状结肠镜检查,观察其是否存在结直肠段肿物。协助患者取截石位,使用碘伏对其术区皮肤进行消毒。使用长效麻醉药(亚甲蓝、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的混合液)对其术区皮肤进行四点式局部浸润麻醉。使用碘伏棉球对直肠内部进行消毒。于肛门3点钟方向、7点钟方向、11点钟方向牵拉母痔,然后对肛门进行扩张。沿齿线依次切开肛门后正中皮肤、皮下组织、内括约肌下缘,对术区进行止血处理。使用10号线对内痔的3点钟方向、7点钟方向、11点钟方向上方的黏膜下层进行横向缝合(确保各缝合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结扎痔动脉。提起痔核,沿痔核间自然分界分段切开外痔部分,注意保留痔核间的皮桥。剥离皮下静脉丛,使用之前结扎痔动脉的丝线对外痔部分进行结扎。完成结扎后,在痔核内注射维生素C注射液(注射量以能够使痔核隆起为宜)。将扩肛管置于肛门内,然后用凡士林纱布、干纱布对切口进行加压包扎。在术后24 h内,告知患者进食半流质食物。在术后第2 d,告知其恢复正常饮食,但应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并保持排便通畅。为患者常规应用抗生素2~3 d,保持其肛门的清洁。指导其在便后进行中药坐浴,每天为其更换1次切口处的敷料,直至其切口愈合。为对照组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手术方法是:协助患者取截石位。对其术区皮肤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对其进行腰麻或局部浸润麻醉。对其进行扩肛,使其痔核充分暴露。根据痔的自然分界,将其分为3~4段。于外痔皮缘处做一个“V”形切口,锐性剥离外痔及皮下静脉丛至齿线上内痔处。于内痔基底部,用大弯止血钳钳夹痔核。用10号线对痔核进行“8”字结扎。切除结扎线上方的痔核,同法处理其他混合痔。检查肛门的松弛度,以可容纳2指为宜。对于肛门紧张者,视情况对其进行后位扩肛。检查患者的术区有无活动性出血点,在其切口周围注射含亚甲蓝的长效止痛剂。使用凡士林纱布、干纱布对切口进行加压包扎。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痔核完全脱离,创面愈合较好。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痔核明显缩小,创面愈合较好。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痔核有所缩小,但创面愈合欠佳。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未减轻,痔核未缩小。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6例,为显效的患者有24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65/70)。对照组患者中临床疗效为治愈的患者有11例,为显效的患者有21例,为有效的患者有25例,为无效的患者有1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4%(57/70)。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χ2=4.08,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3 讨论
混合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以往临床上常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但效果不够理想,患者在术后常会出现肛门出血、肛门疼痛、肛缘水肿、肛门肉芽组织增生、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用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治疗混合痔的原理主要是通过在痔核内注射高浓度的维生素C注射液,使痔核出现无菌炎症反应及纤维增生,阻断痔核的血流,从而使痔核因缺血坏死而脱落[3]。
笔者认为,用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治疗混合痔具有以下优点:1)不需要直接切除患者的痔组织,从而可减少其术后的出血量。2)对齿线附近的痔组织进行分段结扎处理,不易损伤肛门括约肌,且不会影响肛门的舒缩功能。3)患者的痔核剥脱时不会影响基底创面的生长,从而不会导致其出现肛缘水肿、肛门肉芽组织增生等并发症,进而可缩短其创面愈合的周期。4)在患者肛门的后位切断部分内括约肌,可有效地防止其内括约肌痉挛,减轻其术后肛门疼痛的症状,进而可防止其发生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用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1] 于洪顺,张玉茹,田颖,等.结扎、注射、后位扩肛术在混合痔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14,42(5):16-17.
[2] 刘欢,席作武. 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肛缘皮肤水肿的预防[J].中医临床研究,2016(5):57-58,59.
[3] 王黎生,维生素C有新用[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1998(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