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频空调压缩机外壳“带电”现象分析
2018-06-28刘贤义凌益斌
刘贤义 凌益斌 罗 文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70)
0 引言
家用定频空调压缩机电机一般使用单相异步电动机,目前依然占有较大市场份额。近期我司卖出家用定频压缩机用于装配某外厂空调器,销售到市场上后,客户投诉说,压缩机有漏电现象。
经详细了解,压缩机测试耐压、绝缘合格,该现象是客户空调器装配部分压缩机外壳忘记接地线造成的。通电运行后,测量压缩机外壳与地之间电压很高,有100 V以上,但人体触摸压缩机外壳不会有触电反应,需要解释该现象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1 理论分析
通过资料查找和分析,认为这种现象不仅是单相异步电机压缩机,也是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存在的正常现象,是由分布电容产生的感应电压引起的。
1.1 分布电容的概念
简单的电容是由两块平行金属板中间加绝缘材料而形成的,两个金属板就是电容的两个极,容量的大小与两金属板的距离成反比,与两金属板面积成正比。理解了这个就好理解分布电容了。例如两根平行的直导线就可以形成电容,电容就是由两个存在压差而又相互绝缘的导体所构成。所以在任何电路中,任何两个存在压差的绝缘导体之间都会形成分布电容,只是大小问题。
1.2 外壳感应电压
压缩机电机绕组与定子铁芯是有绝缘材料隔开的,可以认为存在分布电容,绕组与定子铁芯相当于电容的2极,当电机绕组上存在交变电势时,将使分布电容周期性地充放电,并形成电容电流,定子铁芯上感应出交变电荷,从而形成压缩机外壳上的交变电压,我们试验验证过压缩机绕组通直流电压外壳是不会有感应电压的。三相电机通电运行时一般由于三相绕组合成电势为0或者说三相电容电流合成为0,外壳上不存在交变电荷,不会产生电压;但三相电机只接单相电不运行、缺相运行、三相不对称运行时外壳一样存在感应电压。
1.3 外壳感应电荷(以电机绕组与外壳绝缘良好为前提)
Q=CU(Q为电荷,C为分布电容大小,U为外壳电压),电机绕组与外壳分布电容C是很小的,产生的感应电荷也很有限,但U=Q/C还是可以比较大的,可以解释压缩机外壳不接地时感应电压很大的现象。
I=Q/T(I为电流,Q为电荷,T为时间),外壳单位时间内感应出的电荷是很有限的,所以外壳接地或人用手接触外壳时电流很小。外壳接地或者人用手去接触外壳,测试压缩机外壳电压立即下降到0或者存在很小的电压,说明感应电荷很快泄漏掉了。类似的还有静电,比如说,你触碰到某个带有静电的导体,会有触电的感觉,但是,你再次触碰的时候就不会有这种感觉了,因为电荷已经在第一次触碰时消失了。压缩机外壳情况稍有不同,就是感应电是持续产生的,因此接地后可能一直有电流,只是电流很小。
外壳接地,我们采用示波器、万用表电流最小档(mA档)测试外壳电流,检测不到电流信号,相关报告中已经验证采用万用表的微安档测量外壳对地电流仅0.2 μA,远远小于人体的安全电流值,所以外壳不接地时用手接触外壳没有任何感觉。试电笔可以很敏感地测试到,而我们采用示波器、万用表电流最小档(mA档)测试外壳电流,检测不到电流信号,是因为我们的最小量程(mA档)太大了。所以在压缩机绝缘良好的前提下,压缩机外壳不接地,虽然外壳有很高的感应电压,但是对于人体还是安全的。
1.4 安全电压的概念
压缩机外壳电压超出36 V安全电压为什么我们还是安全的呢?是否安全主要还是看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人体对电流的反应如表1所示。安全电压是这么计算的:人体电阻大约在2 kΩ~20 MΩ范围内;皮肤出汗时人体电阻可按1 000~1 500 Ω考虑;皮肤有伤口时,约为800 Ω。最低可按800 Ω计,人体允许通过的工频极限电流约为50 mA,故此可依据欧姆定律计算,U=IR≈0.05×800=40 V,得知人体所允许的最大工频电压约为40 V,所以我国的安全电压规定为36 V。
表1 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2 试验验证
2.1 外壳不接地,压缩机接电运行,测量电压
如图1所示,外壳与地电压测试为156 V,但人体接触外壳是没有任何感觉的。
2.2 压缩机外壳连接不同电阻接地,采用万用表测量外壳电压
如表2所示,外壳通过人体接地,测量外壳与地电压仅为3 V,说明压缩机外壳的电荷基本都泄漏掉了,但外壳上剩下的电荷还可以产生3 V的交变电压;外壳通过20 MΩ电阻接地,外壳电压还是很高,说明20 MΩ电阻相当于完全绝缘的。
图1 万用表测量电压
表2 外壳接不同电阻测量外壳电压
2.3 电视机信号线电压测量
很多家用电器外壳不接地时都会存在该电压现象,例如:电视机采用的供电插头基本都是两相的(没有地线),但电视机出来的有线信号线要插到墙上的信号接口上,相当于接地。如果把这根信号线从墙上的接口上拔出来,然后给电视机通电,采用试电笔测试电视机出来的信号线的金属部分是会发亮的,采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档测量对地有110 V电压,但人用手去摸没有异常感觉。
3 结语
定频单相压缩机电机绕组与外壳绝缘合格的前提下,外壳不接地,通电运行,外壳存在一定的感应电压是正常现象,是由分布电容引起的。但是如果压缩机绝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而外壳不接地,压缩机通电后人体接触外壳会有很大的电流通过,将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为了确保用电安全,家用空调用压缩机外壳应保证始终接地。
[1]陈新祥,张春镐.家用电器中单相电机机壳“带电”现象的分析[J].中小型电机,1986(2):23-26.
[2]沈善圭.对单相电机机壳带电现象分析一文的补充意见[J].中小型电机,198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