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环境下我国石油化工产业战略选择
2018-06-28罗武
□ 文/罗武
石化产业现状分析与展望
从生产供应来看,2017年世界炼油能力达到50.6亿吨/年,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0.8%。其中,亚太地区份额最大,达到35%。中国炼油能力2017年达到8.16亿吨/年,年均增长4.9%。世界乙烯产能2017年达到1.7亿吨/年,2010年以来年均增长2.45%。其中东北亚地区份额最大,达到26%。中国乙烯产能2017年达到2366万吨/年,年均增长4.7%,是世界平均增速的2倍。从市场需求来看,石油化工产业有力地促进了汽车、家电、电子、电器、建筑、纺织等相关产业发展,产品除了在传统汽车、家电、包装、建材等领域保持旺盛需求外,随着消费水平的升级,在城市管网、防水材料、电子信息等新兴行业应用更加广泛。
近年来,中国石化产品消费进入中速增长期,24种主要产品2010年合计表观需求量12286万吨,到2017年合计表观需求量21210万吨,年均增长8.1%。从基础石化原料和主要石化产品来看,2017年乙烯表观消费量2506万吨,同比增长7.9%;丙烯2702万吨,增长10.7%;丁二烯296万吨,增长5.7%;苯1117万吨,增长15.1%;苯乙烯993万吨,增长6.2%;聚乙烯2749万吨,增长11.3%;聚丙烯2621万吨,增长8.6%;对二甲苯2466万吨,增长13.4%;乙二醇1477万吨,增长15.1%;聚酯3870万吨,增长11.5%。
从未来发展来看,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需求结构改善、产业结构优化、城镇化有序推进、科技创新加快等因素促进经济增长。“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及自贸区建设,对产业发展形成强大推动力,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区域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地区间开放合作持续深化,区域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消费必将持续较快增长。
在《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的带动下,汽车行业进入到发展的快车道,《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引导生产企业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产销比例,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达到200万辆。新能源汽车工业的发展将拉动车用化学品的需求,预计2020年国内汽车产业对化工品的需求在600万吨左右,其中塑料消费量将达到440万吨,橡胶需求在73万吨,合纤的需求在38万吨。
石化产业发展七大新趋势
一是产能快速扩张新趋势。当前,中国石油化工产业步入了快速扩张期,民营石化产能迅速崛起,成为产能扩张的主力军。预计2020年,中国大陆炼油产能将增加2.25亿吨,其中国有企业增加1.13亿吨,民营企业增加1.11亿吨。中国大陆增加乙烯产能1630万吨,其中国有企业增加800万吨,民营企业增加830万吨。未来3年,炼油产能增量是存量的28%,乙烯产能增量是存量的69%。
二是原料结构多元化新趋势。21世纪以来,原油价格波动和技术的快速进步,推动了全球石油化工产业向原料多元化和低成本方向发展,特别是中东轻烃资源丰富地区石化产能的快速扩张、北美页岩气和中国煤化工产业的发展,给以石脑油为原料的传统石化产业带来了巨大冲击。随着煤化工项目建成投产,MTO、CTO在国内乙烯行业中的投资比重快速上升,乙烯不同原料路线所占比例发生变化,烯烃原料结构呈多元化态势。2017年蒸汽裂解原料路线占乙烯总产能77%,CTO占15%,MTO占7%。
三是产品需求差异化新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石化下游产品更加功能化、精细化、差异化,在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高精尖领域应用更加多样化。石化企业也更加贴近市场、关注客户需求。一些国际领先石化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从大规模生产、投资推动的粗放型外延式发展,转向靠结构调整、技术改造拉动的集约型内涵式发展,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四是全球一体化发展新趋势。当前,全球大型石化企业跨国并购重组初露端倪,单边或多边自贸区谈判推进紧锣密鼓,全球资源、资本、技术的一体化融合进程加快。特别是国际贸易的发展,使得原有的行业壁垒日渐消除,比较优势得到增强。中东地区裂解原料中轻烃比例高达77%,成本优势明显;相比全球其它地区而言,由于原料主体是乙烷丙烷,美国乙烯产业链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中国2017年24种主要产品进口5038万吨,年均增长3.7%,与去年相比,从中东地区进口增加11.9%,从美国进口增加40.9%。
五是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不同于过去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当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期待。中国政府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建立环保督察机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修订出台了环境保护法,排污、碳排放的标准与发达国家最严苛标准接轨,征收环保税,督促地方政府治理“散、乱、污”企业,对石化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小作坊式生产企业将逐步消失,产业下游将逐步向大型化、集中化和智能化发展。
六是石油化工技术发展新趋势。石油化工技术进一步加快向高性能、高附加值和功能化方向发展。汽车是材料工业高度集成和技术进步的集中体现。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汽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推动形成低碳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将加大塑料、碳纤维及热塑性弹性体等在汽车轻量化的需求量,橡胶材料在轮胎节能方面的应用也将加速发展,从而对石化产品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推动大批石化企业着力攻关,探索面向未来的重大关键技术,推动科技成果突破,加强对可能出现的颠覆性技术的战略研究。
七是产业链整合智能化发展新趋势。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驱动下,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生物科技等科技成果不断创新,产业链传统模式转变,产销用智能化发展。石油化工产品,特别是合成材料的传统生产与销售模式将转变,如人工开单或将消失,产品的物流运输配送更加便捷,从研发、生产、运输、加工应用、技术服务等各个环节均向智能化发展。
重点是提高石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面对以上这些新趋势、新变化、新挑战,提高石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我国石油化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将是未来我国石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十三五”期间石油化工产业发展主要任务是秉承科技创新、结构升级、开放合作、绿色低碳、共享融合发展理念,坚持以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为指导,以市场为主导,技术和创新为引导,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安全、绿色、高值、高质、精细”的产品,助力产业链持续健康发展。
科技创新战略助力产业发展。创新为产业发展带来持续动力。石油化工产业要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把握技术发展新趋势,从靠加工制造转向靠技术创新增加价值,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技投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依托国内外的研发平台,统筹推进传统领域、高增长领域、前瞻性领域的技术攻关,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石化企业。
结构升级战略助力产业发展。为规避结构性过剩带来的恶性竞争,石油化工产业要主动优化结构、做好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升级。统筹炼油布局,通过发展环境友好的企业,建设炼油先进产能。优化原料结构,合理利用干气、尾气、轻烃等资源,持续推进原料结构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以市场为导向,增产适销对路的产品,推进产品质量档次升级。加强新产品开发,大力发展高端化学品核心材料,为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开放合作战略助力产业发展。发挥产业化优势,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的结合,深入推进开放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按照石化和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积极参与石化产业基地建设,布局产业结构。对于具有发展前景的高端产品和新材料,采取合资合作,引进技术等多种渠道和手段,快速进入高端市场,解决当前石化产业存在的结构性问题,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绿色低碳战略助力产业发展。从被动治理转变为主动谋划,石油化工产业从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入手,重点强化清洁生产、绿色生产、低碳生产,实现生产全过程控制,推进污染物减排与达标排放,治理环保隐患,大力增产绿色石化产品,减少消费环节污染,统筹好能源管理、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三方面工作,提升作业场所及企业周边环境质量,打造绿色竞争优势,进一步提升安全环保、绿色低碳、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水平。
共享融合战略助力产业发展。加强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在生产营运层面,建设智能石化,加快推进智能油田、智能工厂、智能管网、智能销售、智能物流等建设。在经营管理层面,建成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营运管理新模式。在销售服务方面,加快推进覆盖全产业链、涵盖采购电商、销售电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服务等多业务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在信息化服务方面,增强系统应用的快捷性、便利性,挖掘数据资源应用潜力,推动生产、管理、营销、研发等方面的大数据分析应用,让数据成为战略资源,进一步发挥信息化的支撑引领作用。
以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遵循市场规律,以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协同发展,促进石油化工产业链条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系紧密,产业链融合更加协调,整体竞争力提升。
一是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行业生态圈,推进传统石化企业向石化产品供应商和服务商转变。用新理念、新技术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水平提升,建成以客户为中心的商业新业态,助推石化企业稳定生产,销售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变,完善供应链管理,加强风险管控,加强运输安全管理,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提供全流程解决方案,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完善服务体系,让客户满意。重新审视产业价值链,围绕客户需求主动调整自身业务,与上下游建立合作共赢的协作关系,实现上下游企业和跨产业的协同运营,致力于提高产业链整体质量和效率。
二是支持下游龙头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产业链生态圈。加强全产业链研究,统筹资源配置,通过上下游签订长期合同等方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育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原料生产基地。推进产销合作共建,发挥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市场、品牌和管理优势,配合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示范带动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促进化工园区建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立足内涵发展,推进现有大型石化企业的技术改造,推动全产业高度配合,加快建成若干产业集群,向基地化、规模化、园区化方向发展,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在产业规划上,推动配套加工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各地化工园区快速发展的产业市场、产业技术、产业人才和产业基础等条件,促进相关链条项目集聚,延伸产业链条,做大产业规模,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优势,提升产业链综合竞争力。
四是建立全球化电子商务平台,紧密上下游联系,形成畅通高效的供应链。加强电子商务业务平台建设,建设有利于电商业务发展的体制机制,顺应客户采购习惯变化,降低电商客户的准入门槛,改善客户体验,吸引更多的小微客户,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五是助力行业协作,打造产业联盟,促进产业融合。上下游各环节共同研讨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就产业链现有状况,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谋求地方政府支持;配合行业协作发挥作用,开展标准制订、商业模式推介等工作,在质量评价、信用评估等领域发挥作用。探索和龙头企业成立产业联盟,通过共同研发、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拆借、共有品牌、统一营销等多种方式,实现信息互通、优势互补。
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引领未来,产业链协同发展将成为我国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主旋律,新的竞争环境下,石油化工产业将加强战略驱动,积极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增加高端石化产品比重,培育形成一批下游示范企业,实现一体化共同发展,增强我国石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助力产业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