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文化发力
——浅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恩施乡村文化创新
2018-06-28孙万心
文/孙万心
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2018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颁布,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顶层设计和战略举措,标志着我国乡村发展步入新时代的新征程,融入新时代的新格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城乡融合、协调推进、产业融合、文化守护和改革创新的国家战略,对于加快推进乡村文化发展与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构成和内在动力,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保障和根本目标。
湖北恩施作为以农业人口为主的全国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随着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将迎来进入新时代加快发展的最佳时期。对于民族文化富集的恩施,进入新时代要对乡村文化振兴赋予新思维新内容新目标,更有必要立足恩施实际,将文化创新意识融入到乡村振兴的全过程和多领域,最终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
恩施乡村文化的五种形态
乡村文化发展有物化、精神、灵魂、人本、产业五种形态。
物化形态文化是可见的文化形态。如恩施地域民居建筑、村庄自然生态、特色农业产业、农民节庆与民俗活动、乡村文化设施及具有文化价值的文字符号等等。
乡村文化发展的精神形态往往以家族伦理规范、民风民俗、乡规民约等形式来呈现,以乡贤、长辈及家族榜样的言传身教为主要形式,影响与感化受教者。如在恩施州,以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为主体民族的村寨;以姓氏为同族群体的族谱文化;以一方水土形成的方言、民风、民俗等。
灵魂形态文化是超越个性化的文化表现,是一个村庄农民群体共同遵守的价值准则,是特定村庄长久的、相对恒定的发展价值,是乡村群体对本原自我的寻找与精神再现,是有别于其他乡村在文化上的本质差别,也是乡村发展与存在的个性。如在恩施州宣恩县,以苗族人口为主的小茅坡营村,家族式的苗语传承和苗族习俗形成了独特的苗族聚居村寨。
人本性质的乡村文化体现在农民的人本主义权利实现与新型生活方式的再造等方面,是乡村社区治理创新的文化基础。如对恩施女儿城的开发,以传统土家女儿会之文化元素,引进、借鉴、融合其他民族和外地多元文化,成功打造出了一座充分体现恩施地域人本性质的民族文化城。
在恩施广大乡村,以乡村文化元素作为产业资源,通过相关元素的整合,实现文化产业植入、产业传导、产业创制,使乡村文化在乡村文化产业中得以传承与创新。如巴东神龙溪、建始石门河、利川佛抱山、恩施枫香坡、宣恩伍家台、咸丰麻柳溪、来凤杨梅古寨、鹤峰董家河等。
传承创新乡村文化建设
一切文化的传承,都是人们依据自我的当代需求,进行的有关文化元素的选择,及其时代的文化创新活动。乡村文化的主体是农民,农民是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及载体。文化传承应该依据农民对文化的效用价值来决定,并将乡村文化元素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量,使传承的成果及其成效具有超越当代、跨越历史的价值地位。比如利川的“龙船调 ”,从一首传统的民间小调,经过时代的打磨,成为了享誉世界的民歌经典。从乡村文化发展的价值维度来看,任何一种文化存在与发展对其他文化的发展都有借鉴价值,乡村文化对其他文化发展也具有借鉴与交流价值。广大民众从对乡村文化体验与消费的需求价值出发来选择文化元素时,只有以对象、发展、价值三个维度去把握乡村文化的要素,才能使乡村文化的传承成为乡村文化繁荣的动力,正如恩施各地农村中农民文艺表演队、农民乐队、民歌民舞等,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繁荣壮大,同时讲文明、讲形象、讲卫生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蔚然成风。
树立正确发展态度,传承创新乡村文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关于乡村文化振兴明确指出,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乡村文化(如乡村风貌、民风民俗、传统文化艺术、文化产业、节庆活动等等)有自身客观存在和发展逻辑及其传承的载体,是人们了解与体验文化的路径。乡村文化的传承需把握三条路径:一是宗族伦理、家族约束、村民自治等社群层面;二是民间艺术大师、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和乡村榜样、乡贤引导等个体的文化引领;三是主要通过特色建筑、村容村貌、文化产业、人文景观等物化形式来展现的物化层面。实践证明,真正的文化创新在于乡村外部对乡村文化的选择与乡村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一致性的需要。比如以恩施民歌 “六口茶”“黄四姐”“撒叶尔嗬”等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以“恩施土司城”“宣恩彭家寨”“利川大水井”等为代表的民间建筑;以恩施自然山水、村落民居、生态文化、特色饮食等打造的乡村农家乐等等。
尊重文化的客观性,挖掘精神内涵。乡村文化内核是农民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固化与铸造而成的核心文化元素,是一个村庄农民文化的核心价值。理性看待和分析恩施乡村文化的传承现状,尊重其客观性,寻找其精神内涵。充分认识一切文化形式都是从这个内核开始并演化而来,是与其他乡村相区别、独一无二的文化元素。一切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积累与传承,需赋予文化的实践价值,否则都是不可持续的文化主观再造。因此,要做好文化传承,注重文化载体的创新与建设,让文化可感、可视、可体验。在美丽乡村和特色村寨建设中,新建和改造特色民居,争取农村广大群众的接受和认可。要做好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确立农民文化传承的主体地位,使文化传承与创新成为乡村民众的自觉,成为农民大众的文化。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建设中,需注重传统与现代、本地与外来文化载体的结合与创新。在乡村文化振兴的实践中,更要以当地民众为主体,让他们全程参与,组织实施,共享成果。三要做好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具体的文化实践,涵养农民的人格修养、行为规范、价值尺度与乡村风尚。正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响应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新时代呼唤。乡村文化创新在于吸取时代精华,展现时代风貌,体现时代感。前进中的恩施要跟随着新时代的步伐,立足传统、面向未来,立足需要、贴近时代。一通过对恩施地域文化评价、乡民需求分析,将民族自强不息精神、和谐团结情怀、纯朴乡愁民风等乡村文化的内核提炼出来并为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提供元素。二通过乡村文化时代化的创新,使传统的文化元素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光彩。紧跟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新时代改革开放步伐,以开放促进乡村文化创新,以开放促进文化比较,以开放促进优秀与先进文化元素吸收。三通过开展与外来文化的交流活动,不断检验乡村文化的内容,丰富乡村文化的内涵。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战略中,协同构建农村与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体系和生态系统,大力拓展乡村文化创新力。四通过文化创新根植于产业创新的过程,促使乡村文化在文化输出与对外传播中得到创新。乡村文化与产业融合创新通常通过乡村文化元素产业化、乡村产业的文化植入,以及文化元素作为产业配套,促进现代乡村产业发展,进而在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基础上,积极发展乡村创意农业、特色加工业和特色旅游业等产业。如创立恩施风格的乡村旅游业,树立恩施地域文化品牌,确立恩施民族地区的人文形象。
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
乡村文化创新是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抓手,需要把握乡村文化需求新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乡村文化的需求主体正由单一主体,向开放的社会多元需求主体转变。乡村文化的消费内容正由传统观念与社区治理形态的文化向多元的文化内容与功能转变。休闲需求、体验需求、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产业需求相结合的需求方式正成为乡村文化的需求主流。在这种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下,积极推进创建“五位一体”的创新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要内容和必由之路。
培育精神价值文化。乡村精神价值文化的创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总揽,实现传承传统乡村文化与培育农村新文化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运用现代信息传播,组织主题节庆活动等,引导和教育广大农村居民,以新观念推动乡村文化核心价值观念的形成,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
建设乡村风貌文化。立足现有村庄风貌特色,按照生态和谐、美丽村寨、文化传承的总要求,创建生态宜居家园,创新地方文化特色民宿,创意乡村风格,形成独具特色的村庄风貌。在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建设等乡村互联互通工程推进过程中,突出宜居风貌和生态环境特色,建设“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综合培育乡村的文化认同、生态永续、文明素养、生活品质提升及文化振兴。
推进乡村精神家园建设。体现“亲情友情的人文关怀,宁静山水、草堂人家的和谐家园,文化传承的心灵启迪”,结合乡村历史呈现,协调 “人事物场境”“人文地景产”等要素的乡村总体创意营造工程,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培育乡村文化IP(汉语直译为 “知识产权”)的“一源多用”,创建乡村民众精神文化活动及场所,推展乡村人物与人格标榜,张扬真善美,引领塑造乡村精神家园。
推进文化治理。结合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总要求,创新农村传统文化治理。加强农村的政治建设,民主选好乡村当家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提升现代文明素质;旗帜鲜明破迷信、反邪教、改陈规陋习,真正建成有文化、讲文明、守法纪的山青水秀美丽乡村。
创新产业形态的文化。加强对传统农业产业及其生产方式的保存及传承,结合市场需求,依托村庄的独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文化元素为特征的文化产业,以文化产业的创新,推动文化传承,着重从各村寨间不同之处入手,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向乡村文化经济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