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吴船录》中的巴蜀

2018-06-28王天琪

红岩春秋 2018年6期
关键词:范成大巴蜀荔枝

■王天琪

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晚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其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尤高,号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

《吴船录》是范成大在蜀地任职两年后因疾卸,于出蜀归乡途中完成的日记体游记,书中对沿途名胜古迹多有描述,青城山、都江堰、峨眉山、乐山大佛、长江三峡等记载尤详。此外,还记载了不少巴蜀地区的风俗民情,生活气息浓厚,今天读来,仍不乏亲切。

精耕细作滋养天府之国

巴蜀地区土地肥沃宽广,遍布着逶迤的河川。由于气候温润、日照时间较长,该地区物产十分丰富,传统的生产方式,造就了物众地大的天府之国。由于有大禹、开明、李冰治水的先河,巴蜀人继承其优良传统,扩建都江堰之后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业生产量稳定增长,成为当时全国农业发达地区之一。

范成大关注农业生产,用简练的笔法记录了巴蜀地区灌溉情况和农民对粮食丰收的企望。《吴船录》中记载:“流渠汤汤,声震四野,新秧勃然郁茂。道见田翁,欣然曰‘今岁又熟矣’……至永康军(今都江堰),一路江水分流入诸渠,皆雷轰雪卷,美田弥望,所谓岷山之下沃野者正在此。”展现了巴蜀人精耕细作的过程,以及他们对粮食丰收的厚望。

巴蜀物产,其他诗人也有记载。陆游的《岳池农家》诗道:“春深农家耕未足,原冰叱叱两黄犊。泥融无块水初浑,雨细水痕秧正绿。”反映了水稻发达,产量足以补充军饷。陈傅良的《桂阳军劝农文》中“方春耕将作兴,……莫不尽力以布种。四月草生,同阡共陌之人,通力合作,耘而去之,置漏以定其期,击鼓以为之节。怠者有罚,趋者有赏。及至盛夏,烈日如火,田水如汤。薅耨之苦尤甚,农之就功尤力,人事勤尽如此,故其熟也常倍。”表现了巴蜀地区精耕细作和田间管理的进步,证明了宋代时期巴蜀地区的精耕细作的技术已经非常熟练,能够提供充足的粮食资源。

陆游和陈傅良看巴蜀农业生产,他们关注巴蜀地区物资产量是否能为国家提供军饷以及对田间的管理办法。范成大也关注农业生产,但他的视线却落在劳作人民身上,他们在劳作中的一举一动和朴实愿望,都被范成大记录在作品中,用纯朴的笔法记录纯朴的生活。

巴蜀地区地处南方,物产资源丰富。途经郫县时,范成大对当地特色酒“郫筒酒”的外观做了详细介绍:“郫筒。截大竹,长二尺以下,留一节为底,刻其外为花纹。上有盖,以铁为提梁,或朱或黑,或不漆,大率挈酒竹筒耳。”

郫筒酒流行于川西一带,始于晋代。相传魏晋交替时期,“竹林七贤”中的山涛任郫县县令时,用竹管酿酒,两个多月后剖开,香味百步外能闻到,以后人们便纷纷仿效。据仇兆鳌注引《华阳风俗录》称:“郫县有郫筒池,池旁有大竹,郫人刳其节,倾春酿于筒,苞以藕丝,蔽以蕉叶,信宿香达于林外。然后断之以献,俗号郫筒酒。”唐代杜甫、宋时陆游诗中皆有提及,明曹学佺《蜀中广记》也有记载。清代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叙述了当时全国的十种名酒,郫筒酒名列第三。

◇范成大雕塑

◇1917年的都江堰安澜索桥

范成大在青城山的上清宫瞭望时看到种芎的情景:“一轩正对大面山,一上六十里,有夷坦曰芙蓉平。道人於于彼种芎。”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状复叶,白色,果实呈椭圆形,全草有香气,地下茎是一种药材,用于治疗风寒、风热、风湿、血虚等症状,产于四川、江西、湖北、陕西等地。苏颂谓:“关陕、川蜀、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李时珍谓:“出关中者,呼为京芎,亦曰西芎;出蜀中者,为川芎;出天台者,为台芎;出江南者,为抚芎;皆因地而名也。”但是能称之为正品的只有川芎。

关于川芎还有一个传说。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途经四川青城山采集药材,休息时无意听见雌鹤哀鸣,得知其患疾。几日后,再途经此地时,发现雌鹤已完全恢复,孙思邈经过观察,发现治愈雌鹤的药材正是川芎。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杨贵妃爱吃的荔枝来自于巴蜀地区。《吴船录》中记载:“自眉、嘉至此,皆产荔枝。”杜甫流落四川期间,曾游历到今天宜宾一带,在一次宴会上吃到了鲜荔枝,诗云:“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可见荔枝食用人群广泛,推测当时巴蜀的荔枝生产分布广阔,产量丰富。

范成大继续写道:“今天下荔枝,当以闽中为第一,闽中又以莆田陈家紫为最。川、广荔枝生时,固有厚味多液者,干之肉皆瘠,闽产则否。”

北宋文学家蔡襄在《荔枝谱》中曾记载:“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大率早熟,肌肉薄而味甘酸,其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

范成大与蔡襄均认为闽南荔枝口味为首,巴蜀次之。可见范成大对荔枝的区域分布和口感是极为了解,对各地风物了然于心。

艰难竭蹶造就不屈之魂

巴蜀地区物产丰盛,但道路险恶,给当地的居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差异的变化对居民生活也是一种困扰。但是巴蜀人并不因此而沮丧,而是发挥聪明才智,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战胜险阻。

绳桥是我国西部民族羌族创造的,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汶川县志》中有记载:“行觅长江夹两山,危桥悬跨锁重关。索垂断岸千寻矗,板衬中腰一带弯。踏处晃摇风漾漾,凌虚飘渺水潺潺……”自古以来,当地人用绳桥作为山与山之间的连接通道。范成大将至青城时,详细地描述了绳桥的样子:“每桥长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排连之。上布竹芭,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辇石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然,大略如渔人晒网、染家晾彩帛之状。”

水路是当地人民的另一种交通选择,但是三峡水流湍急,危险重重。范成大至新滩时,在《吴船录》中记载:“三十里至新滩,此滩恶名豪三峡,汉晋时山再崩塞江,所以后名新滩。石乱水汹,瞬息覆溺……”陆游赴任夔州时在《入蜀记》中也曾写道:“两山对立,修耸摩天,略如庐山。江岸多石,百丈萦绊,极难过。”历史上,途经三峡的文人多有记录过三峡险滩的经历,可见水路之险恶。

范成大至娑罗平时为夏季,却见木叶犹有雪渍斑斓之迹。由于突降大雪导致温度的骤降,使得很多树木花草都难以抵抗寒冷而无法生长。范成大感触道:“山高多风,木不能长,枝稀下垂”,“又继无鸟雀,盖山高,飞不能上”。

巴蜀海拔高的地方奇寒。范成大在《吴船录》中记载:“以卯初登山,至此已申后。初衣暑绤,渐高渐寒,到八十四盘,则骤寒。比及山顶,亟挟纩两重,又加毳衲驼茸之裘,尽衣笥中所藏。系重巾,蹑毡靴,犹凛慄不自持,则炽炭拥炉危坐。”如上描述,随着海拔的增高温度越来越低,为了抵抗寒冷,人们不得不将所有衣服添在身上,甚至是裘衣毛靴。因海拔而引起的气候多变,也是困扰当地人民的重要因素,甚至威胁到生命。

此外,三峡地区常有人患瘿病,且传播范围广泛。《吴船录》中记载:“恭为州乃在一大磐石上,盛夏无水土气,毒热如炉炭燔灼,山水皆有瘴,而水气尤毒。人喜生瘿,妇人尤多。自此至秭归皆然。”范成大在其《石湖居士诗集》中也多次记录三峡瘿病的存在,对此疾病很重视。杜甫在《夔州即事》中也记载:“自东川人峡路,至恭州便有瘿俗。”说明瘿病困扰当地人已久。

范成大曾在水源上找过病因,认为是水资源受到污染才使得人们受到疾病困扰。但今天看来,真正的病因是由于当地人民生活贫瘠,没有足够的盐来补充人体所需的碘。

名胜古迹彰显巴蜀风光

当年,范成大5月由成都启程,于10月抵临安,途中贯穿了整个夏季,又因取水路东下,以最佳视觉接触了巴蜀山水和风景。

范成大的游记几乎是隔日一书。他此次出蜀归乡心无旁骛,在路途上专心游山览水,故而整个旅途见闻记录得详略得当,尽管长汀、寺庙、亭子等景点的描述相对简单,如“庙前近离堆,累石子作长汀以遏水,号象鼻,以形似名。”“方升壇,有大炬出殿后岩上,色洞赤,周旋山顶,有顷减变。”“跻石蹬,登凌云寺。寺有天宁阁,即大像所在。”寥寥数笔,却也活灵活现,景象宛在眼前。

岷山从甘肃延伸到四川,全长500公里,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四川境内主要为岷山的主体部分,有摩天岭、雪宝顶、九顶山、青城山、峨眉山、四姑娘山、鹧鸪山等著名山峰。在《吴船录》中,范成大用“数百峰”来形容岷山的绵延不绝,其中云:“岷山数百峰,悉在栏槛下,如翠浪起伏,势皆东倾。……雪山三峰烂银琢玉,闯出大面后。雪山在西域,去此不知几千里,而了然见之,则其峻极可知。”范成大用银、玉形容山峰上的雪,又以“峻极”形容山的壮丽,面对此情此景,他不得不赞叹:“天下伟观哉!”在他的笔下,不仅是岷山,还有青城山、峨眉山,神女峰等都彰显了自身的特色。

范成大的《吴船录》对巴蜀文化的记录,至今仍有研究价值。

猜你喜欢

范成大巴蜀荔枝
岭南荔枝红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吃荔枝
Fruit of the South
巴蜀文化翰墨第七届诗书画印艺术展作品
荔枝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