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控要点
2018-06-27刘建设
刘建设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病引起人和动物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本病传播机会较多,故又称为传染性流产病,雄性动物则出现睾丸炎,人也可感染,在防治方法上,必须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早期发现病畜、彻底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
1 流行情况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夏季发病率较高,牧区发病率高农区,新疫区常表现大量母羊流产,老疫区流产比例较少。在流产胎、胎盘、羊水、母羊阴道分泌物和雄性绵羊精液中发现了细菌,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后对本病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1次。特别是放养的到处流窜,很容易增加传播机会,甚至爆发成灾。
2 防控措施
2.1 建立健全检疫制度。任何被购买的绵羊或山羊必须被隔离以防止其带来生病的羊。对于检疫为阳性或可疑反应的,严禁引入本场。每年进行一次检疫,有条件的应进行二次检疫。所检出的阳性病畜,如数量不多,宜采取淘汰办法处理,如数量较大,应成立病畜群,严格控制与健康畜群直接或间接接触,并制定相应的消毒制度,防止疫病外传。
2.2 积极管理感染源。病羊必须与可疑的绵羊隔离。剩余的羊可能被认为是暂时安全的,6个月后将进一步检查。
2.3 病羊检疫后,固定厨具、牧草和水源,指定专人喂养,加强饲喂管理,促进康复自愈。同时,病羊被牧草、水源、房屋、饲料等污染,通常用10%生石灰乳、10%漂白粉或3%~5%来苏儿剂进行彻底消毒。
2.4 使布鲁氏菌自然死亡,病羊的粪便应堆放在一个特定的化粪池内,并在60天内覆盖土壤。发酵后方可利用。
2.5 应该建立生产车间,培育健康的绵羊。羊被彻底消毒后,羊将被送往另一个地方进行人工喂养。8 ~ 9個月后,两个血清学检查,如果阴性,可以转移到健康的绵羊。胎儿应被烧毁或深埋,而患病动物的体表和被污染的地面应彻底消毒。
2.6 布鲁氏菌病的非疫区,应通过严格的动物检疫阻止带菌动物被引入该区,加强动物群的保护措施。
2.7 除了免疫和检疫的技术措施外,还必须结合消灭患病动物。不进行治疗,加强养殖库存管理,促进人工授精和其他控制措施。
3 免疫接种
3.1 认真做好预防接种,提高畜群免疫力,是综合性防控措施中的重要一环。选择S2或M5疫苗免疫(适用于疫区):可根据情况选择注射或口服免疫。免疫接种期至少持续3年。尽可能提高种群的免疫密度,提高免疫密度,效果越好,越能对3个月至6个月的绵羊进行免疫接种,以减少对血清学的干扰。
3.2 选用疫苗免疫(适用于控制区和疫区):应用时,给颈部或尾根皮下注射2.5毫升(250亿菌体)。免疫期为6~12个月。绵羊每年应接种一次,以确保免疫。尽可能提高免疫密度的人群,免疫密度越高,效果越好。正常的检疫可以不受干扰地进行。
3.3 饮水免疫法:该方法是根据绵羊的数量和用于制备疫苗的水量(按瓶的规则),每年一次,不间断,连续免疫3~ 5年。用好水或河水制成疫苗,不同年龄的健康绵羊或布鲁氏病绵羊,均有均匀剂量。使用简单,便于群众掌握,具有较好的免疫效果。
4 卫生措施
4.1 为了预防人类受到传染,必须采取以下卫生措施。做好各种畜产品的卫生管理和消毒工作。
4.2 我们将仔细接种疫苗预防疫苗。应每年接种一次活疫苗,使育种者、兽医、炊具、屠宰者和一般人群的皮肤、毛发、牛奶、肉类加工和流行地区接种疫苗。
4.3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宣传、动员群众,组织有关人员,搞好环境卫生,加强个人卫生,不喝生奶,不吃半生肉,防止传播。
4.4 加强人身保护。所有畜牧兽医人员及相关皮肤、毛发、奶、肉类加工人员应穿戴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等。在工作过程中严禁吸烟、饮酒、进食。下班后要洗手。
4.5 当有流产时,严禁抱羊。被污染的地面和器皿应彻底消毒。
4.6 接羔人员应用1~2%热碱水或3%来苏儿洗手。手有破伤时,不能做接羔工作。
(作者单位:461300 河南省扶沟县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