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策略初探

2018-06-27聂小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小学教学策略

聂小佳

摘要:小学生的阅历尚浅,知识面狭窄,文化底蕴不足,语文教学的开展除了需要向学生传递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帮助他们扩展眼界,增强认知。群文阅读打破了语文教学的局限,对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和知识面的延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师还应加强对群文阅读的重视,掌握教学的策略,发挥教学的作用。本文主要从四个不同方面对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近年来,群文阅读在我国悄然兴起,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指的是根据提前确立好的主题选择相应的多篇文章,并围绕主题进行阅读、讨论、研究。这样的閱读教学方法十分新颖,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解读,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教学的效果,应在以后的阅读教学中大力开展。

一、紧扣单元主题“四步引导式”阅读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中选择的文章都具有相似的主题,这为师生节省了文章分类的步骤,可利用教材的优势直接根据主题进行探讨,这样一来来实现了对该单元文章的复习和巩固,增强了文章之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总结与概括能力。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安排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明珠》三篇课文,在对该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采用四个环节相扣的教学方法:

(1)进行单元回顾,让学生清楚这个单元的主题,即这个单元的三篇文章描写的祖国自然景观、美丽山河这个主题。

(2)引导学生对三篇单元文章进行阅读浏览,让学生清楚文章的脉络大意、中心思想等。

(3)教师对文章的段落进行讲解,并着重讲解文章中的知识要点、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单元的知识。

(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拓展,鼓励学生进行祖国山河美课外阅读,甚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学习该单元时产生多元化、多角度的感受,对这一主题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1]。

二、精妙设置比较与冲突性强的课堂问题

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和总结。而不是代替学生完成这些活动,需要始终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可以通过提出一些紧扣主题的问题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问题的提出应把握好文章的关键点,能够通过明显的矛盾冲突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从而全情的投入到文章的深入解析过程中。教师可从以下两点做起:一是善巧设比较性问题。常见比较问题的的比较方式有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文章内容与艺术手法比较等。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观潮》《鸟的天堂》同样的是写景文章,教师可提出以下问题:“这几篇文章写景的顺序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各个文章的侧重点在何处?”这一比较性问题一出,学生便很快投入阅读,了解各文章写景特点,继而循序渐进地得出答案。二是设置冲突性问题。群文阅读是借助各文章的相似之处展开的,但其存在着不同与冲突之处,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冲突,设置问题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2]。

三、教材外拓展阅读

群文阅读的开展不应局限在课本中,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阅读也十分关键。适时的引入课外内容才能够起到延伸知识面、拓宽学生眼界、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选择课外的阅读内容时,教师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首先,所选文章需要与教材中的文章有较强的关联性,能够被规作一类进行赏析和解读。关联性可以是与课本文章的主题相同、体裁相同、写作手法相同或作者相同;二是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的原则,小学教材所引用的文章均是写法出众、思想深刻的佳作,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应该以课内为中心,通过适当增加课外阅读量,增强课内阅读的效率,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3]。因此,合理的安排课外文章是发挥群文阅读效果的关键。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相关文章时,可以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引用课内外更多的故事,如《拇指姑娘》、《海的女儿》、《丑小鸭》……这一篇篇动人的童话作品,可以找安徒生的童话读一读。让学生们通过群文阅读来掌握更多的故事,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刷子李》,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再泛读《俗人奇事》书中的《张大力》、苏七块、泥人张等多篇文章,在大量的阅读中充分感受冯骥才笔下的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描写的方法,以一篇带多篇,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学习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守株待兔》时,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们领略更多的课内外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丰富学生们眼界,增长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智慧,让这些著作丰富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从而实现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的教学和学习目的[4]。

四、自主的“多篇”阅读

在教学时,教师应首先引导学生带着要探讨的“议题”,阅读具有示范指导作用的第一篇文章,获得感性经验;或者事先不出现“议题”,在师生共读第一篇示范文章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议题”,并对“议题”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带着对“一篇”学习的理解,接下来就可以进入更加自主的“多篇”群文阅读。决定由“一篇”到“多篇”阅读质量的高低,关键在阅读第一篇之后的“知识化”――师生共同总结、提炼为实现目标而阅读的策略、方法或程序――此策略、方法或程序是从学生阅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上位的可以迁移运用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盘古开天地》这篇文章时,教师根据文章的特点,确定群文相联的主题即中国传统神话故事的神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当学生初步掌握了这篇文章的特点时,再给学生阅读《夸父追日》《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四个故事,让学生再次体会中国传统故事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五、结语

群文阅读是传统阅读基础上的升级发展,是对课堂教学的短板补充。群文阅读高效教学活动的开展,使教学内容得到了创新、教学空间得到了拓展,更是成为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有力保障,这也是当前新课题的主旨所在。科学设计、合理开展群文阅读,为学生营造生态、健康、开放的阅读环境,使群文阅读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淋漓发挥是值得教师深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苏凤萍.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群文阅读[D].广州大学,2016.

[2]桂相平.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6.

[3]徐芳.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5,12:20.

[4]张姝虹.浅论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7,15:140-14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小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