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研究

2018-06-27崔玉超曹迎军

速读·下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精准帮扶中国梦就业

崔玉超 曹迎军

摘 要:文章通過对“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进行研究,分析家庭困难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从家庭困难生就业过程中物质和精神二个层面具体分析,认为把“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有利于增强家庭困难生就业理想、端正就业态度、树立正确就业观,以期帮助家庭困难生建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帮助他们顺利就业。

关键词:“中国梦”;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

1前言

每到就业季,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就会突显而出。据国家教育部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至2017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连续三年持续增长,截止到2017年已达到790万余人,每年都在刷新着就业难的记录。在关注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同时,更应该关注约158万左右的家庭困难生就业问题。在就业日益困难的环境下,基于“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帮助家庭困难生树立就业理想、就业价值观,端正家庭困难生就业态度,通过全方位的“精准”帮扶提高家庭困难生就业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

2家庭困难生就业存在问题分析

2.1家庭困难生就业过程中物质层面问题分析

家庭困难生在就业求职过程中,相比较普通大学生来说经济压力明显增大。家庭困难生上大学的费用,往往来自父母务工或务农、国家助学贷款、借款等渠道。到了毕业季,随着开始求职势必会带来其他经济消耗,会增大家庭困难生的经济负担,在求职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精心准备才能提高找到工作的几率。异地求职所产生的费用、购买求职所需衣服等都会加重家庭困难生的经济负担,有考研、考公务员意向的家庭困难生面对高昂培训费更是望而却步。经济方面问题,促使家庭困难生面对就业时更期望找到收入相对较高的工作,一些基层工作往往会被忽略,就业范围的缩小更加重家庭困难生的就业问题。

2.2家庭困难生就业过程中精神层面的问题分析

家庭困难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就会显露出来。家庭困难生多数来自农村且较为困难的地方,自幼上学到大学前都处于教育资源欠缺,导致诸多家庭困难生很少发展自身的爱好和特长,一心只为提高学习成绩,这样使家庭困难生在综合能力发展上相对于其他大学生来说有些差距。例如:在计算机运用方面、文体活动方面、人际交流方面。家庭困难生综合能力相对偏弱,导致许多家庭困难生出现自卑的心理,出现内向、交流表达不清楚等问题,影响家庭困难生就业。同时,会导致家庭困难生出现心理素质偏差的情况,承受较大的压力时,会认为社会不公平,在面对社会竞争时失去去工作的勇气,出现逃避心理。再次,就业理想出现定位过高的情况。家庭困难生多数家庭经济情况贫苦,往往是一家人供养一个大学生,因此,家庭困难生在就业时更期望找到即体面又收入不错的工作,从而为家庭争光补贴家用。这样会导致家庭困难生面对一些基层工作、易就业的岗位时选择观望或放弃,去追寻更高标准的工作,错过最佳就业时机,出现具有偏差的就业动机与理想。

3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分析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所有人共同的梦想,大学生是承担着中国崛起未来的基石。因此,实现中国梦是所有大学生就业理想,更是家庭困难生应有的就业方向指南,在面对就业困境时,要时时刻刻以中国梦为奋斗方向,提高自身就业能力,为实现全国人的梦想而努力。

3.1中国梦帮助家庭困难生增强就业理想

就业理想关乎每一位大学生对于未来工作的预期,是指引大学生追求人生目标的方向标。实现中国梦是大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家庭困难生受到国家资助完成学业,更应该把中国梦当做奋斗和前进的方向。“中国梦”是家庭困难生就业理想的起点目标和终点目标的有机结合,把个人目标以及理想融入到中国梦这一共同理想中,才能积聚更大能量实现个人理想,实现国家梦。国家梦实现的同时又为千千万万大学生奠定实现个人理想的基石。家庭困难生在个人成长过程中应把中国梦融入到个人理想信念中来,这样有利于增强自身就业理想,为实现个人理想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又为国家共同理想贡献自身力量。

3.2中国梦帮助家庭困难大学生端正就业态度

家庭困难生功利思想较为浓厚,在成长和求职过程中容易产生对自身有利的就格外上心,对自己无关紧要就置之不理,这样的就业态度不利于家庭困难生顺利就业。家庭困难生更应该从多方面加强自身综合素质,将中国梦可以扮演重要角色融入到家庭困难生就业态度中,不仅可以从人生目标、人生价值影响家庭困难生,更能在家庭困难生的就业态度起着指引作用。从而把中国梦当做端正家庭困难生就业态度的利器。

3.3中国梦帮助家庭困难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家庭困难生到毕业季面临择业时,容易受到不良择业观的影响,缺乏吃苦精神、唯利是图和享乐主义择业观在现在大学生群体中逐渐滋生。很多家庭困难生在面对就业选择时,具体职业目标一味追求轻松、收入高的职业显得不切合实际。因此,中国梦作为指引家庭困难生就业观的精神导向显得尤为重要,以科学的就业世界观积极影响大学生就业观,中国梦是所有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前进的方向,是培养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科学依据,将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就业精准帮扶体系帮助他们更好的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4结语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全员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优秀中国精神、凝聚所有中国力量。中国梦融入家庭困难生,能让他们坚定信念,坚定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华优秀精神,把自身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汇聚中国力量,激发家庭困难生身上的正能量,树立正确就业观念,为中国民族复兴崛起砥砺奋进。

参考文献

[1]张林伟.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就业“精准帮扶”的策略分析[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101+103.

[2]陈胜利.大学生就业困难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08):113.

[3]孙瑞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胜任力提升对策探究——以广东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8):148-149.

猜你喜欢

精准帮扶中国梦就业
精准帮扶视角下贫困女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