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让中学语文教学回归本色
2018-06-27韩黎明
韩黎明
摘要:随着中学新课改的深入推进, 中学语文教学新理念、新教法、新模式层出不穷,成果不断。但是也出现了不容忽视的新同题,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反复排练,表演作秀,华而不实,导致课堂表面繁荣,实则低效。语文教学要先做減法, 才会让课堂魅力有加;删繁就简,才会让课堂无比丰盈。
关键词:语文本源 本色语文 实施策略
一、语文课问题在哪里
纵观我们的中学语文公开课,大多存在的问题: 一是教学目标虚空高远。 对一堂课寄予了过高的期许,动辄要训练什么能力,培养什么思想情感, 这些目标远不是一节课可以完成的,而且往往离一课的文本太远,致使不切实际,徒有其表。 二是教学内容庞杂,环节繁复。短短一节课,预设五六个板块,十几个问题,几十个教学着力点,这只能导致课堂上师生疲于应付,忙于完成教案设计.学生在课堂缺乏充足的自主支配的时间,导致读书思考探究成了摆设,从而出现蜻蜓点水、浮而不深、支离破碎的现象。三是随意扩展迁移, 本末倒置。 很多教师以为上一篇课文, 不拓展就不是好课。于是,不认真研读文本,在课文本身上下功夫,而是花大量的时间精力捜集相关资料,表现在课堂上则是文本学习简単粗放, 而把大量时间让位于课外资料的扩展和迁移上。四是声光电代替了真正的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比较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很多教师在教学媒体上花了很多心思, 上课就搬来多媒体,公开课如此,平时课也是如此。多媒体具有直观鲜明的形象特点,很多时候是可以满足学生的视听需要, 但是运用应该得当。课堂上充斥着过多的课件、音频、视频资料的展示, 使课堂显得热闹了许多,却使学生缺少了静心阅读,剥夺他们思考交流的机会。
二、语文课怎么改
(一)目标集中切实, 内容精当适量
老子曾经说过: “少则得,多则惑。”把简单的课上得很复杂是一种技巧,把复杂的课上得很简単却是一种智慧。多年来, 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往往失之于空泛高遠,不切实际,不够简练集中,每一个文本都蕴涵丰富,解读的角度层面很多,如果在一节课上目标定位冗染庞多, 只能造成蜡蜓点水、浮而不深。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地,它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导向,教学内容的取舎, 教学手段的运用和课堂间题的设计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问题。 所以教者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研究课标、教材和学情,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从纷繁中读出脉络, 在复杂中读出简单, 于繁茂中读出主干,拎出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 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 。 这需要智慧, 只有确定集中切实的目标,学生才能从容读书,深入思考, 获得深刻的感受。
关于教学内容问题,叶圣陶先生明确主张: 透过语言形式理解语言内容, 凭借理解语言内容进而品味语言形式,学习运用语言形式的规律,技巧, 也包括语言本身,这才是语文教学的现实目的。中学语文课上, 教师的讲解、多种資源的运用,学生间、师生间的多项对话交流活动,教师应该知道自己在教什么, 要达成什么目标。要严防所教的内容与“语文”的关联不大,对学生的听说读写不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课堂上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应该是语文课“好课” 的底线。教学内容少而精,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准则 。 对阅读教学来说, 一堂课安排十几、 几十个内容,势必造成对课文的般解,这就说明教师不知道自己在教什么。可以说,教师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擇与创新, 集中体现的是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智慧。教师认真独立地研读文本,精心整合教材, 根据教学目标预设精当通量的教学内容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过程清晰简洁,方式简易有效
当下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 花里胡哨的形式及所谓活跃的气氛充斥其中。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演讲、表演、辩论、视频、课件,整个过程环节繁复,形式过滥。还有名目繁多的计时计分及奖励措施,可谓招式层出不穷,让人眼花鑽乱。透过热闹的表象,冷静反思我们的教学,明显感觉是热闹有余而功力不足。
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最主要的方式是在恰切地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之后? 设置清晰简洁的过程,采取简易有效的教学方式,追求质朴筒洁的本色语文。
1.合理整合教材,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整合教材,精心设问,将教学过程简约化。
2.课堂教学的组织要简化,方法要简洁。语文教学要追求本色质朴,课堂不抢风头,实事求是,讲求实效。
三、教学语言简洁生动,给学生以引领和示范
语文课是灵魂对灵魂的启发, 是生命对生命的培育, 课掌对活交流应该是亲切简洁、生动有效的。课堂上,教师讲述意或评价时切忌重复或词不达意,否则会给学生语文学习造成潜在的障碍。 重复,使学生感觉冗繁染乱,不明重点,令学生往往不知所云,不明所以。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干净利索,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 用最短的时间传速最多的信息, 用最简単的语言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拉动学生最丰富的情感体验, 情知互动,简约高效。
语文课不是大杂烩,把什么都往进装, 搞成“四不像”的拼凑。语文教育教学应该追本溯源, 回归本色。 语文的,“根本”是以语言文宇为抓手, 通过扎实有序的听说读写训练,持续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语文的“源头”应该以课标为准,紧紧围绕课标提出的人文性、工具性相结合的学科性质,努力践行文道相济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语文知识的基础上,熏陶感情,健全人格, 为终身健康发展莫基。
总之, 语文教学只有先做减法, 才盆通果堂魅力有加,语理学只有删数简,才会让课堂无比丰盈。
(作者单位:吉林省乾安县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