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文化传播视角下中国与白俄罗斯文化传播与融合研究
2018-06-27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区域集团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当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细微而深刻的变化。中国作为一个具有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量的国家,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为全球治理和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中国方案”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这也是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白俄罗斯曾经与中国一样同为社会主义国家,虽然与中国不相邻,但是经济、政治的渊源使两国建立了良好的国际关系。两国政府于1992年11月25日签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文化合作协议》。自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白俄罗斯,到2016年10月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访华,带动了两国政治、经济间频繁的往来,两国的关系亲密无间,文化交流的频繁度也由此而升温。如:2017年5月在北京举办“白俄罗斯文化日”,2016年在白俄罗斯首都成立“白俄罗斯中国文化中心”,2017年6月中国文艺界人士与白俄罗斯文化联盟在北京举办文化交流活动,2017年7月中国学生赴白俄罗斯开展青年交流之旅,2017年10月在中国国家美术馆举办“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典藏精品展”,2017年12月在成都南苑美术馆舉办中国白俄罗斯艺术家交流作品展“丝路艺语”等各项活动,印证了中白建交25年来,两国政治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文化艺术间的频繁往来是两国传播丝路文化一种很好的方式,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社会根基。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是新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国家发展战略层面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构想自2013年提出并逐步落实以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和热烈讨论。“一带一路”构想旨在通过具有历史意义的符号发展与沿线沿路国家的交流合作,最终目的是共同打造政治互信合作、经济交流融合、文化包容发展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这样的大战略构想下,相关基于“一带一路”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而《“一带一路”建设与全球贸易、文化交流》一书独树一帜,该著作的问世为中国和白俄罗斯丝路文化建设、民族文化融合的进一步研究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同时也为国际问题研究的专家们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该书于2016年由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著作是由徐照林、朴钟恩、王竞楠三位长期致力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相关研究工作的大学教师共同编著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因此,该书自出版发行以来就广受学界的好评,是当下在“一带一路”语境下研究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国家间文化传播的重要著作之一,为我们理解“一带一路”语境下的国际经济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就该书而言,虽然其论述的整体视角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全球贸易和文化交流,但实际上整个作品的论述处处与中白两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我们理解和把握“一带一路”语境下的中白关系有借鉴和启发意义,值得相关人员参考。在该书的第一章节中,作者重点介绍“一带一路”建设构想,阐述了“一带一路”的形成背景和其建设的目的与意义;在第二章中,作者的叙述回到了过去,重点挖掘古代丝绸之路对文化、贸易的贡献,通过对这一个章节的描述,读者对于丝绸之路在古代东西交流中的地位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在第三章中,该书分析了当下的世界文化、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实际上论证了“一带一路”提出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第四章则直奔主题,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性”为题,分别论述了特定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文化交流、贸易流通的重要性;第五章则分别以区域性作为划分点,阐述了“一带一路”对于促进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欧洲国家文化经贸交流的作用,这一章节是该书的核心内容;最后一章则展示了到目前为止“一带一路”已经取得的部分成果,并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白俄罗斯是国际舞台上不可忽略的力量之一,同时中白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互动历史,中白两国友好外交关系的构建对于两国发展,甚至对于世界格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统观该书,我们会发现作者以“一带一路”建设构想为研究背景,阐述了在此语境下的国际关系和文化交流关系,为我们理解和把握新时期中白两国经贸合作关系和文化融汇研究提供了一个宏大的视野,同时也为做好新形势下中白两国关系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本文是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基于丝路文化视域下中、白文化外交的发展研究”(编号:2017YJJD00010)阶段性研究成果]
(马丽/博士,玉林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