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言电影产业工业化
2018-06-27韩小凌
韩小凌
“电影产业”“工业化”等,都是近年来经常听到的词汇,在此基础上,还有诸如“重工业电影”等似乎有所指,但意义并不明确的概念。对于“工业化”,无论是马克思的《资本论》还是其他有关工业革命的书籍里,都有简明划分——工业化是与农业社会的“工场手工业”相对应的。说白了,就是大机械的应用之于手工作坊的变化。显然,这是以200多年前的英国工业革命为标志的划分方式,而在其后的历史演进中,工业化已不仅仅是指向钢铁铸造的大机器,更被寓意为“有组织的机器体系”,通过各局部环节间不断地交接工作,产品从一个生产阶段到另一个生产阶段。
很显然,越是复杂的、多变的、跨界的产品生产过程,越需要清晰、高效、稳定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系统,以确保整个“机器体系”的有效运转。这一套理论同样适用于电影的生产。
电影虽然诞生不過百年有余,但其历史进程中一直都面临着新技术的挑战和融合,并以极大的兼收并蓄能力不断向前。新技术带来的不只是如电视播放、录像带、网络视频等新的内容发行终端,还有视听语言的丰富和变化,与之匹配的管理手段也为电影的工业化提供了支持和解决方案。
最基本的电影制片管理流程包括了预算管理(budgeting)和生产进度管理(scheduling),也就是一手管钱、一手管周期。这二者的兼顾是为了确保影片的品质和成本的平衡状态。因此,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好莱坞,制片预算表都是基本的管理工具。
当我们对比好莱坞常见的制片预算表和中国常用的制片预算表时,明显区别就是好莱坞的要比中国的分类更细,表格的结构关系也更有逻辑。但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是,近年来电影制作中特效有了大比例应用,特效管理的复杂性远比传统的后期管理所囊括的内容多得多,前者流程管理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对于成本、周期、品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电影制作流程通常会被分为前期(pre-production)、拍摄期(production)、后期(post-production)三个阶段。在国内电影业过去的管理方式里,中间衔接主要依赖个人的专业程度和责任心来保证。这样的管理方式在国营制片厂时期并无不妥,因为所有的工作人员彼此熟悉,有些人供职于同一单位做同一工种几十年,因此,即便没有全流程的管理工具来监督,也很少听说过程中出现什么重大问题。
如今的电影业开始有大量业外资本进入,日益蓬勃发展,原有的国营制片厂体系和科班学习电影制作的专才显然难以继续满足需要,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成为现阶段必然面对的问题。而业内负责不同环节的独立运营公司众多,使得上述三个阶段的工作都有可能是由几家甚至几十家公司协调完成。基于这种情况,有效的管理流程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可是迄今为止,业内并无类似系统出现。这一方面是因为建立健全这样一套系统需要对整个流程有技术性的熟悉、对电影内容艺术有多样性考量,也因为虽然喊了几年“电影工业”,但多数业内人并未从管理学概念上真正理解“工业化”的涵意。
经过2016年的躁狂期、2017年的狐疑期后,影视行业在2018年进入练内功、强实力的阶段,期待行业能从根本上摸索建立一套管理工具,真正帮助实现影视产业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