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辈留下的点滴像清澈溪水滋养后人

2018-06-27朱小涛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8年4期
关键词:物华曾祖父朱家

朱小涛

朱家虽非豪门大户,也无系统的家训家规文本,但在他们的著作和书信中处处可见心系家国、崇文尚学、廉洁自律等训诫之言,并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无论时代的变迁,生活条件的优劣,朱家后代都恪守祖辈训诫,成就了一些领域的知名大家。如“北有朱自清,南有朱物华,一文一理、双星闪耀。”这便是知识界和教育界对朱家两兄弟的赞誉。让我们和朱自清的嫡孙一起来分享朱自清一脉朱家人的家风故事。

我的祖父原名朱自华,因为当年曾祖父小坡公当了十几年小官吏,所以希望儿女们远离官场,饱读诗书并学有所成。曾祖父借苏东坡“腹有诗书气自华”诗句中的“自华”两个字给儿子起名。祖父不负所望,刻苦读书,考上北京大学。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多,祖父觉得光读书是不够的,首要的是做人,于是改名“自清”,意在勉励自己做一个清正之人。

朱家早先也算是殷实小康之家。高祖、曾祖都做过小官吏。可家里有过两次变故,到了祖父上中学、考大学前后,家道中落了。为了供祖父兄弟姐妹们读书,家里变卖了家产,此外还借了三千块大洋(约相当于现在的三十多万人民币)。正是这种家庭遭遇,使祖父和他的弟妹们从小就对穷苦人的生活有了体会,也对他们充满了同情,而这种情感贯穿了他的一生。

祖父作为一介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表现出了鲜明的爱憎情感。他不仅写了大量诗文讴歌抗战,还用实际行动支持抗战,多次在家里收留、掩护抗日义士和爱国学生,也到前线慰问抗日将士。而他最后拒领美国面粉的行为,再次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不为五斗米折腰,不食嗟来之食,贫贱不能移。

祖父虽不善言辞,但温厚朴实,平和中正,律己宽人。一生正派做人,勤奋读书,教书育人。这和朱家重视教育密不可分,也是朱家百年家风长期熏陶的结果。

祖父他们那辈受教育是从家里严格督导管教开始的。祖父念私塾,私塾先生会经常布置作文,这些作文曾祖父照例都要检查。晚饭过后,曾祖父坐在饭桌旁,拿着私塾先生批阅过的作文低吟起来,看到先生有好的批语就高兴起来,顺手拿起花生米或豆腐干给儿子,以示奖励。但如果看到先生有不好的评语,或者句子被删很多,就会斥责儿子不用功。曾祖父不在时,祖父会用同样的方法严格管教弟妹们。

对待子女的教育,祖父也是一样严格。我父亲原在中央日报做校对,由于工作认真努力,被调到编辑组。祖父曾于1948年给我父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父亲调到了编辑组“实在跳得太快了些”。祖父认为父亲的“学识和经验还不够”,并没有因为父亲工作上的“上升”而表扬他,反过来叮嘱父亲“事已如此,只盼望你努力尽责”。接着,祖父要求父亲补习英文以充实自己,让他多读点书,工作谨慎,认真负责,“切不可因为跳得快略有骄心”。

就在这样严格的家教中,朱家人养成了酷爱学习的习惯。尤其祖父,读起书来,可以整天不出门,吃饭还得有人提醒。十四五岁在两淮中学(今扬州中学)读书时,就已经把经史子集中的基本典籍读遍。

1920年,祖父从北大毕业,在书店看中一本新版韦伯斯特英语大词典,定价十四元,相当于他一个学期的学杂费用,可他囊中空空。只好咬咬牙,把那件在《背影》中出现过的紫毛大衣当了,买了词典,而紫毛大衣再也没能赎回。

我的叔祖父朱物华先生在科学界也享有很高的名望,不仅是中国电子学科奠基人,还是水声学科的先驱和开拓者。他比祖父小四岁,出生在扬州,曾是上海交大校长。当年叔祖父在扬州中学毕业后,同时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上海交大。当时曾祖父已失业赋闲在家多时,家境窘迫,希望他上南师,因为那所学校食宿学杂费全免,可他的志趣在理工科,想上交大。这时刚在杭州一师教书的祖父回来了,表示要节省开支,支持弟弟上交大,叔祖父才进入交大电机系。

叔祖父深知在交大学习机会难得,常在油灯下做笔记,脸被烟熏得发黑。那时正赶上中国利用美国返还的庚子赔款公派学生赴美留学,他以全国电机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留美学习机会。第一年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硕士学位,后来又在哈佛拿到博士学位。1927年,他怀着报效国家的迫切心情回国,除了在电子和水声工程领域取得卓越成就外,还培养了邓稼先、杨振宁、马大猷等一批顶尖的科学家和其他领域的杰出人才。

叔祖父八十岁时,交大领导考虑他年事已高,要派小轿车接送他。那天,他再三推辞,终于拗不过众人,被大家拥进车里。哪知,车一到家门口,他下了车立即又步行返回学校,再步行回到家中,以示还有行走的能力,不坐小轿车的决心。

1955年,叔祖父接到调令,从上海交大调至哈尔滨工业大学。为了及时到任不误工作,他从速处理上海的房产。一对退休老人想买,又拿不出太多的钱,叔祖父就将自己在衡山路購买的一栋三层小楼,以两千元的价格卖给了他们。后来他从哈工大调回上海时,国家给他配置了康平路的花园洋房,他不肯搬进去,说太大了。以后几十年,他和他的家人一直挤在普通公寓里。他是一级教授,当时工资三百六十多元,但他只拿三百元,说不能贪心。此外,他对挂职、题字、签名一概拒绝。

祖父朱自清和叔祖父朱物华,他们两兄弟的身上有很多一样的品质,比如:一生正气,热爱祖国,严谨治学,清廉自律。其实这些品质在朱家后代子孙身上也有,我想这大概就是朱家的家风吧。

朱家家族规模不算大,族人也是天各一方,没有专门制定家规家训,也没有刻意营造过家风,但先辈们在事业、生活中留下的点点滴滴,亦像一股股清澈的溪水,滋养着朱家后人。朱家后人虽没有高官,没有富豪,都过着平凡普通的生活,但内心宁静的普通生活,不正是一种幸福吗?

猜你喜欢

物华曾祖父朱家
幽怀独对物华真——论黄慎的花鸟、山水画及其艺术思想
Anisotropic plasmon dispersion and damping in multilayer 8-Pmmn borophene structures
欲访江南媚,醉梦朱家
我的曾祖父
寿县朱家集楚铜器“前”字补说
装傻的曾祖父
物华巨能公司“非接触聚能引爆装置”成效显著
黑暗之光
黑暗之光
园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