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为什么喜欢捡垃圾

2018-06-27马志国

新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子女补偿垃圾

马老师:

您好!我父亲去世的早,母亲为我们辛苦了大半辈子,退休后帮我们带孩子。如今60多岁的人了。两个月前,我们请了保姆照顾孩子照顾家,为的就是让母亲清闲清闲。可没想到的是,母亲却迷上了捡拾垃圾。其实,母亲有退休金,不缺钱花,我们工作都不错,家里经济条件还可以。我觉得母亲捡拾垃圾很没面子,多次劝阻母亲也不管用。每天我下班回来,都看到母亲在整理那些垃圾。母亲隔三差五的还自己去垃圾站卖掉,回来高兴地告诉我今天又卖了多少钱。

那天,我从外面回来,看见母亲正在小区的垃圾箱翻检垃圾。我赶紧过去让母亲回家,可母亲就是不听劝,说什么也不肯走。我越说越有气,气头上还和母亲吵了一架。后来,因为怕我生气,母亲变成偷偷捡拾垃圾了。我真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这么喜欢捡拾垃圾?

读者 张岚

张岚读者:

你好!

拾荒因为“心荒”

来信说的这种老人喜欢捡拾垃圾的情况,还真是挺有普遍性。人们把捡拾垃圾叫做拾荒。通常的拾荒,往往是为了贴补现实的物质生活所需,补偿荒芜的生活状况。但是,很多老人拾荒并不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的需要。就是说,很多老人拾荒是因为“心荒”,他们拾荒实际上是为了排解“心荒”。用专业的话说,这些老人的拾荒行为,往往是心理补偿情结使然。也就是说,这些老人是因为心理需要不满足,而通过捡拾垃圾让不满足的心理缺失得到替代性的补偿。总之,虽说每个老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肯定都存在着某种心理缺失,而通过捡垃圾这种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来获得心理满足。

那么,老人捡拾垃圾可以补偿哪些心理缺失呢?

一是补偿价值感的缺失。每个老人都曾经年富力强,曾经对社会和家庭都做出过许多贡献,但是,随着逐渐衰老,会越来越感到自己是没用的人了。这种自我价值感的丧失,是很难接受的,甚至是很可怕的。怎样让自我价值感得到补偿?迷茫中老人发现了,拾荒可以重新让自己感受到存在的价值,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感。也许垃圾卖不了几个钱,但那是自己价值的象征,能让自己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至于有些老人捡拾垃圾是为了环保等,就更是补偿自我价值感的积极选择了。

二是补偿控制感的缺失。人和自己生活的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人在受到客观世界影响的同时,还会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因而,人活在世上,绝不是被动的存在,而是主动的存在。就是说,人都能影响周围的生活,进而影响客观的物质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控制感。然而,人随着年老体衰,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感到对生活越来越无可奈何,渐渐感到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失去控制力。这会使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惧。而在捡拾和整理垃圾的过程中,老人感到这是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自己还可以做主,自己还可以影响生活,从而补偿了缺失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三是补偿安全感的缺失。人到老年,不安全感会相伴而生。对许多老人来说,晚年生活是陌生的,是充满挑战的,是需要重新适应的。这,会让老人感到焦虑和不安。而子女陪老人的时间越来越少,让老人感到枯燥、孤独和空虚,也增加了内心的不安。另外,我国现阶段的老人,对曾经苦日子的记忆,让他们内心深处不知不觉有一种隐忧。再有,对疾病、死亡的恐惧,也会增加老人的不安。缺少安全感怎么办?捡拾垃圾,让老人忙碌起来,填充了时间,充实了生活,也增进了人际交往,从中找到了精神寄托。于是,内心多了几分安宁和踏实,让安全感得到了补偿。

此外,有少数老人捡拾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比如,失智会有各种伴发症状,其中之一就是捡拾垃圾。这就需要及时发现和诊治了。但是,必须说明的是,绝大多数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是心理年龄特征的表现,不能说是病态。

換位思考 善意引导

面对老人喜欢捡拾垃圾的问题,需要子女和老人两代人共同来应对。

首先是作为子女需要正确对待。

一是深入理解。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子女最需要的是深入理解,理解老人捡拾垃圾行为背后的补偿心理情结,不要简单否定和排斥,不要一味抱怨和斥责,更不要强硬粗暴地盲目阻止。这就是说,对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要轻率地当成坏事,更不要当成丢面子的事。作为子女,应该学会心理换位,让自己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体谅老人捡拾垃圾背后的种种心理需求。

二是恰当应对。理解了老人捡拾垃圾的种种心理需求,子女就可以对症下药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迂回应对策略。比如,可以引导老人丰富生活内容,可以帮助老人发展兴趣爱好,可以抽出时间多陪陪老人,可以有意安排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这样,可以让老人的心理缺失得到补偿,也就不知不觉间淡化了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甚至让捡拾垃圾的行为不禁而止。但是,如果老人捡拾垃圾的行为不能消除,子女也不能盲目阻止,而要正面应对,在理解关怀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老人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害,也就可以顺其自然了。如果老人捡拾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就需要及时陪老人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了。

培养兴趣 自我调解

再有老人也需要主动调节。

一是丰富生活。作为老人,自己也要学会主动自我心理调节。重要的是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情趣,丰富生活内容。退休了,年老了,要主动安排好自己的老年生活,继续自己的专业,探索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的兴趣,丰富自己的生活。比如,为一个菜谱精心研究,为一个花种深入探索,都可以让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恰当安排。前面说过,捡拾垃圾不是坏事,更不是丢人的事。如果哪位老人觉得捡拾垃圾,能补偿自己的心理缺失,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自然可以我的生活我做主,不必强求放弃。但是,自己应该作出妥善的安排,比如时间问题,比如卫生问题,比如安全问题,这样,既满足了自己心理需求,也不给别人增加负担。

三是顺应自然。退休了,年老了,体衰了,不再年富力强了,孤独离我们越来越近了,外面的世界越来越不需要我们了,这是自然规律。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顺应自然,回到我们的内心,寻找心灵的价值,当好心灵的主宰,回归心灵的安宁。如此,我们也就不再心慌,也就获得了真正的心灵满足,又何必非要在拾荒中来寻求心理需求的补偿呢?

希望我们的交流对你有所帮助。建议你在自我调整的前提下,与母亲交流交流,来引导母亲主动地自我调整。

心理咨询师 马志国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子女补偿垃圾
垃圾去哪了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倒垃圾
倒垃圾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
离婚时,能否要求家务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