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背上的摇篮”:六一幼儿院

2018-06-27

北广人物 2018年21期
关键词:保育院儿童乐园解放区

73年前,宝塔山边,延河之滨,一个“红色摇篮”激情诞生。今日时光,玉泉山下,昆明湖畔,一座儿童乐园生机盎然。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前身为成立于1945年6月1日的延安第二保育院,在迄今73年的岁月里,走过了从革命时期的红色“马背摇篮”到现代化幼教基地、儿童乐园的沧桑巨变,在中国乃至世界保教史上留下了一笔特殊的遗产,而其用73年始终如一的高质量保育业绩探索出的学前教育“六一经验”,更值得品味、解读。

1944年秋,中共中央决定筹建延安第二保育院。从选院址、打窑洞,到修栏杆、购玩具,在诸如這些前前后后筹建的细节上,时任解放区战时儿童保育会代主任康克清和朱德总司令给予了最温暖的关怀。经过精心筹备,保育院于1945年6月1日在延安城北的小砭沟正式成立。它行政上隶属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和组织部,业务上由康克清负责,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办的三所幼儿园之一,当时也称“战时儿童保育会陕甘宁边区分会第二保育院”。

1946年11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调集五十万军队包围陕甘宁边区,中共中央决定:延安的非战斗单位一律撤离,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去。1946年11月5日,康克清传达党中央指示,保育院须紧急撤离延安,转移到太行解放区。全院工作人员用了五天时间,昼夜不歇,为136名幼儿长途转移做准备。千里行军遇到两次危险情况,一次是牲口和驮床从山上掉到山沟里,牲口摔死,驮床里的孩子一点也没有受伤。另一次是惊马翻车,车厢里的驮床倒扣在地上,孩子同样没有受伤。保育院从延安出发,在柳林镇休整后,迎着十月的寒冷风,在两渡河口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经千难万险,历时3个多月,行程二干余里,终于在1947年2月中旬到达太行解放区的山西襄垣县南里信村。136名孩子被安置在马背的木驮床上,在保教人员的精心照顾下,爬高寒山岭,走崎岖小路,渡黄河、汾河,过敌人封锁线,避敌机轰炸扫射,历尽艰难险阻,无一丢失、无一伤残。这支队伍被誉为“马背上的摇篮”,谱写了一曲流芳百世的革命摇篮曲。

1947年夏,太行山区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旱灾,地里没雨,庄稼绝收。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同志们响应党报发出的“防旱备荒,抢种秋菜”的号召,利用房前屋后、地头岸边开垦出土地种上了秋菜,秋后大家都完成了交菜指标:男同志每人一百斤,女同志每人三十斤。此外,保育院还开展了“生产节约、支援前线运动”,不仅种菜、捡柴,他们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厉行节约,精打细算,自力更生。

1950年,延安第二保育院迁址至北京玉泉山下,昆明湖畔,后由教育部命名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啊!摇篮》就是根据保育院部队转战这段真实历史改编的。而用生命“爱孩子”、“一切为了孩子”也成为此后六一幼儿院始终不渝坚守的根本宗旨和办院思想。

“从延安时期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都在院里工作的老院长姚淑平同志曾经讲过一句话:不爱孩子,还办幼儿园干什么?我们选任教职工的底线就是要有为孩子无条件奉献的精神,我们必须始终保证一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优秀保教队伍。”现任六一幼儿院院长曹雪梅曾在一次采访时说,六一幼儿院将“爱孩子”作为基本“基因”在教师中进行传承,强调再强调,从严再从严,这正是几十年来幼儿院声名享誉、口碑不倒的根源。

猜你喜欢

保育院儿童乐园解放区
奇奇怪怪儿童乐园
解放区的天
张抱岩的诗
国共合作对陕甘宁边区战时儿童保育院的影响
儿童乐园
我记忆中的保育院妈妈
对1946—1948年华中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历史考察
试述党在大连“特殊解放区”时期(1945-1949)的艰难探索
虚惊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