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捉虫

2018-06-27毕明

北广人物 2018年22期
关键词:葡萄树青虫黏胶

毕明

很难想象,对于以前的小孩,尤其是小男孩,童年时光如果没有虫子相伴,他们,不,是我们,如何才能不无聊。

自然界的各种生灵和我们一同生长。自打记事起儿,老家的院子里就有一棵葡萄树,长大后不再爱吃葡萄,就是因为小时候吃得太多了。青涩的、刚熟的、熟透的、熟过的,一茬一茬地从盛夏一路吃到初秋。夏季的午后或傍晚,躺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乘凉,有时会有大青虫从葡萄架上掉下来,虫儿有的连着叶子,有的单枪匹马。很快它会变成大芦花鸡的腹中美味,于是我时常会踩着房顶费劲巴啦地给大芦花鸡捉大青虫,将珍贵的战利品抛投给院中仰头期待的母鸡,看着母鸡用爪子将虫子拨来拨去,再用嘴叨来叨去,直至吞咽下去,我心中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偶尔也会犯坏,将大青虫用报纸裹着装进书包带到学校,趁课间休息时偷偷地将虫子放进某位平时跟自己作对的女同学的铅笔盒里。结果自然是课堂上的一声尖叫和后来班主任老师的明察暗访,同党奸细就会水落石出,写检查、找家长签字成为那时男孩子童年记忆中的悲催“亮点”。

雨后院子的水泥地面上偶尔会有蚯蚓爬过,那是从葡萄树根周围的泥土中爬出来的,它们同样会成为芦花鸡的美食,或者我们去汉江边钓鱼的绝佳诱饵。

那时的我们不知道《昆虫记》,更不知道世界上有个叫法布尔的外国老头,我们只知道在我们的“昆虫季”给自己找乐子。

为了捕捉雨后天晴中在低空飞行的蜻蜓,我们这群东北人的孩子会用铁丝窝个圆圈绑在长竹竿头上,拿着这个工具去房前屋后缠裹蜘蛛网,将细细的蛛丝一层层地缠绕在铁丝圈上。缠满后再用手试试黏不黏,一切就绪之后就可以带上此利器去粘蜻蜓了。在空中舞動粘网,粘住蜻蜓瞬间的小确聿是对之前“织网”工作的最大回报。

在夏日的草坡田埂上逮蚂蚱是另一件乐事,逮跟土颜色一样的土蚂蚱,应该是蝗虫吧!也逮会磕头的“大刀镰”。绿绿的身子,像竹叶般的身体,用手捏住它的一双大长腿,它便不停地磕起头来,完全满足了征服者的傲慢心态。

捉虫中最富技术含量的当数粘知了,用黑橡胶或红橡胶(自行车内胎)熬制出黏胶襄在长竹竿子头上,扛着竹竿来到路旁的树林里就可以粘知了了。柳树干上的知了最容易发现,因为柳叶窄小,不易遮挡视线。

轻轻地慢慢地将竹竿尖头对准树干上的知了,稳稳地一粘,在知了一阵躁鸣之后,被黏胶粘着翅膀的知了就成了手中的玩物,抠抠它的肚子,让蝉鸣在眼前响起,仿佛一首乐曲被弹了出来。如果需要曲名,那只能是《夏日昆虫奏鸣曲》。

当深秋来临的时候,虫鸣蜻蜓舞的场景便会渐渐消失,葡萄树上的大青虫据说也化成了飞蛾,我没见过这种飞蛾,或者说见过也不知它是大青虫的化身。

不知道现在的孩子在野地中逮过虫子蚂蚱吗?他们是否把蝉握在手中过?是否在夏季夜晚的路灯下逮过蝲蝲蛄?在河滩浅水的石头下逮过螃蟹?

猜你喜欢

葡萄树青虫黏胶
葡萄树结“智慧果” 亩产值可超3万元
葡萄树王年入3万
小青虫
小蚂蚁智斗大青虫(三)
葡萄树的卷须
两棵树的故事
黏胶纤维厂冷却循环水系统变频节能改造
芳纶1313/阻燃黏胶窗帘面料的开发与设计
发热纤维/棉/黏胶多组分喷气纺纱线的开发
大鸭梨和小青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