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要对国足愤怒
2018-06-27闫肖锋
闫肖锋
从某种意义上,本届世界杯也可以说是中国人的世界杯。超10万中国球迷、10万只小龙虾、7家中国赞助商赶赴俄罗斯,比赛用具和吉祥物也几乎都是中国制造,虽然没有国足,却充满了“中国元素”。
每逢国际大赛必批国足,这几乎成了中国球迷们的惯例。为什么我们总是对中国足球如此愤怒?因为中国足球承载了太多东西,从上世纪的“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到现在的呼唤足球强国,人们对中国足球爱之深、痛之切,每逢赛事必痛批而后快。有人甚至将足球振兴与中国梦相联系,称国足与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严重不相称,必须迎头赶上。
在这里我们不妨分享两个观点:第一,振兴中国足球的方式方法比结果更重要;第二,即便国足仍出不了线,但并不妨碍我们欣赏足球这项运动。
首先,为什么说振兴中国足球的方式方法比结果更重要?中国足球过往被赋予太多沉重意义和任务,不能把足球当足球,这就难免影响了人们对事物本质的判断。长久以来,针对中国足球落后的原因分析,可谓连篇累牍,汗牛充栋,见仁见智。比如有人指责国足运动员“不思进取”“缺乏爱国心”“素质低下”等。应该说这不是简单一个素质问题能解决的,毕竟我们有了那么多海归球员,有了数任洋教练,还有身价不菲的外援们,但国足还是不能“雄起”,为什么?因为我们没能建立起现代足球的体制机制,相比缺乏优秀球员,我们更缺乏先进的方式方法。
长期以来,中国足球靠政府行政力量来推动,计划色彩过浓,严重阻碍了足球的职业化和市场化改革步伐,现代意义的职业联赛体系始终没有形成,现代足球应该具备的游戏规则并未贯彻到各项赛事,相反,黑哨问题、行政干预问题严重阻碍了中国足球的现代进程。
6月14日,浙江省杭州市球迷们在户外搭起场地,观看俄罗斯世界杯揭幕战。图/视觉中国
西方足球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取得职业化的成功,是和他们整个经济、文化环境分不开的,只有在竞技体育市场化制度和规则之下,从业素质才能自循环地良性运转,才能够成功地运作一家俱乐部,足球才能够作为一种产业实现自我成长、自我输血、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因此,应该说振兴中国足球的方式方法比结果更重要,建立现代意义的足球体制和规则比“沖出亚洲,走向世界”更重要。相反,只要建立起现代足球体制和规则,国足世界杯出线只是顺带的结果。
我们必须尊重足球运动的规律,摆正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的关系,让专业的回归专业,让足球的回归足球。纵观足球大国,政府主管机构是以协调者、服务者、仲裁者的面目发挥作用,它和俱乐部、赞助商之间完全是平等的法律关系,不存在上下级之分,它参与但不控制着商业运作,除国家队事务外也不具有完全拍板决策的权力。这方面我们必须借鉴,让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让专业的人、专业的机构干专业的事,不能靠行政包办一切,更不能靠爱国情绪打鸡血,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国足球走得稳、走得远。
其次,为什么说即便国足仍出不了线,也不妨碍我们欣赏足球运动?因为事情本该如此!在对待足球运动这件事上我们应该重拾道德经的智慧,顺其自然,不求功利,百年筑基,水到渠成。中国足球要从基础抓起、从青少年抓起,久久为功,扎扎实实提高中国足球水平,要做好经几代人努力的准备。而这期间,我们不妨放松心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足球,以学习的态度看待各项赛事。
应该看到,本届世界杯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体育产品到体育产业,从中国球迷到中国护旗手,越来越多中国元素在世界杯领域展现,这都以独特的方式显示出中国与世界第一运动足球的亲密关系。即便中国国家足球队无缘亮相,但中国能以独特方式展现中国元素,这难道不是一件荣耀的事吗?
每临国际赛事,我们不应纠结于中国队是否出线,不应愤怒于中国队在全球的排名。有我无我都是精彩的世界杯,毕竟,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擅长脚下功夫的。
不错,国际体育赛事是国家荣耀,但同时更是竞技乐趣,也是各国人民交往方式。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对赛事输赢从容淡定时,这才是对待体育应有的姿势。
大家好好看球吧,世界杯正精彩纷呈,频频爆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