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引中国投资,新加坡有“中间人”优势

2018-06-27张志文

环球时报 2018-06-27
关键词:中间人总部东南亚

本报赴新加坡特派记者 张志文

新加坡圣淘沙岛近日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与美国总统特朗普首次举行会晤。长期以来,新加坡都是中国企业进军东盟市场的第一站,也是中国投资在东盟地区的中转站。在当前形势下,投资新加坡也将面临新机遇。

新加坡《联合早报》转引高纬环球最新发布的《亚太区域总部报告》称,在新加坡、香港、上海、悉尼、东京和北京等6个主要亚太城市中,新加坡成为跨国企业设立区域总部最多的城市,成为4200家企业区域总部所在地。

除了新加坡,东盟其他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吸引外资,相继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新加坡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的优势是否被削弱了?大华银行集团执行董事、环球经济与市场研究主管全德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中间人定位仍然是新加坡长期保持的优势之一。从中西文化融合角度,新加坡让任何投资者都不会感觉陌生,而且新加坡拥有一流的交通硬件设施,中国企业投资东南亚,可以将新加坡设为区域总部中心,提供管理服务,并以此为中心覆盖东盟各国。

同时,新加坡也认识到竞争的存在,始终保持高度警觉,也相继出台了鼓励跨国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或国际总部的政策。而且新加坡与多个经济体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也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便利。

以新加坡为首,全德健认为,未来东盟的自然资源、土地资源、人力资源等领域都值得中国企业加大投资力度。中国快速发展带来了土地资源紧张,特别是工业生产需要的大块连片土地,可能在中国沿海地区非常稀缺,而且使用成本不断上涨。而在东南亚国家,很多地区地广人稀,可以为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土地资源。同时,中国企业目前面临“招工难”的问题,这是中国经济提质升级的必然现象,因此很多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东南亚等地转移。在人力资源领域,东南亚拥有6.5亿人口规模,且人口结构年轻,具有丰富潜力。

此外,全德健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汇改不断取得进展,人民币汇率走势日益强劲,与印尼、缅甸等国货币汇率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这对于出口欧美市场的制造业厂商而言很有吸引力。而且,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现状,如果企业为了分散风险,也可以选择在东南亚设厂,毕竟这里与中国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可以称得上“中国的后花园”。

数据显示,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2015年,中国—东盟贸易量为4920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将增长至1万亿美元。“东盟拥有6.5亿人口,本身也是中国企业应该拓展的市场之一”,全德健认为,东盟地区的工资水平在不断上涨,也带动市场需求提升,对于国外投资者而言,不应仅仅将这里作为生产和出口基地,而应该考虑如何做大本地市场。“中国企业技术力量强、拥有大量自主知识产权,而且生产建设经验丰富,在东盟市场很有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中间人总部东南亚
活捉一只“怪怪虫 ”
238个城市争当亚马逊新总部
新“产品”
跟杨绛学做“中间人”
美俄聚焦东南亚
MOOC“中间人”:从课堂到网络
本 期 导 读
海地大地震重创维和总部
卡贝尔工业总部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