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课中的线索整理
2018-06-27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南阳中学 师 哲
所谓历史线索,也就是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发生、发展和结局的过程。理清历史线索,是平时的历史教学和系统复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不仅能巩固所学基础知识,而且能提高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现有的初中教材无论是川教版还是中图版,都是按历史时间的顺序的方式编写,把历史知识一一呈现,这样虽然有利于学生对某一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认识和理解,可却忽视了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学生在记忆时,完全按照书本的顺序,脑中形成的是一个个分散的知识点,而不是一条线,一个面,他只知道历史事件的本身,而不知道这件事之前,这件事之后分别是什么,没有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因此,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线索,将历史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是新课程下历史教学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问题。以下谈谈笔者在线索整理方面的心得,与大家共同探讨。
其一,从朝代、阶段编织科学的知识网络。以历史时间和历史时期为线索,整理社会形态和社会时期。比如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1840年鸦片战争前,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的历史。从社会时期上可以分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鸦片战争前)六个时期。教师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知识点内容的细化。如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476年奴隶社会,夏商西周分别是中国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兴盛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00年),第一个封建大一统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等。对中国现代史基本线索可以归纳为: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从此,中国历史开始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60年的历史了,这60年按历史发展情况可分为以下四个时期: 1949年至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阶段; 1957年至1966年5月,为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为“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978年开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按照历史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脉络把握教材,达到内在联系清楚,知识的整体性增强的效果,就可以避免孤零零地讲解,导致形成支离破碎的知识的后果。
其二,以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为核心进行归纳。以历史事件的发展为线索,讲清起因、经过和结果,可以知道每一种历史现象的兴衰过程。认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和阶段特征,是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之一。对每个历史阶段,都要掌握它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其中起主导作用的、体现历史进程本质的又是哪一方面内容,从而抓住基本线索和阶段特征,进而根据历史发展的阶段性变化,揭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深刻地认识历史的发展过程,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如:中国近代史(旧民主注意革命时期)阶段特征可分为:列强的侵华史;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等。教师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列表整理来理清线索:
把一些时期不同,而问题性质相同的历史问题贯穿起来,给以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把零散的知识组合为比较完整的知识,就可以巩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目的了。
国家教委制订的《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中学历史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逐步培养学生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效地归纳整理,抓住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由基础知识、基本线索、阶段特征构建完整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