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炎夏更热的,是这些迷影时光

2018-06-27

电影故事 2018年11期

6月16日,对于以电影为食,以电影为乐的人来说,都是个好日子。它意味着每年一次的上海国际电影节这场电影盛会的召开,意味着能在电影院里拾回大师手里的旧时光,意味着将打开怀抱迎接全世界最新鲜出炉的优秀电影……俄罗斯电影大师安德烈·塔可夫斯基眼中最有趣的角色应是“外表看似沉滞,内心却充满了爆炸性情感的人”,你是否也是如此?而电影就是那个能够引爆你内心“火山”的导火索。在日常忙碌的生活中,又有哪部电影能够激发你内心的“火山”?以下40部在我们看来最热门的影片,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它们有着激荡人心的魅力,而其中总有一部电影能够令你深深着迷。这个炎夏,让我们一同在电影院里共享光影的魔力。

文 / 本刊编辑部

1.《小偷家族》 一次同步戛纳,以及与是枝裕和面对面的机会

对于影迷来说,5月底最重大的消息是什么?那莫过于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新作《小偷家族》荣获第71届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棕榈奖。如今,在戛纳国际电影节落幕一个月,日本首映一周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影迷将成为国内首批观看《小偷家族》的观众。这对于喜爱是枝裕和的影迷来说,无疑是一个重磅的好消息。是枝裕和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常客,从2006年开始,其代表作《无人知晓》在第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而后展映了《步履不停》《奇迹》《如父如子》《海街日记》《比海更深》等,是枝裕和的电影已然成了影迷每年期待的对象。是枝裕和作品的放映现场,总是充满着别具一格的轻松快乐的氛围:片中生活化的场景,轻松不失幽默的家庭对话,平淡中流露出的岁月香气,是打动影迷且产生共鸣的关键。这种跨越世界、跨越文化的感动力,也在新作《小偷家族》中得到了延续,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切特曾在媒体采访中感叹:“完全击中我们的心。”而另一位评委张震则在观影后引用侯孝贤导演电影《悲情城市》中的一句对白做评:“当时不觉得残酷,只是一样好玩。将悲剧掩埋在温情之下是残忍的,但这就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面,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对了,这次放映还有一份待打开的惊喜,很有可能是枝裕和将带着近日极具话题性的女演员松冈茉优来到上海与影迷见面。这份大礼包难道容许自己错过吗?

2.《冷战》 献给热爱黑白影像和爵士的人

除了《小偷家族》,在第71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打动评委会的《冷战》,也将让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观众“尝尝鲜”。《冷战》虽然是新电影,但在对影片处理方式上,和导演帕维乌·帕夫利科夫斯基的上一部影片《修女艾达》一样,是黑白影像。帕维乌说自己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的色彩,黑白是他心目中最妥当的呈现方式。尽管如此,帕维乌在不同场景的对比度上仍然花了很多心思去调整。《冷战》的故事始于1949年的波兰,二战后的资本主义阵营与社会主义阵营开始冷战。在这一历史情境下,乐团指挥维克托和出身卑微的歌者祖拉之间的爱情也不稳定,悲剧的结局其实在他们同框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两位主角的职业设定也注定了音乐在这部电影里会占据不少篇幅。因为本身就是爵士钢琴乐手,帕维乌在对爵士的审美上层次极高,他在短短84分钟的时长里,在1.33∶1的画幅里,基于爵士创造了独属于冷战时期的视觉体系。率先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期间观看《冷战》的观众表示,这部片子拥有《修女艾达》的一切,但是音乐与爱情的加入无疑让它更美了。

3.《迦百农》 残酷得令人心碎

在刚刚结束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提名金棕榈奖且斩获评审团大奖的《迦百农》,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在“一带一路”电影周中亮相,展现我们可能从未看到过的社会景象与风土人情。由黎巴嫩女导演娜丁·拉巴基执导的电影《迦百农》,围绕12岁男孩Zain状告父母、打工、照顾妹妹等生活轨迹展开,表现出迦百农的残酷现实。影片中一幕极为震惊,Zain起诉父母的原因竟然是“因为他们给了我生命”。在Zain的世界里,他希望“所有不能好好照顾自己孩子的父母都不能拥有孩子”。这种控诉,让电影《迦百农》流露出一丝悲情。正如片名“迦百农”,指涉的是“物品杂乱无章地堆积”,暗示的是迦百农这个城市里贫困者的生存困境,以及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在某种意义上,Zain就是贫困者的代言人,一个斗士,与迦百农的一切不合理、不公平作斗争,包括获得基本保障、教育、健康和爱等权利。这不禁让人想起该片女演员说的一句话,“演员必须曾经经历过这样的生活,没有那些将这部电影作为维护他们的奋斗目标的旗帜的人们,就没有这部电影”。

4.《本命年》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现实往往冷酷,相比之下,艺术总是温柔。坐在电影院里欣赏悲剧,有时候比欣赏喜剧更加温情脉脉。 《本命年》不是挠观众胳肢窝的东西,也不是挤观众眼泪的东西。然而,难道真的没有人能够体味一种善意绵绵的优雅的忧郁吗?难道真的没有人能够咀嚼一种极有分寸的斯文而恬然的哀伤吗?我不相信。否则,我不仅为谢飞难过,也将为自己临风一泣。”作家刘恒曾于1990年他的本命年——马年写下这样一篇讲电影《本命年》的文章。谢飞也是一匹马,1942年那一群里的,大刘恒一轮的“老马”。1990年的那个马年,谢飞携《本命年》赴第4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参赛,喜气洋洋地捧得银熊奖。影片改编自刘恒的小说《黑的雪》,原本并不叫《本命年》,谢飞说原本以为男主角李慧泉的扮演者姜文年龄不小,结果有次姜文问他:“导演,你看我像24岁的吗?”谢飞说:“还凑合吧,你傻笑起来的时候还比较天真。”姜文说:“那咱这片就叫《本命年》吧。”这个建议触动了谢飞,他觉得很有宿命感。影片开头,李慧泉从黑暗走向光明,在胡同里摸索回家的路,就像在找曾经的信念、心灵的归宿。影片结尾,李慧泉逆向人潮,走向自己短暂的人生的终点,宿命感再次涌现。时代一直在向前走,但是李慧泉没变,谢飞没变,姜文也没变,他们的执著足以令接近他们的人动容。虽然,道阻且长,但影院里的我们将与李慧泉一同溯洄从之,逆光飞翔。

5.《世界》 看懂贾樟柯的情义

前不久,贾樟柯携廖凡、赵涛一起去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争夺金棕榈大奖,引来众多的关注。虽说《江湖儿女》铩羽而归,但贾樟柯仍旧让人期待。这一次,贾樟柯用《江湖儿女》回顾了他的创作生涯,记录了时代发展过程中社会与人的变化。他说:“这么多年我们最难忘的还是那些有情义的人,所以我特别想拍一部电影,来致敬时代洪流中有情义的人。”透过贾樟柯的电影,我们就会发现,时代与人始终是其摆脱不了的主题。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四十载光影”专题中选取了贾樟柯第一部公映的电影《世界》。该片不仅挤进法国《电影手册》2005年度十大佳片阵营,还入围了第6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狮奖的评选。在当年,《世界》颇具争议,引发了媒体热烈的讨论。但不管如何,电影《世界》较为深刻地表现了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问题,刻画了小人物在这个时代的生存状态,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或许《世界》不够好,“但它值得关注,值得你在电影院看一次”。

6.《生活秀》 陶红:吉庆街里最美的个体户

谈到霍建起,唯美、哀婉、平民和人文是避不开的关键词。从《赢家》《歌手》到《那山那人那狗》,再到 《蓝色爱情》《生活秀》,以及《暖》《秋之白华》等,霍建起的影像都浸透着诗意唯美的品质。在第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电影《生活秀》连夺“三座”金爵奖—最佳影片大奖(霍建起执导)、最佳女演员(陶红)、最佳摄影(孙明),一举刷新了前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纪录。从电影本身来看,导演霍建起用生活流的风格,通过蓝色的影调,快节奏与跟拍的方式,呈现了重庆吉庆街夜市开小餐馆的单身女个体户来双杨,历经亲情、友情和爱情后,饱含人生之酸甜苦辣的生活。特别是结尾的长镜头,陶红面对着镜头点上一支烟,看着眼前的吉庆街,落下无声的泪,“成功塑造了一个处于社会改革中的中国女性形象”。时隔16年后,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四十载光影”专题中再次将《生活秀》呈现,不仅是因为它记录了高楼大厦取代旧时建筑的时代变迁,更为重要的是它表现了人在传统与现代夹缝中生存的真实人生。

7.《让子弹飞》 “土匪碰恶霸”,张麻子所言极是

从公布姜文担任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起,不少影迷就开始猜测这次能在上影节回顾姜文的哪几部经典之作。当年,《让子弹飞》在上映11天内突破4亿元票房,打破了国产贺岁片票房的纪录。高票房也让它一时之间成了观众最津津乐道的对象,如今回忆起来,姜文说这个故事其实非常简单,“观众干脆把它当成是一部商业片来看,其实很多被‘挖掘’出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的初衷”。剧本的结局被改过数百次,姜文从中选择了一个最好的。好的标准是让电影带给观众的冲击在结束之后也得以延续,而不是随着滚动字幕的出现戛然而止,其实就是想“让子弹再飞一会”。无论你是一位影迷,还是一位普通观众,《让子弹飞》都能让你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它达到了“让只想消遣的人消遣,让愿意想的人去想”的境界。姜文说用片中角色张麻子所说的那句“土匪碰恶霸”作为总结,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说得通的。

8.《护士日记》 再看一眼王丹凤的银幕倩影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这首传唱了60余年的儿歌《小燕子》,可能很少有人对它不熟悉。令人扼腕的是,这首歌曲的原唱——电影演员王丹凤于5月2日凌晨在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4岁。在不幸的消息传来的当天,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就宣布将在“向大师致敬”单元中放映修复版的《护士日记》。或许很多人对王丹凤除了一首《小燕子》外,就没有更多了解。其实,她出道不久,就因出演《新渔光曲》被称为“小周璇”,之后更是和周璇、李丽华、白光齐名,并称“沪港四大女星”。张爱玲曾用文字形容过王丹凤,“宁波人漂亮的很多,如王丹凤”。香港著名歌手罗文也曾回忆道,上学时班上男生分两派,一派迷恋王晓棠,另一派则痴迷王丹凤,而他就是典型的王丹凤迷:“但凡她演的电影,每上映一部就看一部,《护士日记》看了三遍,那首插曲《小燕子》我都能背出来了,至今还能从头唱下来。”2017年,王丹凤被授予了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华语电影终身成就奖。如今,“小燕子”已经化凤西去,但是最美的影像依然留在我们心里,让我们一同再去看一眼她美丽的倩影。

9.《大李小李和老李》 三李齐运动,幽默老中青

谢晋是第三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将自己的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所钟爱的电影事业,为中国电影注入了活力与经验,长久以来都被人们所尊敬和纪念。2018年适逢谢晋导演逝世十周年,在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向大师致敬”单元中,谢晋当之无愧地位列其中。在本次片单列出的七部影片中,《大李小李和老李》令人眼前一亮,不仅是因为影片曾经留在观众脑海里的幽默印象,还因此次放映的是全新配音的方言版。这也是本届电影节唯一一部方言配音的影片,是本次电影节的意外惊喜之一。影片讲述了某肉类加工厂号召开展体育运动的曲折经历,热心的工会主席大李通过改正自己不爱运动的毛病,发动全家人一起参与到运动当中去,最终使得全厂体育运动蓬勃开展的故事。与此同时,影片还以十分幽默的情节展现了老中青三代人对于体育运动的不同态度,令人捧腹之余又不乏感动。不论是在当年还是现在,这都是一部清新健康、雅俗共赏的电影。这次方言配音的加入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听体验,又更加贴近了谢晋从上海起步的情怀和心路历程,一定能让大家觉得耳目一新。

10.《拉普拉斯的魔女》 惊悚片导演和悬疑小说家的强强联合

每年的日本片单总是十分炙手可热,甚至一票难求。在今年的日本片单里面,如果要选出一部最吸引人的影片,应该就是由三池崇史执导的《拉普拉斯的魔女》了。影片改编自东野圭吾的同名小说。当年改编作品《解忧杂货店》好成绩还历历在目,这次其同名小说的改编自然也是十分令人期待。影片导演三池崇史最擅长恐怖、惊悚片的拍摄,曾经凭借惊悚片《诚如神之所说》获得第9届罗马国际电影节特别贡献奖。这次与东野圭吾强强联合,既有三池崇史的黑暗风格,又有东野圭吾的发人深省,一定会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影片延续了小说中层层递进、动人心魄的悬疑氛围,看过小说的观众也不必有“剧透”的担忧,因为熟悉东野圭吾作品的观众一定都知道,他的小说往往含义丰富,以人物形象的丰满、立体著称,或许影片所展现的角度与我们在书中所感受到的不谋而合,也或许以另一种视角为我们呈现出一个新的悬疑故事,但不管观众最后感受到的是一拍即合还是别出心裁,相信大家都会收获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

11.《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 冈田磨里导演催泪大作

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动画影片的入围名单里,这部动画电影的名字一定会让喜爱日本动画的影迷眼前一亮。有过《未闻花名》这样令无数观众为之落泪的佳作的知名动画编剧冈田磨里,为了创作出“比以往更深入的故事”,首次兼任动画导演,带来了这部《朝花夕誓—于离别之朝束起约定之花》。她在这部动画电影中创造出“离别的一族”伊欧夫,他们长生不老,将孤独与时光织入名为希比欧的布匹,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因为突然爆发的战争,伊欧夫族中的少女玛奇亚流亡至动荡的世间,她将和自己一样孤身一人的人类男孩艾瑞尔收为养子。时间流逝,艾瑞尔逐渐长大,在变化的时代中,两人之间的羁绊也变化着色调……虽被置于幻想世界,《朝花夕誓》本质上讲述的还是冈田磨里最擅长的关于人与人之间细腻的情感牵绊随时间推移的故事,以唯美的色彩,描绘出相遇、离别、爱与铭记,令观众不由自主地潸然泪下。作为本届金爵奖的参赛片,《朝花夕誓》将在上影节期间首次登陆内地影院。冈田磨里的故事,加上川井宪次的音乐,以及入野自由、茅野爱衣、梶裕贵等专业声优的出色演绎,相信一定能撼动你的心扉。

12.《一条安达鲁狗》 超现实主义奠基之作

1928年,超现实主义电影之父路易斯·布努埃尔和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各自做了一个奇怪的梦:一个梦见一片乌云遮住了月亮,就像一把剃刀把眼球划开一样;一个梦里看见一只手掌,掌心爬满了蚂蚁。于是这两位同样有着超凡想象力的“疯子”决定跨界合作,有了这部在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笔,一部从标题到内容都看不懂其中意义的电影—《一条安达鲁狗》。如今,依旧没有电影理论家敢说完全看懂这部作品。路易斯·布努埃尔为观众展现了人的梦境和潜意识,影片中充满暗含隐喻的画面,其中切割眼球的超现实镜头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影史经典画面。在这部短片放映期间,路易斯·布努埃尔的口袋里装满了石头,随时准备与愤怒的观众对抗。然而出乎他的意料,他的石头没派上用场,因为观众们根本不愤怒,而是欣喜若狂。这部电影的放映,标志着超现实主义电影流派诞生了。《一条安达鲁狗》成为路易斯·布努埃尔后期电影的母体,更是超现实主义电影里不可逾越的巅峰之作。此后,路易斯·布努埃尔多次入围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捧回的奖项数不胜数,还两次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的荣誉。如果想要体会想象世界的微光,与这两位“疯子”一同享受绝妙的梦境之旅,这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

13.《白日美人》 法版《昼颜》,现实与梦境的交互

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一票难求的是哪部电影?非《昼颜》莫属,而《昼颜》的灵感正是源自1967年由凯瑟琳·德纳芙主演的法国电影《白日美人》。如果你已看过此前提到的路易斯·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那么他的这部《白日美人》绝对不会让你失望。这位擅长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导演在电影中加入了他最擅长的幻想片段,故事在推进的过程中带着冷漠和超然,诱惑和放逐的角力,梦与现实已然融为一体。1967年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把最高荣誉金狮奖颁给了它。由于争议性的话题,《白日美人》成为路易斯·布努埃尔所有作品里票房最好的一部,而他则将高票房归结为女性因普遍的心理压抑的问题而产生共鸣。去年这部影片入围戛纳国际电影节经典修复单元,为它在欧洲等地的50周年重映预热,亦是为纪念路易斯·布努埃尔逝世35周年做准备。此次,《白日美人》4K修复版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亮相,凯瑟琳·德纳芙的冷艳形象将比以往更显动人。试问,有谁能抵挡得住香奈儿代言人的魅力?

14.《茶泡饭之味》 小津安二郎的“深夜食堂”

说起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绝对是谈论的焦点之一,而他的影片《晚春》《东京物语》《彼岸花》《秋日和》《秋刀鱼之味》《茶泡饭之味》更令人津津乐道,就像是夏日里的清茶,越品越香。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4K修复单元选取了小津安二郎的两部作品《东京暮色》和《茶泡饭之味》,旨在表达它的经典意义。在回顾经典作品的同时,也让我们在大银幕上真切地感受到小津安二郎“无”的魅力——看似润物细无声,却暗藏着波涛汹涌。

《茶泡饭之味》是小津安二郎于1952年拍摄的电影,讲述了妙子与丈夫茂吉面临危机的故事。有意思的是,小津安二郎以“茶”与“泡饭”来命名,表面上看是在讲美食,实际上却道出了中产阶层的家庭问题。片中,妙子与茂吉再度离别前共享了一顿茶泡饭,流露出的是无声的风暴,就像“深夜食堂”一样,吃进去的是美味的食物,“吐”出来的是生活的琐事,乃至无奈。又或者说,这是小津安二郎在沉默中反抗的表达,凸显家庭问题。

15.《闪耀人生的眼镜》 《小偷家族》后,又见池胁千鹤

如果说《小偷家族》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必看的电影的话,那么池胁千鹤也是不容错过的“风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她将现身《小偷家族》与《闪耀人生的眼镜》的首映礼,与影迷畅谈她演戏的苦与乐,以及与导演合作的趣事。其实,熟悉日本电影的影迷,对池胁千鹤并不会陌生,因为她塑造的一系列青春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就连日本媒体也惊叹她的超凡塑造力。《大阪物语》《编舟记》《只在那里发光》等电影中,池胁千鹤都表现极好,多次获得最佳女配角奖、最佳女主角奖。如今,在电影《闪耀人生的眼镜》中,池胁千鹤又演了女主角,也将爆发出惊人的表演魅力。当然,如果你想一睹池胁千鹤的“芳华”,这次首映礼是一次绝佳的机会。除了池胁千鹤之外,导演犬童一利和演员金井浩人、安藤政信也将出席影片《闪耀人生的眼镜》的首映礼。

16.《处女泉》 夺走李安魂魄的艺术电影

中国观众牢记《处女泉》,很多是受到李安的影响,因为他将它视为让自己决心拍摄电影的领路人,“这都是《处女泉》的功劳,它把我重重击倒,几乎久久不省人事。它的画面、它的主题,均深深震撼了我。自那以后,我觉得自己彻底改变了。”《处女泉》是瑞典著名导演英格玛·伯格曼1960年拍摄的作品,彼时他正处于转型时期,这部质朴的黑白片让他首次染指“小金人”,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改编自一个14世纪的瑞典故事,讲述了一位美丽少女被奸杀之后,信仰上帝的父亲苦恼于是否为了复仇而杀死施暴者的故事。与英格玛·伯格曼的很多作品一样,它都在探索同一个问题:上帝是否存在。生长在台湾的李安为什么会对这个故事如此着迷?“是电影艺术的力量,以及影片对上帝是否存在提出的疑问。我坐在那里看了一遍又一遍,心想:怎么竟有人胆敢这样问上帝在哪里?这种胆识远远超越了我,因为我的成长经历跟伯格曼不同,而《处女泉》也正是因此成了把我点醒的‘启示录’。”最简单的故事爆发出最大的力量,当影片结尾字幕浮现,依旧能够让人屏住呼吸,这就是英格玛·伯格曼的力量与魅力。

17.《操行零分》 看完正片,记得看花絮

为了一部时长41分钟的电影来回奔波,值不值得?如果它是《操行零分》,那么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部由让·维果执导的影片可谓影响深远,人们熟知的法国儿童电影的经典之作,不论是《四百击》还是《蝴蝶》,抑或是《放牛班的春天》,都受到让·维果的自由精神的影响,而在他之后的数代法国电影人亦深受感染。从儿童的视角,审视寄宿学校制度的《操行零分》具有现代电影风格,完美融合现实主义与诗意主义。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仅仅凭《操行零分》那150英尺胶片就能和让·雷诺阿等一众电影大师齐名。《操行零分》属于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让·维果回顾展的一部分,观众将有机会在一天之内看完大师电影全集,这将是一次从未有过的体验。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全集放映的所有拷贝均为让·维果的女儿全程参与的4K修复版本,而且它不是简单的分辨率升级,在《操行零分》和《亚特兰大号》里,我们将首次看到目前最接近让·维果本意的素材。而在这两部影片之后,还会有上海国际电影节贴心为观众准备的两部配套花絮片—《校园小魔怪》和《冬日现场》。看完正片,再看花絮,我们能做的就是以开放、热忱的迷影之心拥抱从未如此美丽多姿的让·维果全集的到来。

18.《第七封印》 感受来自英格玛·伯格曼的天启一刻

“伯格曼的电影是任何一个电影人都想拍摄的,哪怕只是拍出其中一部。”伍迪·艾伦将英格玛·伯格曼放在了超越电影的高度上。他对法国新浪潮的导演乃至整个欧洲的艺术电影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回望英格玛·伯格曼与上海的缘分,最早有记载的公开的大银幕放映可能是在1986年。那一年,中国电影资料馆举办了一场大型瑞典电影回顾展,在北京、长春、西安、上海举办,放映影片多达30部。上海站放映了其中的10部影片,包括《欲望岛》《夏夜的微笑》《第七封印》《野草莓》《处女泉》等。也许有人还能回忆起当时在延安中路上的儿童艺术剧场观看《第七封印》的印象。当“死亡”以死神的形象出现,这样它就不只是一个被思考者,而成了仲裁者,成了拷问者,以第三者的身份冷冷地观察着人们在一场灾难中的表演。与死神下棋的不仅仅是银幕上的英武骑士,银幕下的观众也成了这一盘棋局的局中人。可以想象,在1986年的上海,看到如此摄人心魄的大银幕影像,对任何观众来说都是一次艺术电影的天启。今年,正值伯格曼诞辰100周年,如今的观众在大银幕上看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会受到再一次的天启吗?

19.《四百击》 我们都是从这一步走到今天

1918年,电影理论大师、“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诞生,他培养、影响了一代法国影人,其纯粹的迷影精神,是“新浪潮”一代的成长铺垫。2018年适逢其诞辰百年、逝世60周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策划了“巴赞遗产”单元,从巴赞的角度回首当代世界电影的来龙去脉。首先登场的是一些与巴赞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杰出电影,《四百击》就是其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正如前文所说,弗朗索瓦·特吕弗是因为与让·维果产生了共鸣,才拍出了深受其影响的《四百击》,而这部获得第1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殊荣的佳作,日后还成为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的开山之作。弗朗索瓦·特吕弗将它献给了自己的恩师安德烈·巴赞。一部电影的伟大,绝不是因为它的高高在上,而是它的毫不晦涩难懂,且满含深情。《四百击》讲述了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男孩想要逃离学校、家庭和世界,拼命朝着象征自由的大海奔跑,却不料更加寸步难行。它是你和我曾经历过的过往,是每一个少年记忆中的残酷的忧伤。让我们用电影致敬巴赞,致敬青春。

20.《阿凡达》 当年没看上《阿凡达》的你们,这次还等什么?

如果说有哪部电影是可以一直让影迷痴痴等下去的,大概就只有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了。这部2009年上映的电影创下了全球27亿美元票房的纪录 ,至今无人打破。根据最新消息,系列里离影迷最近的一部《阿凡达2》要等到2020年12月18日才上映。所以,想在电影院里看《阿凡达》,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有多少人犹记得当年,走出影院,仿佛还能看到在空气中飘舞、闪着荧光的灵树的种子,感觉到越来越多的种子正落到自己身上,光芒万丈。如果当初,你没能进入影院观赏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IMAX大作,那么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将《阿凡达》重新搬上银幕,你不能再错过。这次重映的《阿凡达》有两个版本:一个是IMAX 3D,还有一个是10福特朗伯(10 Foot Lamberts,10FL)亮度调光3D版本。这一版本由全球领先的影像技术公司RealD提供,这是中国自2008年将3D电影作为商业放映以来,首度以10FL调光版为母版,作为观众的另一观影选择。在此之前,大多数在中国电影市场上映的3D电影,因影院的放映亮度局限,都是以3.5-4.5FL调光的母版制作的。简而言之,这次放映将更亮、更炫,观众将近距离感受前沿电影视听技术带来的震撼,体验纳美人带来的感动。

21.《泰坦尼克号》“从未如此好看过”

詹姆斯·卡梅隆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是因为杰克和露丝的一吻”,因为片中瞭望塔的船员见证了二人的热吻而忽略了冰山。这显然是一次对于历史的浪漫主义解读,但对观众而言显然是乐于接受的。20年前,《泰坦尼克号》斩获11项奥斯卡金像奖,这一惊人纪录的创造者詹姆斯·卡梅隆,在之后每一年的4月14日23点40分(泰坦尼克号沉没的时间),都会举杯悼念那些遇难者。也许,地球上的各个角落还有与他有着同样举动的人。为了拍摄这部影片,詹姆斯·卡梅隆33次潜入深海,探访泰坦尼克号的遗址拍摄它的残骸。20年后,为了庆祝《泰坦尼克号》上映20周年,詹姆斯·卡梅隆亲自制作了杜比视界格式,“我们刚用杜比视界格式,做了一个几分钟的片段,我就被完全震撼住了。现在,我们用杜比视界重新制作了整部电影,我很高兴能够和观众一起分享这个体验。它已经超越了3D,超越了70毫米胶片,超越了你之前看到过的任何格式。画面仿佛跃然于银幕之外,就像生活中的一样明亮灵动,充满活力。毫无疑问,《泰坦尼克号》从未这样好看过。”这一次,这一版本将登陆上海国际电影节“杜比视界”单元。时隔多年,让我们同詹姆斯·卡梅隆一起踏上泰坦尼克号,浸入那片蓝色海域,被无尽的回忆包围。

22.《指环王3:王者归来》 再一次邂逅经典

谈到“奇幻”电影,《指环王》系列电影始终是绕不过去的,因为它太经典了。尤其是“终结篇”的《指环王3:王者归来》,无论是音乐、特效,还是演员的表演,以及情节的设置都堪称完美,是一部史诗气质的魔幻巨制。2004年,根据英国作家J.R.R.托尔金同名魔幻巨著《指环王》改编而成,讲述了佛罗多等人完成摧毁魔戒的故事。电影《指环王3:王者归来》横扫了当年的奥斯卡,摘得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化妆、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最佳配乐和最佳歌曲11项大奖。值得一提的是,《指环王3:王者归来》是继《宾虚》(1959)和《泰坦尼克号》(1997)之后,又一部平了奥斯卡获奖纪录的电影。与此同时,《指环王3:王者归来》也是历史上首部获得最高奖项的“奇幻”电影。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佳片重约”单元中选中《指环王3:王者归来》,应该是想让影迷重温它的风采,感受“奇幻”带来的刺激与快感。就像安松尼·莱恩在《纽约人》中说的,《指环王3:王者归来》“具有不同寻常的辉煌”。

23.《2001太空漫游》 科幻史上排名第一的电影

克里斯托弗·诺兰说,“我对电影最早的记忆之一,就是在伦敦与我父亲一起观看库布里克导演的《2001太空漫游》。能有机会为新一代人重现这种体验,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呈现这一未修复的70mm版本,让人看到大师的杰作,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特权。”彼时,70mm胶片光学修复版本的《2001:太空漫游》在戛纳放映,全世界都在为这部上映50周年的伟大电影能够再次重现银幕而欢呼,但远在中国的影迷们只能望梅止渴。而现在,新鲜出炉的4K修复版本的《2001:太空漫游》竟然来到了上海,还有什么能比这更令人欢呼雀跃?这部美国电影学院票选出的影史排名第一位的科幻片,诞生于1968年,那是一个没有电脑、手机的时代,人类的登月壮举需要等到1969年才能完成。但《2001太空漫游》所呈现的瑰丽壮阔的宇宙至今依然令人咋舌,它探讨生命的起源、时空的尽头、进化的方向,乃至人工智能的未来。《2001太空漫游》像一个起点,开启了一个时代的科幻电影。斯坦利·库布里克最初为影片定名为《2001太空漫游》(2001∶ A Space Odyssey),是引用了古希腊最著名的两部史诗之一《奥德赛》的概念,他解释道:“当希腊人面对浩瀚的海洋时,与我们这代人面对太空时一样,都感受到了神秘感和遥远的空间感。”3000年前俄底修斯在海上历险10年,3000年后人类在银河中书写新的冒险篇章,进取精神一脉相承。当《蓝色多瑙河》在影院里响起,我们已身处未来。

24.《毕业生》 再听一次《寂静之声》

李安曾说,“我爱看电影,但因我成长的环境所限,我看的都是大众商业电影。我也很喜欢这些,许多影片都看了许多遍。其中《毕业生》对我意义重大。我知道拍这部电影的人为的绝不只是愉悦观众。”1967年年末,美国导演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影片《毕业生》在全美公映。就像男主角本杰明的叛逆情结一样,在影片手法上,迈克·尼科尔斯使用了大量在当时被视为离经叛道的技法:跳跃且不合逻辑的转场、大量阴影与逆光的运用……这与故事一同构成了《毕业生》先锋的品质。而本杰明的扮演者,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达斯汀·霍夫曼一举提名第40届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此时的大洋彼岸,好莱坞电影尚未蔚然成风,《毕业生》的传入堪称中国观众的“好莱坞启蒙”,影片中的青春与活力都让人们心驰神往。即便你并未经历过当时的盛况,对于保罗·西蒙和阿特·加芬克尔演绎的两首插曲—《寂静之声》和《斯卡布罗集市》也一定耳熟能详。在影片诞生50年后,上海观众有机会在家门口欣赏到这部经过4K修复、画面几近完美的经典之作,势必将掀起一波回忆的浪潮。

25.《肖申克的救赎》 1994年留下一束不灭的阳光

“美好的东西是永远不会死的”,《肖申克的救赎》里,男主角安迪的名句,也许就是对这部电影本身最好的注解。这部全球公认的“影史最佳电影”之一,诞生在堪称电影领域“奇迹之年”的1994年,在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上包揽7项提名,最终却又与奖项失之交臂。不过,这并不会影响到这部佳作在影迷心中的地位,时至今日,《肖申克的救赎》散发的光芒仍然未有分毫黯淡。踏入肖申克监狱的银行家安迪,身负不白之冤,却令人诧异地凭他的谋略生存下来,为那泥沼一般的地方带去了自由与希望。当安迪让歌剧的旋律在牢狱中响起,囚犯们纷纷抬头张望,灰色的天空仿佛在那一刻被撕开了一道口子。没有天价特效加持,也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戏,《肖申克的救赎》仅凭这个能够触动灵魂的故事就征服了一批又一批的观众。影迷们当然会记得安迪与典狱长的斗智斗勇,但更让人为之震撼的还是片中展现出的人性的坚韧与不屈,还有那看似虚无缥缈,却不为污浊所侵染的希望。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佳片重约”单元,就让我们伸手接下这束来自1994年的阳光。

26.《茜茜公主》三部曲 所有人的“公主”回来了

《茜茜公主》三部曲将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盛大放映的消息是最早放出的重磅惊喜了。消息一公布,就连不是资深影迷的观众都纷纷表示不能错过。不知道有多少人回忆起了20世纪80年代的那些暑假,中央六套总会循环播放《茜茜公主》三部曲,而茜茜公主又进入了多少少女的梦中?茜茜公主对于那个年代的中国观众意味着美好、纯洁、天真、善良、动人,每个少女都从罗密·施奈德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今年是这位奥地利女星诞辰80周年,热爱她的巴黎人为此精选了50张她的照片,并配以一篇短文回顾她的一生。而这回《茜茜公主》三部曲放映,也是一场意义特殊的纪念仪式。值得一提的是,《茜茜公主》三部曲虽然早在2010年就进行了数字修复,但却从未制作过供影院放映的数字拷贝,因此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放映,将是《茜茜公主》三部曲修复版首次以2K数字拷贝的形式进行影院放映。另外,在制作数字拷贝时,也严格根据原始上映版的画幅比例制作,相信艳丽的画面必定会让每一位当年在电影院、电视机前看过《茜茜公主》三部曲的观众热泪盈眶,重拾旧梦。

27.《苏珊·皮特作品回顾展》 6部短片连放,聆听幻想之歌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有两位超现实主义大师的作品展,一位是在真人电影领域发挥想象力的路易斯·布努埃尔,一位是在动画领域发挥想象力的苏珊·皮特。这位在实验电影、独立动画界赫赫有名但行事却绝对低调的动画大师,有着高雅的气质和充满灵性的眼睛。当她的灵性外露,鲜有人能抵挡其摄人心魄之美。苏珊·皮特自1968年起开始创作动画,她超现实主义黯黑风格的实验动画《芦笋》曾和大卫·林奇的《橡皮头》同时在奥伯豪森短片电影节上获奖。苏珊·皮特的动画作品总能保持一种奇妙的平衡感,它们既有丰富的活力,又有颓丧的气质,擅长利用图像和蒙太奇来描绘超现实场景。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的苏珊·皮特作品回顾展,将连续放映苏珊·皮特最具代表性的五部实验动画短片《芦笋》《欢乐街》《医生》《天谴》《脚球》,还额外附赠一部纪录短片《苏珊·皮特:对影像的执著》,这6部短片长度加起来约为2小时,一场看6部作品,绝对值回票价。同时,这既是苏珊·皮特作品在国内的银幕首映,也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关注实验电影并为其单独开辟单元,向一位动画大师致敬。而对于喜欢实验电影、超现实主义作品的观众来说,这首超重磅的交织于现实与虚构之间的幻想之歌,足够让他们回味一夏。

28.《漫威电影十周年特别展映》 与超级英雄来一场惊喜重逢

灭霸的响指也许能在银幕上毁灭半个宇宙,但在影迷心里,那些超级英雄的身影依然鲜明如初。《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上映已有月余,你是否曾为钢铁侠他们的勇敢与牺牲流下热泪?你是否仍对他们过去的故事念念不忘,抑或是心怀好奇?作为漫威电影宇宙十周年活动的一环,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展映十部精选漫威系列电影,包括《复仇者联盟》系列三部曲,《美国队长》系列三部曲,《银河护卫队》系列,《奇异博士》和《蚁人》。在漫威电影宇宙迈入第四阶段的前夕,一代漫威超级英雄们的故事重登银幕,对于漫威系列电影的粉丝来说实在是一次不容错过的机会。复仇者联盟的成员是如何聚到一起,奇异博士是如何获得时间宝石,银河护卫队又是如何驾着飞船跨越群星,直到与其他超级英雄相遇……这些属于漫威电影宇宙的历史,都将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再次上演。波澜壮阔的旅程还将继续,今夏,就让我们与初代漫威电影宇宙的超级英雄们,来一场惊喜的重逢。

29.《铁血战士》五部曲联映 异形夙敌吹起的怀旧科幻风暴

1987年的第一部《铁血战士》,不仅巩固了阿诺·施瓦辛格的硬汉形象,也带来了这些名为“铁血战士”的外星狩猎者。以战斗为荣的它们掌握着高科技武器与神秘的文明,将扭曲的五官掩盖在面具之下,游荡在各个星球寻找猎物,集怪物的恐怖、战士的矫捷,以及科幻生物的冰冷金属质感于一身。在20世纪末好莱坞掀起的科幻片浪潮中,出自电影特效大师斯坦·温斯顿手笔的“铁血战士”,直到今天也是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经典科幻角色形象。而二十世纪福斯电影公司也仍在对“铁血战士”系列本身进行着新的开发。不论是描述人类与铁血战士生死搏杀的《铁血战士》《铁血战士2》《新铁血战士》,还是开启铁血战士与异形之战的《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和《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这些外星猎人们的故事,一直都保持着奇异的魅力。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这五部“铁血战士”系列电影将首次在国内联映。在重启版的《铁血战士》新电影推出前,若你想在银幕上一睹人类、铁血战士和异形之间惊心动魄的厮杀,感受一把当年好莱坞科幻动作风暴的威力,这次展映就是最好的机会。炎炎夏日,不如带上一份怀旧的心情,体验一场惊奇的旅程。

30.《蝴蝶梦》 4K修复单元最值得一看的“美人”

假如要在今年的4K修复单元里选出一部最值得一看的电影的话,《蝴蝶梦》应该会摘得头筹。无论是影片本身的可看性、画面的美丽指数、修复的难度与质量,都值得在大银幕细赏,该片当属这一单元里真正的“美人”。《蝴蝶梦》作为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闯荡好莱坞的处女作,无论在艺术上还是票房上都是成功的,是希区柯克执导的唯一一部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奖的作品,也是他首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的作品。在这部处女作中,希区柯克展现出了自己的风格与特色,在纯粹的人物冲突中,添加了许多极具个性的元素。2016年,迪士尼公司、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以及华纳公司旗下鼎鼎大名的MPI公司,联手对《蝴蝶梦》原始35毫米硝酸基底片进行了4K扫描和修复,耗尽心力将乔治·巴恩斯考究的黑白摄影彻底还原。女主角琼·芳登的惊艳登场、男主角劳伦斯·奥利佛的正宗英伦绅士范儿、曼德里实景与布景混用的隐性特效,都在这个4K修复拷贝里得到了完美重现。今年年初,这一权威修复版本终于进入市场流通领域,上海国际电影节立刻抢先预定了此片的国内首映,为上海观众拿下了一部不容错过的经典佳作。今夏,让我们一起相约曼德里。

31.《闪灵》 黑暗影厅里无处不在的恐惧

今年风靡全球的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头号玩家》中有200多处彩蛋,其中,最让人兴奋激动的无疑是向斯坦利·库布里克经典之作《闪灵》的致敬。片中不仅复原了山顶酒店的原貌,还有打字机上反复的一句话、嘎吱作响的儿童三轮车、双胞胎女孩、诡异雪夜迷宫、电梯前汹涌来袭的血浆……每一个细节都能唤起影迷对这部惊悚大作的深度恐惧,引发一轮又一轮的尖叫。《闪灵》讲述了杰克·尼科尔森扮演的作家杰克得到了一个看管山顶酒店的差事,于是带着妻儿搬进了酒店,企图安心创作,却未曾想怪事接连发生,杰克也接近了奔溃的边缘……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好几部改编自史蒂芬·金的电影,《闪灵》就是其中之一。而以严苛要求著称的电影大师斯坦利·库布里克,对原著情节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并花费了大量精力改进了拍摄技术,用大色块的画面构图和神经质的配乐完美还原了书中鬼魅的氛围,还故意将酒店布局设计得充满矛盾,物件摆放位置飘忽不定,你是否能找到这些看似穿帮的镜头?殊不知,当你发现有哪里不对劲的时候,其实已经被斯坦利·库布里克故意营造的这种无处不在的灵异感“圈住”,只等你惊起一身冷汗。

32.《恶魔》 悬念大师的银幕双雄对决

喜爱悬疑片的观众这次有福了,除了刚刚提到的《蝴蝶梦》,这次还会在银幕上为各位展现一出双雄对决,“选手”就是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与亨利-乔治·克鲁佐。两位皆是悬念大师,在现实中作为对手,还流传着一段影坛轶事……在《恐惧的代价》票房高奏凯歌且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同时获得金熊奖和金棕榈奖的电影之时,导演亨利-乔治·克鲁佐火速地预定了法国犯罪小说《恶魔》的电影改编权,但他不知道的是,希区柯克此时也有和他同样的想法。比克鲁佐晚了一步下手的希区柯克后悔不迭之余,只能把同一位作者的另一部小说搬上银幕,那就是《迷魂记》。《恶魔》是一部惊悚、恐怖,将悬念保持到结尾的犯罪片,影片中的浴室犯罪更是成为影史上的经典一幕。法国战后现代电影理论的一代宗师安德烈·巴赞称此片为“完美的电影”,希区柯克看完后也大为赞叹,并用了不少点子在自己的《惊魂记》里,还发誓《惊魂记》一定要超过《恶魔》。这回,这两部电影皆作为4K经典展映单元的作品与观众见面,如此完美的对决,怎能不令人酣畅淋漓。

33.《小丑回魂》 小丑无处不在

要说去年最火、最黑马的恐怖片,莫过于《小丑回魂》了。这部话题之作,打破了《驱魔人》46年来创造的恐怖片最高票房纪录。《小丑回魂》改编自“恐怖大师”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而这个故事早在1990年就被搬上过电视荧屏,影片中的小丑更是一度成为当时观众心中的童年阴影。故事讲述了小镇上的小孩离奇失踪的事件,7个受到“佩尼怀斯”小丑惊吓的孩子组成了一个小团体,决定击退小丑。然而意想不到的是,小丑能够幻化成他们心中最为恐惧的事物,神出鬼没,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顿生出了各种让他们害怕疑惑的恐怖戏法……多年过去,小丑重登银幕,影片一开场就为观众奉上了一枚深水炸弹,也奠定了影片诡异充满悬念的恐怖基调。坐在影院里,观众如同被雨水包围,深不见底的恐惧感慢慢袭来,使他们困在坐椅中动弹不得。新版小丑的外形远比当年旧作《灵异魔咒》中的小丑还要恐怖骇人,不过藏在油彩下的却是27岁的瑞典美男子比尔·斯卡斯加德。为了出演这个角色,他还设计了一套独家的邪魅笑容,继希斯·莱杰的小丑形象后,成为又一个在银幕上有着独特风格的小丑形象。如今,小丑重归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银幕,还是以杜比视界的版本,你准备好直面从银幕里探出头来的小丑了吗?胆小者慎入。

34.《理智与情感》 饱含东方细腻的英国家庭

就在观众以为执导出“家庭三部曲”的李安会继续专注于中国家庭题材时,他被《理智与情感》的制片方邀请到英国,去拍摄这部改编自英国经典文学著作的电影。李安说:“他们可能是从《喜宴》和《饮食男女》中看出了我的两面性,这和简·奥斯汀的文字中悲喜交集的气质是接近的。”复杂的家庭与爱情关系被李安用更具东方气息的镜头陈述出来,最后的效果竟然无限贴近简·奥斯汀书写的那个世界,这大概是制片方没有预料到的。在拍摄爱德华和埃莉诺重逢的那场戏时,李安和摄影师产生了分歧。李安执意用远景和长镜头去表现两人之间相爱却不能爱的纠结情绪,显然,他懂得如何能让观众将自己代入那个场景。母女四人租住的那个小屋,玛丽安牵着玛格丽特爬上的那片山坡,一幕幕都被李安处理得像是动态油画。当年,李安还没有拍出《卧虎藏龙》,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的获奖人中还没有华人导演的身影。1996年,《理智与情感》在第68届奥斯卡金像奖上获得7项提名,李安因此也迈入了好莱坞A级导演的行列。在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4K修复版《理智与情感》想必会让观众穿越至那个年代,体验一场更为精致的视觉盛宴。

35.《一日情人》 两种爱情态度

2017年,《电影手册》十佳常客、法国电影大师菲利普·加瑞尔执导的《一日情人》,入围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平行单元“导演双周”单元。《一日情人》与菲利普·加瑞尔之前的两部作品《嫉妒》《女人的阴影》,共同构成了一组独特的“加瑞尔三部曲”。曾说过“唯一值得讨论的是男人、女人和孩子”的他,在《一日情人》中不光将主题聚焦在两性关系上,同时还涉及了厄勒克特拉恋父情结的复杂性。阿丽亚娜是吉尔斯的学生,因为爱情,已经与吉尔斯同居了一段日子;珍妮是吉尔斯的女儿,因为失恋,连夜搬至吉尔斯的住所。在三人同居的空间内,爱情与忠诚的话题被翻来覆去地讨论。同龄女孩讲述着各自的爱情观,情侣之间定下了有些荒唐的约定。在拍摄上,120mm的微距镜头帮助菲利普·加瑞尔完成他向往的贴近感,“非常清晰,就像在距离演员30cm处用远摄镜头,这令特写镜头不再有被压迫的感觉。”16岁就被称作“电影兰波”,菲利普·加瑞尔是横跨法国“新浪潮”与“后新浪潮”两个时代之间的一个特殊人物。这次在上海国际电影节“自由之子”单元里,《平凡情人》《秘密的孩子》等充斥着浓烈法国味道的作品,也将为观众展现菲利普·加瑞尔对细微之处的敏感捕捉。

36.《奥兰多》 不老女神灌溉女性独立的种子

如果你的生命长达400年之久,并且还一觉醒来变了性别,你会做些什么呢?这是一个玩笑式的问题,但影片《奥兰多》讨论的可不是这么幽默的问题。《奥兰多》又被译为《美丽佳人欧兰朵》,是1992年由莎莉·波特导演并编剧,蒂尔达·斯文顿、比利·赞恩主演的电影,上映当年就荣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国际天主教电影视听协会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女性题材电影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西阿克奖最佳影片、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这次被列入“英伦·女性·文学电影”专题展映单元,着实令人期待。出身英国贵族的奥兰多是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的俊朗少年,因受女王宠幸衣食无忧,并被慷慨赐福“不凋萎,不老去”。造化弄人,经历了失恋等一系列烦心事的奥兰多自请出使东方,却又在旅途中失去了友谊。身心俱疲的奥兰多一路目睹了战乱,终于深受刺激昏迷不醒,一觉醒来,竟然已经化成女儿身。400年的光阴足够经历许多人生洗礼,变成20世纪独立女性的奥兰多,最终带着自己独自抚养的女孩回到了曾经的家。当天使的歌声从头顶飘过,这些天启般的谜底透过奥兰多的眼睛传达给了观众,奥兰多的喜极而泣,是在为众多女性冲破束缚、争取独立灌溉希望的种子,相信这部影片一定能够引起许多新时代女性的共鸣。

37.《你从未在此》 “鬼才”女导演的独树一帜

有“鬼才”导演之称的琳恩·拉姆塞身兼多职,既是导演又是编剧、摄影师。从作品履历上看,她创作的作品不多,20余年就拍了几部长片—《捕鼠者》《默文·卡拉》《凯文怎么了》《你从未在此》等。如果说《捕鼠者》让首次拍摄长片的琳恩·拉姆塞站在了1998年戛纳国际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的舞台上,第一次向世界表达自己的创作主张的话,那么突破了既定类型、流露出诗意和实验性的《你从未在此》则宣告了琳恩·拉姆塞的艺术才情。以美国作家乔纳森·拉姆塞的短篇小说为蓝本,由当代英国最重要的女性导演之一的琳恩·拉姆塞执导的暴力惊悚题材电影《你从未在此》,讲述了老兵乔寻找失踪少女的故事。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尽管《你从未在此》是粗剪,却在放映后一鸣惊人,最终让杰昆·菲尼克斯摘得了第7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而她本人也荣获了最佳编剧奖。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上海,《你从未在此》极有可能是世界首次放映最终版。

38.《推销员》 这部没有旁白的纪录片50岁了

熟悉纪录片的影迷一定不会对梅索斯兄弟感到陌生,一个是纪录电影的眼睛,一个是耳朵,一台摄影机和一个话筒连接起兄弟两人的灵感。艾尔伯特·梅索斯与他的弟弟大卫·梅索斯是“直接电影”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电影哲学和制作方法也对后来的电影人具有重大影响。“拍摄者要像墙上的苍蝇一样,就像不存在一样,默默观察着事件的发生,切忌去影响事件,让片中人物维持自己的生活。”兄弟俩推崇的正是这样的纪录片,“你是一个观察者,一个作者,但不是导演,不是发现者,不是控制者。”梅索斯兄弟的成名作《推销员》遵循的就是这样的风格,非虚构,不干涉,他们用摄影机记录了以保罗为首的四位推销员的生活。梅索斯兄弟从上千分钟的跟拍素材里,剪出了最后的成片。作为“直接电影”的标杆作品,《推销员》堪称一部伟大的社会学纪实作品,并在此后数十年里影响了纪录片的拍摄风格。正值《推销员》问世50周年之际,它将以全新的4K数字修复版亮相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果你看惯了配着煽情背景音乐和大段解说词的商业纪录片,那不妨来看这部别具一格的《推销员》。

39.《脸庞,村庄》 “老少女”穿越法国

5月30日,儿童节的前两天,全世界影迷都在为一位穿着粉色衣裙的“老少女”——阿涅斯·瓦尔达过生日。如今90岁的她,依旧活得像二八少女。当年,有人问她,“‘新浪潮’是怎么回事?”她眨了眨棕色的大眼睛说,“就是八九个小男孩。”这个把法国电影新浪潮运动归结为“几个小男孩”的人,忘记了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那唯一的女孩,还是其中最天真和最不羁的一位。这位被誉为“法国新浪潮之母”的“老少女”,她的人生和她的电影一样动人。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导演生涯中,阿涅斯·瓦尔达共拍摄了30多部作品,包括短片、剧情长片和纪录片,始终保持着旺盛的艺术活力。2015年,第6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荣誉金棕榈奖授予阿涅斯·瓦尔达;2017年,她获第65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8年,她获得了第90届奥斯卡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脸庞,村庄》是阿涅斯·瓦尔达追求自由、挑战极限的最新作品。彼时,89岁高龄的她邀请33岁的青年摄影艺术家让·热内一起合作,两人离开大城市,开着货车,在法国的乡镇穿行,不仅记录了在路上遇到的诸多陌生人,也同时记录了他们一路的相处模式和工作状态。阿涅斯·瓦尔达在片中背着彩色的书包和挎包,唱着年轻时的歌谣,称自己是“胖嘟嘟的可爱婆婆”。可不是吗?

40.《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 与怀斯曼一起畅游图书馆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纪录片展映单元内容尤其丰厚,我们不妨先用美国纪录片大师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的最新力作《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来抛砖引玉。现年88岁的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是美国纪录片大师,2014年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6年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弗雷德里克·怀斯曼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特点,喜爱将素材不加修饰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他非常擅长通过拍摄一家机构,来展示机构与人、社会之间的关系。此前他拍摄的《国家美术馆》《舞:巴黎歌剧院的芭蕾》《中央公园》等纪录片都与《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相类似。纽约公共图书馆是美国第二大、全球第四大的公共图书馆,是纽约市的地标性建筑。除了主馆外,纽约公共图书馆设有92个分馆,3150名工作人员,每年接待1800万人次读者。如何运转如此庞大的机构?如何根据不同区域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分馆?如何高效地为市民提供服务?这部在2017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荣获费比西影评人奖的纪录片,将馆方、员工、读者真实地一一展现在观众面前。此次展映,还是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次与弗雷德里克·怀斯曼结缘,亦是这部独具魅力的纪录片的国内首映,喜爱它的观众自然不会错过这一大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