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语境 品味语言
2018-06-26王菊梅
王菊梅
《语文课程标准》中阐释: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体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方面的能力。《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也明确指出考查学生对相关语言材料的感受、理解、分析、欣赏、评价和探究能力。通过对陕西省近年来文学类考查材料看,选择散文作为材料的机率极大,同时紧扣语境,品味语言又是阅读考查中出题频率最高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在近几年中考中趋于稳定,一般分值在4分左右,通过平时训练和检查看,大部分学生由于抓不住要害,答不到要点,分析不到位、不透彻,甚至出现分不清文体,组织语言出现张冠李戴,导致失分。
教学目标:
1.了解散文中考考点,学会判断散文常见题型,培养题型意识。
2.引导总结归纳散文题型、答题思路和要点。
3.提高学生的文学类文本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总结归纳散文题型、答题思路和答题要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熟练掌握方法,规范答题。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曾有文学评论家说:“说到底,散文就是一种味道,精神的味道,文字的味道。散文就是通过自己独有的语言方式把他背后的味道传达出来,如果没有语言个性,散文就没有多大的价值。”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的语言世界,去感受散文语言的魅力!
二、分析课标,归纳考点
《语文课程标准》中讲到: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具体要考查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比,总结出散文的四大考点:
1.紧扣语境,品味语言
2.把握感情,赏析技巧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4.理解主旨,体验感悟
三、知识回放
由学生熟悉的教材知识将学生引进到散文文本知识,再对所学知识的回顾,让学生逐渐掌握此类问题的题型、答题思路以及答题技巧。
[课本知识回顾]
例1:父亲过铁道买橘子的过程,作者用了富于表现力的句子,联系全文细细品味。(《背影》 )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明确:通过“攀”“缩”“倾”等动词准确地刻画出父亲过铁道给“我”买橘子的动作,表现了父亲爱子的深情,使父亲的“背影”深深的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也使父亲的关爱深深地刻进了我们的心中。
例2: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
请赏析“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词语角度:这句话运用“偷偷地”和“钻”这两个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准确、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惊喜的感觉。
修辞角度: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和“钻”将小草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初春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表达作者对春天的浓浓情意。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谈生命)
例3:请结合文章,说说作者的情感?
明确:通过比喻,将生命喻为“一江春水”、“一棵小树”,揭示生命由生长到壮大再到衰弱的过程和一般规律,以及生命中的痛苦与幸福的相生相伴的法则,表达了生命奋斗不止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
[中考链接]
例4:赏析第⑤段划横线的句子,说说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的表達效果。
⑤当年刚到商洛工作,但见秦岭深处,层林叠翠,绿浪一波接着一波推向远山;小溪欢歌,清泉 一股连着一股汇成激流。水色山魂呈美景,秦风楚韵溢华章。当家乡人问我对商洛的第一印象时,我脱口而出:“山清水秀,经济落后。”(2014年陕西中考《核桃压枝低》)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绿浪”比喻层层翠绿的林木随风摇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林木之多,色彩之浓;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林木”“小溪”以人的情态,生动地写出了林木依山、小溪欢跃的动态之美;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使句式整齐,音韵和谐。
四、拓展演练
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按照归纳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完成下列题目(练习1、2、3、材料见学案)
五、课堂小结
1.答题技巧与方法:
(1)要本着“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
(2)要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找准角度(品析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找准修辞、分析描写角度)。
2.教师归纳散文阅读要领口诀:
散文阅读不畏难 不急不躁克难关
读书习惯要养成 圈点勾画成习惯
了解内容看文题 抒情议论来把关
言语表达层次清 品味分析记要点
六、作业
1.《优化指导》:《又到麦浪翻滚时》 第3题。
2.《中考说明》:《神禾原上杨柳青》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