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程、生活等方面加深对数学真实性的理解
2018-06-26马征
马征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无论在物质层面还是观念层面都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然而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还自觉不自觉地渗入了许多貌似符合课改理念、却又经不起推敲的虚假内容。本文将从过程、生活等方面浅谈对数学课堂真实性的理解。
以下将以两个问题和几组镜头的形式呈现。
其一,完美的结果和真实的过程,谁更重要?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尽管老师对这一理念都有不同程度的认可,却常常由于对完美结果的刻意追求,课堂常常会不自觉地陷入追求完美结果的怪圈。学生的许多探索过程都成了“道具”,有时孩子们的探索还没有展开,就得到了标准的答案。似乎“完美的结果”较之学生真实的探索过程更为重要。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探索的过程比知识本身更有价值,如果学生没有真实的探索过程,教师人为地苛求学生往标准答案上靠,这种做法,对学生而言其实就是一种欺骗。
镜头一:一位老师教学二年级《测量》一课时,学生认识了厘米、分米、米之后,老师让学生分组到操场去量一量,在现实的场景中,学生测量时产生了许多创造性的做法。如一组学生在测跑道时卷尺不够长,他们就一段一段地量,一次次重选起点,他们发现量完一段后终点的人不动,起点的同学跑到下一个终点又能量出相同的一段长度;在测足球门柱高时,学生的个子不够高,学生就把卷尺顺着门柱往上推(防其滑落),最终量出了柱高;等等。然而回到教室以后,老师根本就不关心学生是如何得出这些数据的,老师一再关注的是学生的测量结果是否标准,把误差多少当成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
一个简单的片段,折射出老师的教学完全凌驾于学生的活动操作之上,用结果评判过程,无形中指引着学生只要用操作(哪怕是虚假的操作)去接近标准答案就行了。
这种失真,发展到极致,就像一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一样,让学生测量计算周长是直径的几倍,学生很快就得出标准答案3.14。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形成了千篇一律的标准答案,然而这样失真的结果又有何价值呢?
对比镜头:同是一节测量课,另一位老师的课堂中出现了以下片段。
学生学完了厘米之后,教师让学生用尺去量橡皮的长度。学生量完,老师请学生上讲台演示,开始的两位学生都正确地量出了自己橡皮的长度,而第三个同学上来量的时候却引起了一片哗然,大家都说他量错了,原来这位同学的尺断了一截,他就把尺倒过来量,用20厘米处做零刻度了。很显然这位同学的方法与大家截然不同,书上也没有这样的量法,那么他到底错了吗?没有!老师意识到这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创造性方法。于是请大家静下来听一听这位同学量的结果。这个学生说:老师我的尺断了,我用20厘米的地方做起点量,量到橡皮另一头到15厘米,中间隔了5厘米,我就知道橡皮是5厘米长了。这时老师用询问的目光看了一下其他同学,其他同学都示意这样的方法原来是对的。老师接着问:同学们,看到他的这种新颖的测量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吗?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有的说:老师,我可以用他的尺从5厘米的地方开始量,这样就比较好算了。有的说:那从10厘米的地方做起点就更容易量了。有的同学甚至说:我可以把尺上任意一个刻度做起点,只要方便就行了。
“完美的结果”只是教者主观上想得到的。其实,对学生而言意义并不大,相反,学生在真实探索中的点滴发现、失败教训、成功经验、方法总结,才是其享受数学、体验成功所在。笔者以为为了标准的答案、完美的结果让学生的探索过程失真,不仅对学生的知识形成无益,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学习品格产生了畸形的影响,是典型的形而上学,诚不足取。
其二,经过生活和提炼生活,谁更有价值?
《数学新课标》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把数学问题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然而,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又不时会进入“盲目”生活化的误区,仿佛只要经过生活就完成了数学生活化,至于其间学生的经历、提炼生活、效果如何就关照得很少了。
笔者以为“生活”不是一个过场,而是学生提炼知识、提升理解的沃土。教学中应该通过生活让学生更好地经历、感悟数学,它是连接学生与数学的桥梁和纽带。经过生活不是目的,经历生活、提炼数学、提升理解才是其价值所在。
镜头二:在上一年级《统计》一课时,老师为了体现生活化做了这样的安排。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这里有三项活动:跳绳、打乒乓球、踢毽子,说一说你最喜欢玩哪一项?(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问:我如果想知道哪一种活动的人数最多,怎么办呢?学生说:要统计。数一数,哪种活动举手的人最多就行了。于是学生举手老师统计,数了半天,数据却又总是有问题,不是多人,就是少人,因为有学生重复举手或没有举手,几遍下来,就是没有得到三项相加等于总人数的标准统计。在老师的几次重复后才得出了正确的统计结果。
对比镜头:另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课件演示一只可爱的小猴在吃饼干,上面不断掉下△、□、○的饼干。老师说:小猴吃了这么多饼干,却不知道自己吃了几个△、几个□、几个○的饼干,你们能帮小猴数清楚吗?学生:能。老师:那大家看好了,数清楚,老师再放一遍。重放一遍之后,请学生回答,却一个同学也没数清。老师笑着问:你们发现什么问题?学生说:太快了,数不清;太多了,记不住!老师问:那有什么办法吗?学生说:要是把这些图形一个个画下来就好数了。老师说:好啊!那老师再放一遍,请一个学生报你们画,好吗?学生欣然同意,跃跃欲试。再放一遍后,因为速度较快,小家伙根本来不及画下来,再次失败。老师又一次笑问学生:又有什么问题了?你们想想看怎么玩才好呢?学生说:放得太快,我们画得太慢了。有的学生说:我想用打“√”的方法来记能快一点!还有的学生说:我想用画“×”的方法记录。也有的说:用写“正”字的办法记录快。老师说:好,请大家做好准备,把每个图形画一个然后记在它的旁边。第三次播放开始,这一次大家得心应手,用自己想出的办法很快统计出了每种图形的个数,每张小脸上都洋溢出成功的喜悦。而后老师展示了其中几组不同的想法,学生看着别人,想着自己,取长补短,通过讨论达到了对统计的深刻理解。
对比以上两组镜头,似乎第一个镜头的生活味更浓,更贴近学生,然而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学生虽然经过了生活统计,却没有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没有达到对统计知识的本质理解,统计结果的获得不过是教师操作所得罢了。这里的生活化,只是个过场。第二个镜头看似比较抽象,却让学生真切地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學生在困难挫折中一步步接近统计知识的本质,真正实现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验数学、经历数学、理解数学,而非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的生活。
孩子的学习品格养成在幼时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的课堂中经常以虚假的数学探索来影响学生,对学生终身学习将会产生难以弥补的影响。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实验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