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心得
2018-06-26于宁
于宁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所以在教育中教师要做好启迪教育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在实践学习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科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且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研究的问题主要是来源于实践与研究中的,所研究的成果也是服务于实践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小学科学教学特点上入手,做好实践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启发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
(一)激发出学生的参与欲望
对于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其科学实践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科学实验能力的形成往往经历了较长的发展过程。且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将学生带入到实践活动中去,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小学科学课程的开始阶段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这一知识,所以也就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性地给学生规定了条件,这样也就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欲望不断降低,最终也就降低了培养的效果。所以为了避免这一现象,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一定的课时,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来感受到实践的乐趣。如在教学中就可以向学生讲解发明创造的故事,启发学生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在感受科学魅力的同时主动学习科学知识,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故事的讲解下,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科学实验是严谨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端正实践态度,主动进行研究,提升学习的意识。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要避免直接给学生灌输科学概念,而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中去,通过自己的思考与感受,掌握好学习的方法,产生出继续学习的欲望,实现了学习的目标。
(二)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如果单纯依靠几节课程是难以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的,所以要清楚认识到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不论是在课内还是在课外,教师都要做好延伸與完善工作,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推荐一些书籍,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如可以向学生推荐《海底两万里》、《走进自然》等一系列科普类书籍,通过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书籍,提高学习的效果。另外,还要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向其他同学与教师展示出自己的读书经验与成果。首先,可以让学生介绍知识运用的原理,然后谈一谈知识运用的实践。最后还要通过师生之间的共同归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在这种教学方法的影响下,不仅可以提高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实现了向其他同学推广的目标。如在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展示出自己的科学小发明等,从而带给学生新奇的感受。在有效的读书活动下,不仅可以延伸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的继续学习与发展提供支持。
二、借助实践来提升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当具备良好的开端后,学生也就需要在有效的历练环境中不断成长。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实践机会,鼓励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在实验与制作的基础上调动起学生的眼、耳、口,以此来提高实践学习的效果。如学生在学习与家乡自然水域知识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一起来设计出有效的实验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来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对家乡周边的水域进行考察后,也就可以掌握家乡中的实际情况,然后通过取水样等来进行调查。在这种教学方法下,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好过滤的方法,同时也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在面对最终的调查结果时,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环境的认识,同时也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提出保护家乡水域的方法。所以从这一教学方法上来说,只有将学生带入到适合的科学活动中去,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为学生的未来发展营造出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时间能力。此外,受到自身空间想象能力不足的影响,在探索中很容易出现不能理解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从小组合作上入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同时还要做好整理与观察工作,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认识,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从操作活动出发,做好整理与归纳工作,实现学习的目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中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在保证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完善教学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发现并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