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企业审计分析

2018-06-26刘泽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内部审计民营企业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至今日,民营企业得到飞速发展,民营企业是市场中活跃的组成部分,民营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竞争环境日趋复杂,面临的各种风险调整也日益频繁。民营企业为更好面对市场风险的挑战,不约而同的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审计作为民营企业防范企业风险的手段,但在民营企业中审计无论是在操作还是理论设计上都存在缺陷问题。本文对民营企业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意义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内部审计;人员配置;民营企业

一、内部审计概论

内部审计是民营企业为面对市场挑战市场风险,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产生的,逐步发展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运用专业的规范的审计方法对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进行反应与监督。企业所面对的市场越复杂、面对的风险挑战越多企业对于内部审计越重视。

二、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准确

民营企业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化大多处于查找错误防止财务的阶段,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是账表导向型的审计。审计工作的重点是保证财务人员给出的账表正确,工作主要是对于企业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查,对于各种违反企业相关规定的行为进项量化处理量化分析。这就导致内部审计的范围变小职能服务范围变窄,失去内部审计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生产与费用循环审计等循环控制系统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价,特别是无法对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这种定位下的内部审计对企业的参考价值不大,无法给予企业处促进性意见。

2.审计部门结构不合理

民营企业的审计管理问题十分混乱。有的归属董事会领导,有的归属监事会领的、有的则归属于企业管理人员领导。在有的民营企业中审计部门归属于财务总监领导,与会计部门在同一领导下丧失了审计的独立性,企业财务人员的存在的问题很难查找反映出来。归属于首席执行官领导下,审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属于相同级别,难以对其他部门进行级别震慑,审计的权威性独立性都会受到影响。企业的内部审计可能会因为执行官的个人利益而失灵。丧失审计的权威性导致审计工作难以展开。

在有的民营企业为了节约经营成本,审计并非是常设机构,当需要进行审计是从其他部门中抽调人员形成审计工作组进行审计,审计工作结束返回原来部门,有些民营企业中审计部门与人事或财务部门合设,种种行为都导致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荡然无存,审计机构形态虚设,审计工作流于形式。

3.审计水平低

我国民营企业审计水平落后,多采用账表导向审计。内部审计在民营企业中受到的限制较大,独立性权威性较弱。审计部门的审计目标主要以账表为导向,导致企业在原始凭证上浪费大量的人力与时间,为一个可能不存在的舞弊或错误而进行大量抽查。面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制度设计较为合理的企业进行审计,账表导向审计尚不会出现问题。当面对控制不严、缺陷较多的系统审计时,不仅耗时耗力,而且存在极大的审计风险。内部审计包括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完成阶段。

企业内部审计在出具审计报告后就工作结束,缺乏后续审计、审计评估阶段影响企业的审计质量。

三、民营企业改进措施

1.明确审计定位

审计目标主要是揭示错误和舞弊维护财经法纪、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利益。对于不同时期的民营企业采用不同的定位,对于刚开始阶段的民营企业审计的定位主要以监督为主,对于发展壮大阶段的企业审计定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营收益。对于稳定阶段的企业制约性和促进性两种都是工作的重点,企业的经营规模已经壮大,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资金,审计工作主要揭示经营活动中的错误,防止违法违规事件,稳定阶段企业的利润提高很难从销售方面提高,这时利润的增长点可以来于管理水平的提高节约成本所以形成促进性定位。

2.完善审计部门结构

审计部门的结构合理程度关系着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只有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得到充分保障,审计工作才能得到保障。审计工作以服务企业战略为目的,因此对于不同阶段、不同规模的企业应设计不同的部门结构。

初创阶段的民营企业由于企业的规模较小、控制较为简单,企业的管理层与企业的所有人可以较为直观地发现企业内部问题,内部控制可以适应企业的需要因此企业可以设立较为简陋的审计机构,专设数名审计人员进行审计,也可以有其他部门进行兼任,牺牲一部分的独立性与权威性节约企业的成本。规模得到发展的企业,企业的规模扩大,企业的产品种类繁多,人员数量增加,企业管理人员不能很好地对存在问题得到发现,审计部门必须独立设置有最高管理人员直接领导,保持审计的权威性与独立性,聘用专业的审计人才,运用审计知识进行审计。

3.提高审计水平

提高审计水平最简单的方式是雇佣专业的审计人员。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有财务知识,还需对企业经营业务的相关领域了解,建立合理的审计人员选拔制度,有能力的审计人员能得到任用,对审计人员进行不断地培养重视人员的继续教育。

鼓励审计人员考取各种职业证书。采用风险导向审计。对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行分析。节约企业的财力与时间,对企业的重大经营项目进行重点观察,监督并且评价相关事项。

结论

民营企业加强内部审计是企业的内在需求导致的,针对我国企业目前存在的定位不准确、审计部门结构不合理、审计水平低这三个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希望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 张理然,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勞动保障世界,2016,(05)

[2]李盛林,中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北方经贸,2017. (04)

作者简介:

刘泽(1996- )沈阳工学院会计专业学生

蒋婷婷(通讯作者),沈阳工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内部审计民营企业
2019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7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